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逛到一個婦幼論壇時,有一位媽媽的感嘆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她說:[30歲以前結的婚都是還債。] 本來我一看心想這也太偏激了吧~也有人30歲以後結婚過的不太好啊!那你說說那30歲以前就碰到所謂真命天子的人又是怎麼說的呢?這也太主觀的意見了吧~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吧布拉布拉 一直到把這段話放在心裡不時思考許久,剛越過30歲之後的我,才體會到她這句話的深意。 先說說我自身的體驗,如今剛過30歲的我,的確感受到了30歲之後"現在開始"的我,想法與思維真的跟20~29歲之間開始有了大大的不同 (30歲真的是個奇妙的分水嶺,那"時間帶"會出現很多幫助你思考的貴人與經驗"埋伏"在30歲的前後幾年發作,讓你在30歲那年的前後一次貫通悟道!) 如果沒有經驗造就你的記憶,你是不可能聽懂貴人們的指點 如果沒有貴人們的指點,你是不可能懂那些經驗的存在性有多必要 那位媽媽的說法雖然充滿了無數的感慨,但我想年齡數字只是一個假議題,這個數字的存在對每個人都不是絕對性的,在上完接納伴侶的心理分析課與了解自身之後,我覺得重點應該是在: 「你有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距離去長成"接得住"你心目中理想家庭的樣子"?」 所謂的"接得住"都不是順利地跨過婚姻那門檻,那只是銷售自己的一部分,重點應放在如何保固啊啊啊啊啊,婚姻是一項人際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哲學、教育學、醫學(你家有人不生病嗎?)等等集大成的綜合修習課程。不夠通徹了解自己本心、與做出每個抉擇背後所影響的心理機制,往往會被原生家庭所帶給我們的影響給牽著走。 以我自己研讀投資與理財為例,我才發現我之所以時常內心感到金錢困窘、不豐沛、無法做這做那的內心原因其實就是:我不被允許"放縱"的做這做那、我不允許自己充裕的使用金錢,在我成長過程中每當我有花錢慾望時,父母都會用"自己的辛勞"與"時代的艱苦"來壓迫我(我們賺錢很辛苦、我們想當年哪有你這麼好命),因此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永遠都只知道存錢,卻沒有在投資、辨識正當性花費與存款之間游刃有餘地操作自己的金錢資源,也沒有把時間、成長、投資未來的影響性給算進去。 換句話說,只是怕窮,但是不知道如何讓自己財務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在30歲來臨的前一年,我以自己的衝撞去撕扯了很多原生家庭帶給我的金錢觀,連帶也看到很多父母無意識之中灌輸給我的教育觀,這兩項觀念都讓我在更深入地思考與挖掘自己過往人生被"培養出來"的、不適用於現在時代與我的未來成長的"習性反應" 所以我必須認同:對我而言,30歲以後再結婚這句話對我來講是適用的,讓自己對於婚姻生活中必需的教育學、經濟學、心理學有了穩定踏實的基礎自信心與認知,我終於逐步往"接的住"伴侶與未來可能有的孩子的生活這條路有了自己想要的方向。 30歲以後再結婚就像你嘗遍世界各地異國美酒,但還是選擇在潮濕卻沁涼的夜晚,替自己泡了一壺裝進你人生滋味的茶般地溫潤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