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幫不上忙的心理醫生,以及醫病關係中的不平等】回到以自我療癒為出發點的自由書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生比較冷酷。

我記得那時在診間,述說我這兩三年來的發生的生命故事與心路歷程,(其實就是原生家庭與愛情交織而成的輪迴模式),感覺這好像是一個生命課題,或許這背後有一個冥冥之中注定的計畫,要我經歷痛苦之後長出自己生命的果實之類的。

醫生搖搖頭,一副不相信的眼神撇開我的臉,彷彿在述說:「這個人瘋了!」

Photo by Jonathan Sharp on Unsplash

我看著這個躲在醫療體制與診間下的醫生,對於頭腦不相信的事嗤之以鼻,卻絲毫未從話語中察覺說,眼前這個病人的自信心是低落的,沒有表現出試圖相信或至少安慰的同理心,一點禮貌都沒有。


如果要治療病人,

至少不要再否定他生命意義的存在了吧,

沒有生命的話,還治療個屁啊~


也就是從那次不愉快的就醫經驗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每一位醫生都知道每位患者背後的痛苦,也不是每一位醫生都能擁有足夠的同理心,讓自己夠柔軟的了解病人背後的故事與心結。

當然不是要每位醫生都背負病人人生中的功能角色,但至少不要失去人性,只因為病

人情況遇到超乎自己頭腦裡的知識範圍,就可以去否定他人的生命故事。



三折肱,方能成良醫



沒有失戀與失業過的醫生,從小到大一路遵循體制順遂的走上來,怎麼有那個本事了解別人得跨過生活大小的坑,擁有治療別人的能力呢?只會用固有的頭腦知識來評判病人,卻沒有長出對待病人的同理心,特別還是在最私密且深入的心理衛生科裡。

而就我的經驗感受裡,在醫病關係裡的話語權不平等,也是我所詬病的,特別是在私密的心理治療範圍,當時的我,從來沒有自覺原來自己踩在受害者的自我受限範圍裡不可自拔。踩在裡面超過半年,才逐漸透過自我書寫以及閱讀、上課等等讓自己逐漸找到可以解釋自己內心情節的由來。


這也是我後來的鐵則:不要隨便跟人家講要愛自己、不要隨便跟人家講不要想太多、不要隨便跟人家講布拉布拉等等。



因為你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對方。時間還沒有到,沒有長出覺察能力的人是不會有愛自己的意識的。而每個人的覺醒時間不同。

raw-image


當然,不能全面否定心理醫師的努力,像是我也曾去過單價較高的心理諮商室,才確切了解到原來我所面臨到的無助情況,以及家庭沒有對這方面的重視與了解,並不孤獨。

(過幾年事後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雖然像被扒了一層皮似的痛苦的夢,卻慶幸自己彷彿如重生般的剝落舊皮,長出新的自己)

我記得前年的我一邊看林奕含的受訪影片一邊暗暗啜泣。似乎可以體會那種深深的感覺,可是很難用話語或文字形容,她選擇了生命的消逝,可是我希望的是,把命留下去,看看還能夠如何發展下去。



而這也是我想要發展「情緒教育」的初衷。

是那種即使我知道我現在很糟,現在過得很不好,但還是想要為了自己努力看看。



關於作者:  情商小姐 LadyEmotions
2017年初,因為情傷,促使我開始想要了解自己「為什在愛情裡我會迷失,會這樣想」的疑惑,透過自我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而進行了”情商”的修煉與覺醒課程。以每月數篇的情緒探索、書籍心得來覺察自我,以對自身情緒自主的掌握重新拿回對生命的詮釋權。目前固定經營【情商小姐的時間銀行】個人品牌網站與Medium個人部落格

因為口誅會與人吵不喜歡的架,所以選擇邏輯性地筆伐。

目前為自由撰稿人,持續關注【女性角色、自我身體教育覺知、情緒覺察
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 情商小姐的情緒教室自己來 【情商小姐的時間銀行】的方格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佳儀 Lin ChiaYi的沙龍
80會員
75內容數
2017年初,因為感情受傷的關係,我透過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進行了"情緒覺察"的修煉與覺醒課程。 學習以同理心的視野了解他人,並策略性的挑選與採取適合應用的情緒策略來對應情境。 提供優質的文章與音頻內容,轉換思惟的情緒教育,協助大家提升情緒健康,提升情緒作業系統。 幫你整理出伴隨情緒,活出真實生命的方法。
2021/05/21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Thumbnail
2021/05/21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Thumbnail
2020/11/30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2020/11/30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2020/08/11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Thumbnail
2020/08/11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你是否曾遇過身體不適,但看遍了所有醫生後,卻發現自己還是很虛弱,或是遲遲沒有好轉?漸漸地透過一些人,你意識到了要改善的或許不只是身體本身呢? 初次見到Dr.Peace,是位於台中的一家小診所,當時只是因為身體突然間發高燒,心情也不太好,於是決定去看一下醫生,沒想到自己遇見的不只是看身體的醫生,而是一
Thumbnail
你是否曾遇過身體不適,但看遍了所有醫生後,卻發現自己還是很虛弱,或是遲遲沒有好轉?漸漸地透過一些人,你意識到了要改善的或許不只是身體本身呢? 初次見到Dr.Peace,是位於台中的一家小診所,當時只是因為身體突然間發高燒,心情也不太好,於是決定去看一下醫生,沒想到自己遇見的不只是看身體的醫生,而是一
Thumbnail
「好久不見,你看起來精神不錯啊。」 「如果不錯,就不會回來找你了。」 「再不休息,我可能會把自己玩死。」嘗試著用輕鬆的語氣減低別人的擔心,我用疲憊的神情講出這句話,並非想獲得更多關心和同情。
Thumbnail
「好久不見,你看起來精神不錯啊。」 「如果不錯,就不會回來找你了。」 「再不休息,我可能會把自己玩死。」嘗試著用輕鬆的語氣減低別人的擔心,我用疲憊的神情講出這句話,並非想獲得更多關心和同情。
Thumbnail
藥吃完了,到了該回診的時候了,男友陪著我去醫院等候叫號,我不安地輕微喘著氣。 進入診間,坐下來,等候醫生問診。 「這段時間狀況怎麼樣?」醫生問。
Thumbnail
藥吃完了,到了該回診的時候了,男友陪著我去醫院等候叫號,我不安地輕微喘著氣。 進入診間,坐下來,等候醫生問診。 「這段時間狀況怎麼樣?」醫生問。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心理治療是極有深度且意義深遠的一種影響和轉變人的治療方式,這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書作者對心理治療的讚譽。她是美國一位心理諮商師,整本書可以說是她自己去找了心理師做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裡頭穿插了她幾位病人的故事。作者文筆生動,將心情坦誠以告,把在諮商室裡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眼前,你我能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Thumbnail
心理治療是極有深度且意義深遠的一種影響和轉變人的治療方式,這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書作者對心理治療的讚譽。她是美國一位心理諮商師,整本書可以說是她自己去找了心理師做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裡頭穿插了她幾位病人的故事。作者文筆生動,將心情坦誠以告,把在諮商室裡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眼前,你我能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Thumbnail
身心科C診所,初診要打電話預約,電話中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預約完成後我回想時驚覺:「如果我真的這樣做,不正是我過往覺得的那種『有病』的人嗎?」
Thumbnail
身心科C診所,初診要打電話預約,電話中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預約完成後我回想時驚覺:「如果我真的這樣做,不正是我過往覺得的那種『有病』的人嗎?」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Thumbnail
avatar-avatar
2006年我考上我第一志願輔大歷史學系,開啟了白天工作晚上上課的半工半讀生活,新生時段,張譯心導師特別安排每一位學生跟她談話,輪到我時,當年我就跟導師說過我是一個堅強不愛聊自己事情的人,但最近被工作課業壓得喘不過來,導師人很好,主動帶我去醫學院大樓二樓的學生輔導中心,跟我說有什麼事情可以找輔導老師
Thumbnail
avatar-avatar
2006年我考上我第一志願輔大歷史學系,開啟了白天工作晚上上課的半工半讀生活,新生時段,張譯心導師特別安排每一位學生跟她談話,輪到我時,當年我就跟導師說過我是一個堅強不愛聊自己事情的人,但最近被工作課業壓得喘不過來,導師人很好,主動帶我去醫學院大樓二樓的學生輔導中心,跟我說有什麼事情可以找輔導老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