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需要的是真相,不是編劇──《鏡子森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旁觀他人的痛苦。我們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鏡子森林》

國高中的時候,在新聞媒體上看見嗜血的媒體,拚命的將麥克風和鏡頭塞到受害者家屬的眼前,問著毫無同理心的問題。為了點閱率,不惜用標題殺人的方式,來製造群眾討論的話題。以前的我認為記者喪盡天良,長大以後才明白問題沒有那麼單純。

有句話說「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媒體報導的方向愈發荒腔走板,難道身為讀者的我們完全沒有責任嗎?當現代人對於事情的真相愈來愈不在意,只願意用最簡短的時間來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聳動的標題就出現了。

不需要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只要短短一句話,就能讓立場不同的群眾爭相筆戰、爭吵,那麼誰還會願意去挖掘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呢?

各行各業都會有正義與邪惡之人。同樣是餐飲從業者,有人會用盡心力提供最優質的餐點給顧客;同時,也必定存在偷工減料,甚至用劣質材料罔顧消費者權益的業者。新聞從業者也是如此。我不否認社會上確實存在自私自利的記者,但同時,我也願意相信一定有那麼一群人,努力地與體制搏鬥,想要揭發真相。而這些人,需要的是社會大眾的鼓勵。

《鏡子森林》集合了一群演技精湛的演員,透過不同的事件讓我們反思:當大眾將新聞淪喪的原因簡化、歸咎於新聞從業人員的同時,我們錯過了什麼?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讓這個社會往更光明的地方前進?也許,只要多一點關心,我們也可以成為那一道光芒。

「卑微的我,要成為一個光,去照亮社會黑暗的角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nChieh的沙龍
50會員
141內容數
經歷過兩年教育出版業的編輯,以及正在進行的國高中國文補教工作,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
ChunChie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4
2023/01/24
2022/05/26
2022/05/26
2022/05/05
如果喜歡汪達的觀眾,可以直接進場觀賞了,絕對值回票價。
Thumbnail
2022/05/05
如果喜歡汪達的觀眾,可以直接進場觀賞了,絕對值回票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旁觀他人的痛苦。我們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鏡子森林》
Thumbnail
「旁觀他人的痛苦。我們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鏡子森林》
Thumbnail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我們常會聽到這句話,特別是在抨擊他人的時候,然而記者這份工作真的有這麼的不好嗎? 這部劇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在討論記者是如何不惜一切方式得到新聞來源、亂下聳動標題、抄寫論壇文章當新聞內文,只為了頭條版面、高點閱率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觀看新聞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Thumbnail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我們常會聽到這句話,特別是在抨擊他人的時候,然而記者這份工作真的有這麼的不好嗎? 這部劇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在討論記者是如何不惜一切方式得到新聞來源、亂下聳動標題、抄寫論壇文章當新聞內文,只為了頭條版面、高點閱率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觀看新聞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Thumbnail
《鏡子森林》這部戲劇裡面,除了可以看到土地開發的黑暗面,也可看到,另一個深刻的新聞產業問題。正因媒體從業人員向來有所謂的無冕王的美稱,能相當程度的將權利轉化成「權力」;但何謂新聞人的價值呢?是否能堅持到最後呢?
Thumbnail
《鏡子森林》這部戲劇裡面,除了可以看到土地開發的黑暗面,也可看到,另一個深刻的新聞產業問題。正因媒體從業人員向來有所謂的無冕王的美稱,能相當程度的將權利轉化成「權力」;但何謂新聞人的價值呢?是否能堅持到最後呢?
Thumbnail
隨著網路世代興起,進而改變閱聽人獲取資訊的方式,網路新聞取代實體報紙,即時快訊掩沒事實真相,而台劇《鏡子森林》正以此作為軸心之一,看似快速噬血的媒體生態圈,以「獨家內幕」、「點閱率高」、「即時快速」作為職場能力的劃分,背後也點出觀眾長期迷失於資訊的叢林之中,失去審辨的能力。
Thumbnail
隨著網路世代興起,進而改變閱聽人獲取資訊的方式,網路新聞取代實體報紙,即時快訊掩沒事實真相,而台劇《鏡子森林》正以此作為軸心之一,看似快速噬血的媒體生態圈,以「獨家內幕」、「點閱率高」、「即時快速」作為職場能力的劃分,背後也點出觀眾長期迷失於資訊的叢林之中,失去審辨的能力。
Thumbnail
《鏡子森林》不僅僅是要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也是提醒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好的社會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有對美好的期盼,都要從自身的付出出發,要寫出好的新聞,不只需要好的記者,也需要好的觀眾。
Thumbnail
《鏡子森林》不僅僅是要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也是提醒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好的社會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有對美好的期盼,都要從自身的付出出發,要寫出好的新聞,不只需要好的記者,也需要好的觀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