先說結論: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有錢人怎麼有錢?股票、基金、房地產。」
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指出,「我要跟委員講,這也是告訴我們那個最低的20%,您看到他的金融負債有405萬。有一部分的人太多去做財務槓桿操作,所以他的資產增加有限,負債增加很多。」
過去幾十年來,華人思想加上政府的政策影響,幾十年前的年輕人,都被教導要有自己的房子、乖乖的去上班才算是成家立業。然而隨著房價被愈墊愈高後,房市逐漸變成了高門檻的金融商品,現代許多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領著跟幾十年前一樣的薪資,卻對高聳雲天的房價望塵莫及了,所以這一代人,比較積極理財的只能轉向資金門檻較低的股票市場,也有許多憤世忌俗的年輕人直接當躺平族,甚麼事都不想也不做了。
台灣股市指數的年平均總報酬率在9%左右,25年的總報酬率是762%。不考慮槓桿效果的話,則長期投資整體股市仍然比投資房地產有優勢,然而對無法控制在股市短線交易慾望的人,投資房地產仍不失為自我控制的好方法。
不過即使踏入股市,也不代表能夠縮小貧富差距。股市就是人吃人的的地方,到處充滿著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無情的戰爭。也因為進入門檻低,只要開戶就可以進場,未經訓練的股市小白最容易成為外資和主力大戶的可口點心,一旦你完全不具備基本面分析的能力,對市場資訊的判斷能力,缺乏金融財商知識,以及交易技術、交易心理面、籌碼資訊、資金配置能力等等的知識與經驗,光想要靠聽明牌,以為自己可以把股市當提款機,幻想著自己可以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其實就挺容易在這充斥槍林彈雨的股票市場上戰死。
唯一可以憑靠的就是運氣了,每天開盤只能希望他上漲,但是花時間看盤並無法左右股市的漲跌,只能增加你無盡的懊悔。當你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明牌並跟進了,結果一段時間過了只有換來無情的下跌(當了他人出貨的接盤俠),你懊悔,或聽了明牌半信半疑中沒跟進,隔天卻大漲了,你也懊悔。投機者總以為買到會上漲的股票就是"正確的投資",買到下跌的股票就是"錯誤的投資",其實本質上這兩者都是錯誤的投資。你所投資的公司獲利穩定性不佳,也無法提供穩定的股息,無法靠公司獲利分潤給股東,股價又離淨值天高皇帝遠,這家公司在同行中也不具競爭力,股本小市值低,公司也無法提供透明的資訊,你把錢投資在這樣的公司,無論短期股價是漲是跌,都是錯誤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