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評|《我們》:生命兩面體的虛偽正義與無知自殺

更新於 2020/10/18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繼 2017 年的《逃出絕命鎮》(Get Out)之後,喬登.皮爾(Jordan Peele)的第二部長片《我們》(Us)才剛上映第一個週末,已經創下七千萬美金的票房。雖然前兩週上映的《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有高達一億五仟萬的票房,但是其預算高達一億七千五百萬美金。《我們》則是僅僅兩千萬美金,兩者的首週末票房/預算比例分別為:
《驚奇隊長》15 / 17.5
《我們》7 / 2
況且,恐怖電影一向不是主流,《我們》卻能有如此的氣勢,顯然以皮爾為招牌的恐怖電影,已經在觀眾心中留下「必看」的口碑。
皮爾的故事獨具一格,恐怖中有幽默,緊張中又有歡笑,是種既親切又難解的恐怖新類型。因為幽默親切,使得大眾容易接受;也因為緊張難解,酷愛解密的自虐觀眾更是樂於挖掘彩蛋。皮爾絕對是個非常聰明的編劇與導演,同時收買普羅大眾與文青小眾;甚至,《我們》還能吸引眾多拒恐怖於千里之外的女性觀眾,因為電影中兩對夫妻的對話,句句都是經典,寫實道出老夫老妻間的矛盾張力,呈現許多家庭的生活實況:發懶癡愚的豬隊友與尖銳能幹的勇敢媽媽。
《我們》是個關於「分身(doppelganger)」的故事。幸福出遊的一家人,在海邊的度假別墅,意外遇到與他們長得一模一樣的分身,他們自稱「被銬者(the Tethered, the Tetherer)」,全身穿著紅衣,手握一把金色的雙耳剪刀,幾乎毫不言語,但犀利的眼神與殺人的意志,就足以讓人恐懼、顫抖。
Adelaide 的分身 Red,身著紅外套與單手手套,呼應 Michael Jackson 在 1982 年發行的《顫慄(Thriller)》專輯,也呼應電影一開始、幼年 Adelaide 身穿的「顫慄」T-shirt(圖片:環球影視)
皮爾的「本尊殺死分身」構想,是來自電視劇《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 1960)的其中一集〈鏡像〉(Mirror Image)。劇中的女主角遇見與自己共用靈魂的分身,那是來自平行異世界的另一個自己,卻帶著一意孤行的仇恨,執意想要殺死本尊、獲得靈魂,取得存在的正統性。
《我們》是政治、社會與人性的諷刺寓言
不過,皮爾的故事比起〈鏡像〉更為複雜,也創造更多的嘲諷層次。《我們》是個政治、社會與個人的諷刺寓言,無法一言以蔽之,因為這類多層次故事,具有多種閱讀角度、詮釋面向與意義延伸。甚至連劇中的象徵符號也是多向指涉,於是各種組合都能自成一個畫面、形成一種解釋,或是產生一種獨立的意義。
皮爾真是位深沉的藝術家,充滿技巧地創造一個能以多種面向折射與反射人性黑暗面、以及社會醜陋的當代寓言。這樣的電影,就宛若劇中的鬼屋,門口大辣辣地寫著「視覺探索:發覺你的自我(Vision Quest: Find Yourself)」。每位看電影的觀眾就如同進入鬼屋的 Adelaide(Lupita Nyong'o 飾演),一邊遊走在佈滿鏡面迷宮的黑暗中,一邊透過映射在鏡面的自我、發覺埋藏體內深處的醜陋與腐爛。同時,也是挖掘隱藏在社會暗處的邪惡與虛偽。Adelaide 與自己的相遇,正是「善惡、正邪一體兩面」的赤裸裸相視與相識。
Adelaide 的女兒 Zora 身上穿的 T-shirt 印有 Thỏ 這個越南語名詞,就是「兔子」的意思。兒子 Jason 頭上戴的面具則是《星際大戰》的丘巴卡(圖片來源:預告片截圖)
有趣的是,無論是幼年的小小 Adelaide,或是再次回到樂園的成人 Adelaide,在她們進入黑暗迷宮時,都曾經遇到一隻代表智慧的貓頭鷹。小 Adelaide 當時受到驚嚇,而長大的 Adelaide 則是馬上以鐵棒敲碎貓頭鷹的智慧之腦。於是:自我與社會是否能有足夠的智慧,看穿人性的弱點、化解自我內在的黑暗?我想答案絕對是否定的。醜陋的事件仍會再次發生,黑暗的人性也會不斷上演,無論是國家內部、種族之間、或是自我探索,只要是人類,壓抑與謀殺被貼上邪惡標籤的他者,都會不斷在歷史中重複演出,從未間斷。
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場戰爭,都如同《我們》的家庭謀殺現場,如果不是來自人性黑暗面的顛覆動機(來自地底的紅衣被銬者 Red),就是打著偉大革命、反抗壓迫的正義旗幟(地面上的 Adelaide,但荒謬的是 Red 才是真正的 Adelaide),無論殺人或被殺的一方,都能舉出義正詞嚴的道德主張,兩相對峙時,也都有十足義憤填膺的怨恨。即使對方已經咕嚕血口而說不出話,也要毫不留情地以手銬上的鐵鍊,絞斷根本同樣是自己的對方。(例如,壓抑自我的慾望、否定同為一個國家內部的其他黨派、或否定同為人類的其他種族。)
兩個身體共享一個靈魂,象徵生命共同體,若是兩方合作或和善相待,或許能有正向相乘的作用。不過,人類社會一直都不是如此處理生命共同體的兩方(例如國內的不同種族、教派、政黨),而是相反:共享利益的雙方,總是主張仇恨(對方就是邪惡)、列舉對方罪名、執意消滅他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5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勢匈匈〉單元從怪咖導演喬治帕爾菲的《異境之音》,到《狐仙麗莎煞煞煞》導演卡歐利烏梅薩羅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自殺 X 檔案》,再到新銳導演嘉博雷兹自編自導自演的《爛情詩》,三部作品各自在科幻、懸疑及喜劇類型中獨立放光,議題從外星橫跨到政治歷史,末尾卻都有志一同地收束於「人」。以小見大,再以大喻小⋯⋯
《我倆沒有明天》的開頭是感到無聊、煩躁的女主角,結尾是數不清的彈孔與暴力,整部片帶著對當權者的反動;《畢業生》的開頭則是男主角雙眼無神、彷彿機器人般搭飛機回家,結尾是對未來的徬徨眼神,透露了一整個世代的焦慮。兩組主角都在逃離他們自上一代接手的人生。這些在當時「非典型」的結尾與意涵,宣示了新時代的來臨
她到很後來才想起中槍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她跟那個男同學說:我們可以一起禱告。她問過我,如果能想到更好的話,結果會不會不一樣?我告訴她,禱告是最好的答案,所以我才沒有失去她。後來的一段時間,她隨時隨地都在更認真禱告,我們會在睡前一起跪在床前,直到膝蓋發痛。我後來才知道,我們說話的神早就不是同一個了。
她要的不是特權,不是要打倒男人,她就是和其他英雄一樣,只想發揮全部的潛力,為社會付出。丹佛斯真正發威的時候,背景配上不要懷疑樂團的Just A Girl,諷刺意味濃厚:沒錯,驚奇隊長打架像個女生,但這不再是貶義了。不用再煩惱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總之──你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任何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進行歸類的意圖,都將成為徒勞。它既深邃且神秘,是政治、是愛情也是性別,彼此含括、界線流動,難以說清。但就承認吧,裘弟與黛兒兩個謎樣的角色,也勾住了你,就像他們勾住了費格斯一樣。他們有拆卸他人「本性」底線的本事,直到你溫柔以待為止。
賊王心狠手辣,時有濫殺無辜,為什麼觀眾還會在電影的結尾感受到失落?〈讓一切隨風〉的旋律,在卓子強穿針引線的喜劇段落中就曾有變調出現,似乎在看似浮誇、一擲千金的尋人橋段中,就已經預示了結尾「一切隨風」的必然。飽滿的人物故事,最終都要回到時代背景底下,奇情的梟雄傳奇驟然急速褪色,浮現眼前的,都是現實。
〈來勢匈匈〉單元從怪咖導演喬治帕爾菲的《異境之音》,到《狐仙麗莎煞煞煞》導演卡歐利烏梅薩羅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自殺 X 檔案》,再到新銳導演嘉博雷兹自編自導自演的《爛情詩》,三部作品各自在科幻、懸疑及喜劇類型中獨立放光,議題從外星橫跨到政治歷史,末尾卻都有志一同地收束於「人」。以小見大,再以大喻小⋯⋯
《我倆沒有明天》的開頭是感到無聊、煩躁的女主角,結尾是數不清的彈孔與暴力,整部片帶著對當權者的反動;《畢業生》的開頭則是男主角雙眼無神、彷彿機器人般搭飛機回家,結尾是對未來的徬徨眼神,透露了一整個世代的焦慮。兩組主角都在逃離他們自上一代接手的人生。這些在當時「非典型」的結尾與意涵,宣示了新時代的來臨
她到很後來才想起中槍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她跟那個男同學說:我們可以一起禱告。她問過我,如果能想到更好的話,結果會不會不一樣?我告訴她,禱告是最好的答案,所以我才沒有失去她。後來的一段時間,她隨時隨地都在更認真禱告,我們會在睡前一起跪在床前,直到膝蓋發痛。我後來才知道,我們說話的神早就不是同一個了。
她要的不是特權,不是要打倒男人,她就是和其他英雄一樣,只想發揮全部的潛力,為社會付出。丹佛斯真正發威的時候,背景配上不要懷疑樂團的Just A Girl,諷刺意味濃厚:沒錯,驚奇隊長打架像個女生,但這不再是貶義了。不用再煩惱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總之──你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任何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進行歸類的意圖,都將成為徒勞。它既深邃且神秘,是政治、是愛情也是性別,彼此含括、界線流動,難以說清。但就承認吧,裘弟與黛兒兩個謎樣的角色,也勾住了你,就像他們勾住了費格斯一樣。他們有拆卸他人「本性」底線的本事,直到你溫柔以待為止。
賊王心狠手辣,時有濫殺無辜,為什麼觀眾還會在電影的結尾感受到失落?〈讓一切隨風〉的旋律,在卓子強穿針引線的喜劇段落中就曾有變調出現,似乎在看似浮誇、一擲千金的尋人橋段中,就已經預示了結尾「一切隨風」的必然。飽滿的人物故事,最終都要回到時代背景底下,奇情的梟雄傳奇驟然急速褪色,浮現眼前的,都是現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雨之後 如果12月31日下雨的話,我們見一面。她就像冬天的雨,溫溫的,安撫了我。我的二十幾歲都在等待…,等妳。 小時候,我以為雨滴是神的眼淚。— 如果雨之後 只有在天空累了的時候才會落下,後來每當我想起你…,就下雨了。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
Thumbnail
熟悉的電子都市感,迷幻lo-fi音樂,配上一名相信外星人存在的身障美少女。《漫畫少女愛啟蒙》(日文原名:37秒)-這部由Neflix主導海外發行的日本電影,有濃厚的東京文化標籤,同時也與「身體正義」的世界潮流俱進,回歸生命的本質討論。
Thumbnail
電影描述女主角美代經歷了家庭變故,她選擇強迫自己戴上微笑,讓別人猜不透自己。直到她奇妙的經歷了男主角日之出,她發現兩人的相似之處,並且想要幫助他。 這部電影寫下當代年輕人缺乏關愛,為了保護自己而隱藏自我,雖然主題清晰,並加入愛情元素等,眾多影評寫的唯美感十足,但我覺得灌水灌蠻大的...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吉藏選擇為愛赴死,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填補阿部定內心的空洞,一如世人怎麼做都無法遏止逐漸瘋狂的時代,所有的欲力(libido)投射都落入空集合,只能以不停的、瘋狂的性愛(殺戮)來催生欲力,這種無限的失落循環,構成了《感官世界》的本質意義。所有的性愛、所有的感官(sense)都是為了覺察(senses)
Thumbnail
綜觀以上「美學、精神、情感」的啟示以及「電影院體驗」的兩大面向,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無疑能成為日前引起非議的言論的最佳辯證,以此部作品來印證導演對於電影始終如一的堅持,同時在科技日益推進造成觀影習慣改變、以及「系列大作」日漸推擠著藝術電影生存空間的困境之中,仍能保護著自身對於電影藝術的信仰。
Thumbnail
「要救你心愛的人,或是拯救全世界?」這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的經典問題,用來折磨每個英雄角色,伊森.韓特受到的考驗也大體相同,角色們的判斷與回答則不外如是:我必須先愛我身邊的人,才能證明我有資格抱持濟世大愛。背後的潛台詞則是:英雄不應該把人命看成數字,他必須先愛他身邊的人,我們才會放心讓他保護我們。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雨之後 如果12月31日下雨的話,我們見一面。她就像冬天的雨,溫溫的,安撫了我。我的二十幾歲都在等待…,等妳。 小時候,我以為雨滴是神的眼淚。— 如果雨之後 只有在天空累了的時候才會落下,後來每當我想起你…,就下雨了。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
Thumbnail
熟悉的電子都市感,迷幻lo-fi音樂,配上一名相信外星人存在的身障美少女。《漫畫少女愛啟蒙》(日文原名:37秒)-這部由Neflix主導海外發行的日本電影,有濃厚的東京文化標籤,同時也與「身體正義」的世界潮流俱進,回歸生命的本質討論。
Thumbnail
電影描述女主角美代經歷了家庭變故,她選擇強迫自己戴上微笑,讓別人猜不透自己。直到她奇妙的經歷了男主角日之出,她發現兩人的相似之處,並且想要幫助他。 這部電影寫下當代年輕人缺乏關愛,為了保護自己而隱藏自我,雖然主題清晰,並加入愛情元素等,眾多影評寫的唯美感十足,但我覺得灌水灌蠻大的...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吉藏選擇為愛赴死,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填補阿部定內心的空洞,一如世人怎麼做都無法遏止逐漸瘋狂的時代,所有的欲力(libido)投射都落入空集合,只能以不停的、瘋狂的性愛(殺戮)來催生欲力,這種無限的失落循環,構成了《感官世界》的本質意義。所有的性愛、所有的感官(sense)都是為了覺察(senses)
Thumbnail
綜觀以上「美學、精神、情感」的啟示以及「電影院體驗」的兩大面向,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無疑能成為日前引起非議的言論的最佳辯證,以此部作品來印證導演對於電影始終如一的堅持,同時在科技日益推進造成觀影習慣改變、以及「系列大作」日漸推擠著藝術電影生存空間的困境之中,仍能保護著自身對於電影藝術的信仰。
Thumbnail
「要救你心愛的人,或是拯救全世界?」這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的經典問題,用來折磨每個英雄角色,伊森.韓特受到的考驗也大體相同,角色們的判斷與回答則不外如是:我必須先愛我身邊的人,才能證明我有資格抱持濟世大愛。背後的潛台詞則是:英雄不應該把人命看成數字,他必須先愛他身邊的人,我們才會放心讓他保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