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假稱獨立很棒,人其實都需要或多或少的依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學習 關係相處 是人生中的大功課》,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然而實際看到帶過的小朋友,真實地演練她的逃避型依附風格在她的生活中給我看(帶給我相處的困擾),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逃避型依附人格”。
而我自己的焦慮型人格,也常常吸引逃避型人格的人來我的生命中,或者該說,逃避型人格的反差會讓我特別注意,而焦慮型人格的人對我而言可能太熟悉,我反而不會覺得大驚小怪。

我們是如何把依附關係帶到戀愛裡卻不自知

在依附風格研究中,「情感運作模式」就是我們俗稱三觀之一的「感情觀」,也就是我們在愛情關係裡的基本信念。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依附風格」,導致我們對親密感、安全感有不同程度的需要。
然而,當這些需求未能受到滿足,腦內的依附系統就會啟動,促使我們做出各式各樣的行為,拚命索討愛或逃避愛;這些舉動也會觸發伴侶的依附系統,使雙方陷入無解的循環。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17年初,因為感情受傷的關係,我透過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進行了"情緒覺察"的修煉與覺醒課程。 學習以同理心的視野了解他人,並策略性的挑選與採取適合應用的情緒策略來對應情境。 提供優質的文章與音頻內容,轉換思惟的情緒教育,協助大家提升情緒健康,提升情緒作業系統。 幫你整理出伴隨情緒,活出真實生命的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主要對象給希望有效率的利用行為科學,了解人類的心理與行為,以輕鬆的方式管理員工的初階管理者。 前言 我以前的一份工作是擔任初階管理者,那份管理工作是我出社會以來第一份實際接觸管理人員的工作,但坦白說,做起來非常的勞心勞力,回想起來是蠻痛苦,但成長頗多的一份回憶。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你聽過或看過幾次「要愛自己」這句話了?   愛自己就跟財務自由的傳說一樣,說的人多,看過的人很少 有許多人都在傳播「要愛自己!」這件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這句口號的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這句話老少咸宜、萬人皆可用。跟所謂的人人希望「財務自由」一樣,
創意這個詞有很多解釋,其中一個定義就是:將A的功能結合B,結合起來成了第三種C,有了第三種用途,而且這第三種用途,必須是效益或實用性大於前面單獨的兩種, 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很聰明的結合案例就是智慧佛珠,標準的科技來自於人性。
A:「可是,可是我老公…」、「他都不做事啊…一直靠我養。」 我:「那妳為什麼要給他錢?」、「那為什麼要做?」 A:「因為他是我老公啊」、「因為…因為」、「我不能放他不管!」 我數不清這已經是第幾次她在對我倒垃圾了。如果這些垃圾倒一次就可以清乾淨,那我願意為朋友痛那麼一次而忍受,然而這些垃圾,說穿了
本文主要對象給希望有效率的利用行為科學,了解人類的心理與行為,以輕鬆的方式管理員工的初階管理者。 前言 我以前的一份工作是擔任初階管理者,那份管理工作是我出社會以來第一份實際接觸管理人員的工作,但坦白說,做起來非常的勞心勞力,回想起來是蠻痛苦,但成長頗多的一份回憶。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你聽過或看過幾次「要愛自己」這句話了?   愛自己就跟財務自由的傳說一樣,說的人多,看過的人很少 有許多人都在傳播「要愛自己!」這件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這句口號的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這句話老少咸宜、萬人皆可用。跟所謂的人人希望「財務自由」一樣,
創意這個詞有很多解釋,其中一個定義就是:將A的功能結合B,結合起來成了第三種C,有了第三種用途,而且這第三種用途,必須是效益或實用性大於前面單獨的兩種, 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很聰明的結合案例就是智慧佛珠,標準的科技來自於人性。
A:「可是,可是我老公…」、「他都不做事啊…一直靠我養。」 我:「那妳為什麼要給他錢?」、「那為什麼要做?」 A:「因為他是我老公啊」、「因為…因為」、「我不能放他不管!」 我數不清這已經是第幾次她在對我倒垃圾了。如果這些垃圾倒一次就可以清乾淨,那我願意為朋友痛那麼一次而忍受,然而這些垃圾,說穿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不談教育,談談我自己的故事。 心理學說很有名的「依附理論」,幫助我了解自己、學會調整與伴侶相處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當今云云人際關係之中,具中「輕視迴避型依戀人格(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不知道你和我又是否具有這一種人格......
Thumbnail
逃避型依附者在婚姻中表現出的獨立性和情感穩定性使他們成為理想的伴侶。本文深入探討了逃避型依附者的優勢,以及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表現和影響。透過理性的溝通方式、對自由和空間的尊重以及情感控制的優勢,逃避型依附者展現了在婚姻中的重要價值。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不談教育,談談我自己的故事。 心理學說很有名的「依附理論」,幫助我了解自己、學會調整與伴侶相處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當今云云人際關係之中,具中「輕視迴避型依戀人格(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不知道你和我又是否具有這一種人格......
Thumbnail
逃避型依附者在婚姻中表現出的獨立性和情感穩定性使他們成為理想的伴侶。本文深入探討了逃避型依附者的優勢,以及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表現和影響。透過理性的溝通方式、對自由和空間的尊重以及情感控制的優勢,逃避型依附者展現了在婚姻中的重要價值。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