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謂講古|財閥,政要,港口與蕃人

2021/01/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 ◈ Owih Arang 無謂阿郎
編輯 ◈ 原獨俱樂部
因為電影《KANO》的關係,你想必聽過「嘉農」這支日本時代的台灣野球隊伍,但你知道嗎,在嘉農之前,有一支完全由蕃人組成的野球隊「能高團」遠征日本,獲得日本媒體「若武者」的美譽。這一系列文章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花蓮港老照片/葉柏強

❝ 無智な蕃人から 計畫的に耕地を騙取
花蓮港地方に惡辣な本島人 ❞


1936 年 10 月 31 日(昭和十一年),《台灣日日新報》出現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標題為「從無知的蕃人手上有計畫的騙取耕地——花蓮地方惡毒的本島人」。這所謂的本島人是從日本人的角度而言,指居住在台灣島上非日本人的閩粵人(漢人),蕃人則是指當地的原住民。這則新聞佔據報紙中央,粗體標題既醒目又刺目,訴說著原住民與外人接觸過程中不斷流失土地的悲劇。
《台灣日日新報》/葉柏強
「惡毒的本島人」被揭露於新聞報刊的那個時候,花蓮港的興築工程即將邁入第七個年頭,雖說離大功告成還有兩年苦力,但想必已經很令相關人士感到欣慰,畢竟港口完工後能夠解決東部的貨運問題,不然光是靠著花蓮港向北聯通蘇澳的危險山路,東台灣的經濟根本無從發展。
根據早在 1896 年就到東台灣進行考察的台灣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的報告,東台灣官營土木事業的重點在於「開鑿道路,整治河道,修建港口」,解決了根本的交通和運輸問題之後,才能進一步規劃發展,而這一連串計畫中最晚才被付諸實施的正是花蓮港的築港工程。這倒不是因為官方或產業界興趣闕如,而是因為花蓮海岸的天然地形險峻,工程難度實在太高的關係。
不過東海岸的天險並沒能真正阻撓野心勃勃的資本家。早在 1920 年代,財閥梅野清太和花蓮港的仕紳便積極推動花蓮港工程,只是表面看來那些活動似乎與興建港口毫不相干。
就在 1920 年代初期,熱愛野球的台東人林桂興在台北完成學業,返回東台灣。他出現在花蓮港,開始籌組野球隊,起初以「高砂」為名,後來球隊改名為「能高」。在種族隔離政策相當嚴密的那個時候,能高團作為一支全然由當地蕃人組成的野球隊,顯得格外醒目。更引人注目的是,1921 年(大正十年),報端出現梅野清太氏以團長身份帶領蕃人野球團的報導,後來團長一職甚至改由花蓮港廳廳長江口良三郎擔任,可見這支蕃人野球隊並不只是財閥政要的休閒娛樂而已。
蕃人球隊不只在球場上打球,還隨著財閥政要出入高級場所。例如 1926 年(大正十五年),台東的野球隊遠征花蓮,與能高團較量,來時就不只球員和教練,還有台東的政商人士。賽後雙方接受梅野清太的招待,在花蓮最早的劇院「筑紫座」宴會、觀影,與會政商士紳超過兩百人,規模極其盛大。
那盛大的場面有其原因。就在那之前一年(1925),能高團受邀遠赴日本參加友誼賽,並在前一年才落成啟用的甲子園球場出賽。這一趟遠征總共出賽九場,四勝四負一和,令日本人大感驚奇,爭相報導,之後甚且有日本球探遠道來台挖角。
至此財閥扶植蕃人野球隊的目的逐漸清晰起來——這是一場文明教化的大戲,以無智但有勇的蕃人為賣命的演員,他們精湛的野球球藝席捲日本本土,最終會化為政界投向花蓮港的目光。
梅野清太及江口良三郎的目光則始終盯著困難重重的築港工程。梅野氏想要的是隨著港口而來的繁榮與財富,江口氏則想在花蓮港廳的建設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於蕃人,則是一張照片裡的少年形影,和十五個名字。
KomodOsingSantiyawAsingAsen HariyanArabicuKisa
Looh SawaiLooh DohoTacoyTowidCalawFunoCalawKacaw
能高團/葉柏強

下期預告|能高團,野球作為看見殖民的眼睛

原獨俱樂部
原獨俱樂部
我們是原獨俱樂部。政治上主張台灣原獨。運動上堅持自然主權和歷史正義。智識上強調複數方法與複數觀點。關心所有與原住民族有關的課題。我們也是文化橋樑的建構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