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這本《寒冬中的溫暖》的第一眼,
我想著,為什麼在盛夏出版這本書呢?
讀完之後,我想這本書不管什麼時候出版,
都是對的時間。
🧡先來看看封面,
封面採用黑色和橙色為主色調,
背景是深邃的黑夜,象徵寒冷和黑暗。
中心位置的地球內有一扇敞開的門,
透出橙色的光芒,象徵溫暖和希望。
從兩側伸出的雙手,彷彿擁抱地球,
給予保護和關愛,
也讓人感受到溫暖和歸屬感。
這樣簡單的風格,俐落的線條,
來自創意十足的奧立佛.傑法,
封面上那暖人心的橙色是特別色,
讓沉寂的黑夜裡格外溫暖。
再來看看扉頁,
底色是橙色,上頭布滿羽毛,
羽毛有著輕盈、自由、保護⋯⋯等象徵,
也非常契合本書的主題。
🧡進入內容之前,
先來說說文字作者——尼爾.蓋曼,
他擅長創造鮮明而深刻的人物,
並在不同文學形式中展現才華,
如小說、漫畫和劇本。
他的作品時而幽默機智,
時而闇黑優雅,
同時深入探討人性和情感,
讓讀者在幻想中找到真實的共鳴。
如果不熟悉他,
這本書是很好的入門。
2019年,
關心難民的他在推特上提出一個問題,
「什麼會讓你感到溫暖呢?」
湧進數萬人回應,
他將這些回應編成一首關於「溫暖」的詩,
也就是這本繪本的主文,
與其說,尼爾.蓋曼創作了這首詩,
不如說他匯聚了所有人的溫暖,
共同誕生了這份作品。
而劉清彥老師的譯作,
也讓這首詩歌的中文版有最美好的詮釋。
那麼這本繪本的插畫呢?
依舊不容小覷,
尼爾.蓋曼將詩交給聯合國難民署,
他們與出版社及多位優秀畫家合作,
將這份溫暖形成繪本呈現在讀者面前。
🧡我們來看看內文吧,
這個跨頁裡,
「一顆在冬夜裡讓你握在雙手中,
或是吃了燙口的馬鈴薯⋯⋯」
圖像中是在一片漆黑的森林,
火光、馬鈴薯、毛毯是可見、可感受的「暖」,
孤單、寒冷的孩子或許是逃難中的難民,
但他的臉上彷彿能感受到這份「暖」,
有著希望和安全感。
🧡在這個跨頁裡,
「而屋外,我們有些人,剛離開爺爺奶奶的家,
離開從小熟悉的地方,徒步展開旅程。」
圖像裡,
爺爺奶奶的家是寧靜的鄉村景象,
有著呈現「暖」的顏色和氛圍。
和「暖」呈現對比的是孩子走來的路上,
和被戰火摧殘過的城鎮,
孩子的手裡拿著橄欖枝,
暗示著他的旅程將前往和平與希望的地方。
🧡在這個跨頁裡,
「或是鼓起勇氣,渡過深不見底的海水。」
圖像中是深沉暗黑的大海,
小船和大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航行,
小船裡露出一個孩子的臉龐,
橙色的亮光和人魚的魔法,
是孩子的勇氣、希望和堅持。
也象徵著難民在旅程中面對的挑戰、艱險,
他們必須懷抱著希望才能往前行。
🧡全書各頁的插圖風格各異,
由不同的藝術家創作,
但整體上都充滿了溫暖和溫馨的氛圍
可能是具象的元素:毛毯、爐火、食物⋯⋯
可能是抽象的概念:希望、魔法、安全感⋯⋯
這些強調了溫暖是所有人的共同的需求,
無論背景如何,
每個人都有權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在色彩運用上,
不同層次的橙色等暖色調頻繁出現,
與寒冷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
增強了溫暖的氛圍。
❤️而詩歌的文字與插圖緊密結合,
視覺和文字相輔相成,
增強了閱讀的沉浸感和情感共鳴。
而這些圖像不僅是文字的補充,
更是深入表達背後的情感,
給予讀者更多的解讀空間和感受。
以哈戰爭持續近一年仍未停止,
然而,每一場戰爭不管訴求是什麼,
對手無寸鐵的人們來說,
都是毀滅和屠殺。
誠如北野武所言:
「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
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
發生了兩萬次。」 ⠀
戰爭就是這樣的人為災難,
並且還在持續著,
對那些逃亡的人來說,
每分每秒都在驚嚇、害怕、難過⋯⋯
無疑像是被浸在冰冷、暗不見天日的海裡。
藉由這本繪本,
可以透過文字、圖像讓孩子認識戰爭,
可以讓孩子知道,
我們的力量儘管微薄,
卻也能為身邊的人或朋友提供溫暖。
懷揣一顆溫暖的心,
我們的世界或許能充滿更多希望。
🧡透過在以下獨立書店購買此書:
嶼伴書間
書蜜生活
小兔子書坊
故事畔
晨熹社
SUSU BOOKS
小房子書舖
出版此書的銀河文化出版社會捐出10元給聯合國難民署。
作者|尼爾・蓋曼(Neil Gaiman)
繪者|奧利佛・傑法(Oliver Jeffers),班傑・戴維斯(Benji Davies),克里斯・瑞斗(Chris Riddell)⋯⋯
譯者|劉清彥
出版|銀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