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家的日常|
文章數
33
追蹤數
24
已付費
NaN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情緒教育
戀愛關係
人際關係
找到適合你的情緒溝通法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情緒教育
戀愛關係
人際關係
找到適合你的情緒溝通法
人際關係
【別再假稱獨立很棒,人其實都需要或多或少的依附】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想了解自己是什麼依附風格人,請點這
林佳儀 Lin ChiaYi
2021-04-30
4
活用行為科學心理學,主管必備的《不懂帶人就自己做到死》
本文主要對象給希望有效率的利用行為科學,了解人類的心理與行為,以輕鬆的方式管理員工的初階管理者。 前言 我以前的一份工作是擔任初階管理者,那份管理工作是我出社會以來第一份實際接觸管理人員的工作,但坦白說,做起來非常的勞心勞力,回想起來是蠻痛苦,但成長頗多的一份回憶。
林佳儀 Lin ChiaYi
2021-04-06
3
【那些幫不上忙的心理醫生,以及醫病關係中的不平等】回到以自我療癒為出發點的自由書寫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9-05-22
1
【為什麼我不鼓勵只培養正向思考?】 反思應該培養是沉著面對人生高低浪潮的心態。
市面上的許多"正向心理學"導師,教導所謂的"如何培養正向心理學"。 甚至有許多人因此開課賺錢。彷彿學習到之後,人生可以從此快樂,永不陷入低潮。 在刻意以笑臉示意的背後,是否是不願承認低潮的自我呢?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12-10
5
【有關於台灣男生在情緒教育上面臨到的困境】
曾經的自己,對於來自台灣的男性特別感冒。 (我心裡雖然知道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能以偏概全、太過武斷等等,但仍然無法掩蓋這種感覺的存在) 一想到要跟他們踏上談戀愛的這條路,心裡就莫名的產生負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11-12
6
【是自己的焦慮作祟還是真的環保?】
以前加入不塑環保社團之後,常常看到許多不塑友在哀嘆: 為何自己堅持環保餐具的習慣,但身邊的人卻無動於衷。 ↓ 不環保是罪惡! 罪惡之人何其多~ 其實我覺得這是習慣與個人價值觀的不同。 改變人的習慣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07-11
1
【有負面情緒是壞事嗎?關於嫉妒這件事】
2017年得到最大收穫 那就是我透過”情傷”順便鍛鍊了”情商”, 透過歷經這個經驗的產生,我開始了一連串自我心理剖析的治療過程。 當學會分辨情緒的產生感之後,我開始覺悟到自己的內在恐懼很大部分起因於原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07-08
5
【 關於情緒教育這件事】
六月底時, 我在整理過往來不及產出的靈感文章之後發現: 2017.12.13世新情殺事件 (我曾經因為想藉此寫文倡導情緒教育) ↓ 還在蒐集資料,來不及有架構性的分析邏輯、產出 ↓ 2018.6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07-02
0
【學習關係相處是人生中的大功課】
陪伴與溝通是教導孩子自身生命議題的開始。 同時,也是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發展依附關係, 學習如何兩性相處,影響生命與看待自己的開始。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05-28
3
【為何人們說30歲以後再結婚?】
[30歲以前結的婚都是還債。] 本來我一看心想這也太偏激了吧~也有人30歲以後結婚過的不太好啊!那你說說那30歲以前就碰到所謂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8-05-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