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的焦慮作祟還是真的環保?】

2018/07/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加入不塑環保社團之後,常常看到許多不塑友在哀嘆:

為何自己堅持環保餐具的習慣,但身邊的人卻無動於衷。

不環保是罪惡!

罪惡之人何其多~


其實我覺得這是習慣與個人價值觀的不同。
改變人的習慣改善往往是相當困難的。
對腦部思考來說,為了節省時間與心力耗費,因此腦部發展出了一套模式來讓自己的日常行為模式能夠順利進行,但是卻花費最少能量,也是對了節省精力去對付與應變未知的情況。這也意味著每次的新習慣的養成必須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重新適應與改變每次的決策行動,所以人的腦部往往會偷懶不太更動自己覺得好用的習慣。
以我為例,今年初開始使用網路銀行之後覺得超省時間和方便,轉帳收帳、隨時隨地無卡提款、省下刷摺的時間成本等等。而且也更可以把精力與時間節省下來安排行程不用特地出門跑銀行或ATM增加逛街購物時間。
 
問題是許多明明高度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年長族群並無此習慣。他們對金錢管理的觀念還留在「一定要親手交給人處理」、「一定要看到實體才安心」觀念,縱使他們使用手機時間大過年輕人,但是大多都在社交族群裡奮發早安圖,使用網路銀行他們還要多花費額外的心力與時間去追蹤與適應使用習慣,更別說還要花心力焦慮所謂的「錢轉一轉會不會就不見了?」、「錢不見了要找誰討?」的擔憂。
於是腦部就偷懶地想說,還是留在舊習慣就好了,對他們而言只要不產生看似有立即上的危險性,也因此不管網路銀行的介面改得再如何大、如何簡單使用,長輩的使用程度與普及率就是不高。
這無法清楚地比較好與不好,因為這些是個人經年累月下來產生的習慣
我也常跟上菜市場的媽媽耳提面命:為了環保不要用塑膠袋。但是對我媽的思維來說就是:
 

她要另外花時間和精力去想新的替代物,

來全面替代"塑膠袋"的方便使用性。

 
縱使我們家有很多的保鮮盒與仍在重覆使用的塑膠袋,也會分門別類的系統性蒐集與有意識性地提醒使用。縱使我內心過不去,體諒我媽陪他去菜市場,在購買行為的源頭進行分工,讓她專心挑選和仔細找錢,剩下的重複使用裝袋、運輸我來就好。
但是對大腦的思維來說,

可以不要改變並且節省自己困擾的事物,

能不參與變化就盡量不參與。

也因此我不忍苛責我媽,因為買菜真的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
只能盡量做到重複使用。

是因為習性的養成,而不是刻意罪惡。


回到本文開頭,如果先做好自身環保習慣,
而非以自己的道德羅盤來譴責別人的話呢?
人是會藉由模仿來學習,不必特地花費心力與時間去說服與意圖改變每個人原有的價值觀,只要安排設計,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培養他們的意識,讓他們逐步知道塑膠袋只是一個盛裝的選項之一,而不是必需品。

如此較柔性且不那麼緊迫盯人的道德邏輯,

是不是也較容易讓人接受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佳儀 Lin ChiaYi
林佳儀 Lin ChiaYi
擁有行銷通道的純生產者,喜歡集中力量做聰明懶的事。 服務業的經驗起家,累積教育/育幼業10年的經驗,現為自由專欄作者 因為口誅會與人吵不喜歡的架,所以選擇邏輯性地筆伐。 更多文章:https://ladyemotions.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