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想像的「真相」,是 2D 的,只要將一切攤開來,就會清清楚楚。長大了開始漸漸理解,真相是 3D 立體的,站在不同位置,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樣貌。但再經過某些關於人情世故的「社會教育」之後,真相竟變得更紛亂複雜些,像是擺滿一堆鏡子的鬼屋,真相映射出紛雜破碎的圖像,理不出整齊的層次與脈絡,正如民視與公視播出的新戲《鏡子森林》的劇名。
如果說,前陣子的熱門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從一樁隨機殺人事件,開展到社會不同族群及職業的立場與看法,那麼《鏡子森林》則選擇將主軸擺在身為報社記者的壓力,從媒體世界往外觀察不同族群的交互作用,以及政客、財團、黑道、警察、檢調單位彼此的角力,至於普通百姓,他們是受到最大影響的人,卻往往對每件事的來龍去脈毫無頭緒、更無能為力。
《鏡子森林》共有三季,每季十集,第一季由鄭文堂導演執導,後面兩季分別交由新銳導演吳宗叡與李權洋執導。目前正播出第一季,主角是兩位「火線新聞」的記者,分別為楊謹華飾演的政治組主任高明,以及姚淳耀飾演的社會線記者侯方平。由於北灣銀行總經理黃國偉的疑似自殺案件,讓這兩位記者開始產生衝突與合作。
本劇演員表現相當精采,尤其女主角楊謹華,她的情緒詮釋厲害之處,不僅在大鳴大放的時刻,更在能「忍」。例如受害者家屬質問新聞內容時,她硬撐著假裝平靜,但看得見她眼裡的害怕與後悔。其他如「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飾演的刑事組組長、賀一航飾演的議長(本劇是他的遺作)、李之勤飾演的火線新聞總編輯、客串北灣銀行總經理黃國偉的鄭有傑,都令人印象深刻。
高明與侯方平兩個記者角色,恰巧帶著些許「菁英與庶民」的對比。高明的未婚夫是檢察官,她自己相當以工作為榮,並有「政治線」記者的優越感。她理應是很好的記者,「好好做新聞」的初心也在,但在這行打滾多年之後,心早被磨硬,多了銳利視角,卻少了溫度。在本劇開端,她對任何人的態度,除了媽媽以外,只剩下「躁」。
在第一集出現的北灣銀行總經理黃國偉,知道高明要報導他盜領的新聞,幾度苦求高明不要報導,表示自己有不能說的苦衷。但高明態度相當高傲,對黃國偉嗤之以鼻,後來黃國偉在汽車旅館因吸入過量廢氣中毒身亡。
高明對黃國偉的狠心,聽起來殘酷,但可以理解。在她言談之中,聽得出她「看多了」,過往一定有很多惡人使用各式苦肉計要她不要寫,曾是菜鳥的她搞不好還被騙過,因此對這類行為已經深痛欲絕。高明這位記者,最可惜的是,現實將她磨得太殘酷,以至於當真正的受害者出現時,她早就沒有辨別能力,甚至懶得花心思去辨別,也因此造成大禍。
侯方平則是另一種情形。跑社會線的他,生存之道是圓滑處事,哪怕對方是警察還是黑道,都要想辦法不傷和氣,必要時先妥協,在夾縫中求生存。
但他當初進這行的理由,可不是為了當個鄉愿。小時候他父親被冤枉,有個記者大姊雖知道真相,卻不報導,讓他們全家陷入苦海,當年侯方平對那位記者的見死不救感到相當憤怒。然而他長大進來這行,漸漸體會到現實的難處,離當初那股燃燒的記者魂,也就越來越遠。
高明與侯方平起初看來是對立的,但仔細想想,他們特質上的聚合才是更重要的。一個記者確實需要堅持初心、做對的事,但也需要圓滑的手段,才能達到最後的目的。
當兩位記者互相衝突的時候,其實都忽略掉對方的難處與包袱。像高明自認「做對的事」、私自發出與侯方平意見衝突的新聞稿時,就沒考慮到這會使侯方平在警局那邊難做人,這影響的不僅是讓一位記者少掉一條資訊來源而已,後續連鎖效應,是無法簡單收拾好的。而當侯方平只想討好自己的線人,痛恨高明做出不利警方的報導時,也不知道高明內心正背負著多少後悔與罪惡感。
記者們真正的敵人不是彼此,是社會背後更大的機器。在血淋淋的現實之中,有權有勢的人互相用錢綁死對方,有時候連不拿錢都不行,身在其中只能照這規矩玩,否則連小命都不保。由上頭的壓力往下,才流到末端這些基層員警、黑道混混、新聞記者、平民百姓,大家弱弱相殘、互相攻擊的同時,達官顯貴正在打小白球,玩一場門檻更高的遊戲。
如此多道力量,影響著每個環節的人物,當資訊終於匯聚到媒體的時候,最後會呈現什麼樣的新聞、對哪方比較有利,都已經是之前腥風血雨、多方角力後的結果。記者要顧線人、要顧交情,也要顧自己的人頭,甚至有時得先寫出假的東西,才能跟別人交換到真的東西。那最後寫出來的到底是甚麼呢?
近年來,「業配當成新聞」成為大多數人譴責的焦點,但《鏡子森林》呈現出更黑暗的一面:有權力的人,連花錢買業配偽裝的新聞都不必,他們可以直接隻手影響新聞的觀點。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只是句俏皮、尖酸、卻無法解決問題的風涼話,這行背後太多有口難言的苦衷,拉扯著每一位成員。《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有十六年記者經歷,以「職人劇」形式描寫起記者心境,層次特別豐富。
劇中兩位年輕新進記者,就是最好的對照組。他們是一般觀眾的化身,帶著理想進來,觀察身處其中的人,為何無法如外人想像,憑一股正義感揭發所有真相。有太多道德難題,以及現實造成的障礙,無法靠「正義感」解決。當權者永遠有各種整人方法,許多小人物也各有苦衷。觀眾在欣賞《鏡子森林》時,也不妨將自己套入幾位記者角色,理解他們的為難。
《鏡子森林》每集幾乎都會拋出新的道德問題,讓觀眾思考,例如遇到造成多人傷亡的大地震,受災狀況要拍還是不拍?以拍攝死傷狀況來激發讀者情緒,似乎不敬,但拍了可以刺激社會輿論、促成人力與物資盡速送達災區,這之間該如何拿捏呢?
政客餵出的新聞,報是不報?只因推測對方有其他目的,就算是真的新聞也不報嗎?記者有權這樣挑選真相嗎?
警察做酒測,找來相熟的媒體採訪,但警察不去車流多的大馬路上盤查,只針對平日須喝些提神飲料的工地大哥開刀,展現警方威嚴。小記者該如何報導這樣的新聞?單靠「正義感」可以帶你走到哪一步?
若因太靠近報導的人物,因此產生情感與同情心,這樣還能維持客觀態度嗎?會否真要如侯方平強調的、要「旁觀他人的痛苦」,才能維持公正的報導?
每天工作那麼多,其他同業媒體也在搶報新聞,手上發展的新聞要確認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可以發出呢?精確與速度的平衡在哪呢?
報社主管更背負與前線記者不同的考驗,最現實的壓力就是得賺錢,如果放下去的金錢與人力無法回收,報社活不下去,還能談什麼理想?
今年可說是台劇大放異彩的一年,尤其《我們與惡的距離》與《俗女養成記》都引起高度關注與熱議,《鏡子森林》則是非常有潛力與它們匹敵的作品,隨著每集不斷鋪陳,這片由破碎真相拼成的森林越來越廣,故事線也更複雜精彩。它站在 21 世紀的後真相時代,重新檢視新聞與傳播倫理,要如何應用在現實社會裡。在「記者」幾乎成了全民標靶的時刻,《鏡子森林》也還給在這行辛苦工作、認真看待職責的記者們一個公道。
全文劇照:民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