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曾經說過,蒙兀兒的建國皇帝巴卑爾簡直像是中亞版本的劉備。
現在我發現,大遼的耶律大石是個跟劉備更有話聊的人物。
耶律大石,他在大遼破滅之際,東奔西竄,最後率領軍隊到異地,為大遼續命。這個新的大遼主要根據地都在中亞,僅有少量的版圖還在先前的大遼範圍內。而他也跟劉備一樣,畢生也沒有成功打回故土。
而跟劉皇叔一樣,耶律大石恐怕是非常遠的「遼室宗親」。
西遼史學者魏良弢即認為,史書上僅寫大石是「太祖八世孫」就是個證據。我想邏輯大概是,如果真是皇室近親,那往後還會寫他是哪些名人之後。相比之下,巴卑爾是相當近的黃金家族血脈,母系出自於察合台汗國,地位頗有不同。
不過,跟皇叔頗有不同的是,耶律大石是個能文能武的超級將才。
皇叔雖然是盧植門下,但沒有下太多工夫鑽研,技能點看來主要下在人脈上。這是史書上有紀載的:「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大石卻中過進士,當過大遼翰林。由於契丹語稱呼翰林為「林牙」,因此記載又常叫他「林牙」。
這位稱為「通遼、漢字,善騎射」的好漢,統軍也頗有本事。他生涯似乎僅經歷過兩、三場慘烈的大敗。其他不乏以少擊多獲勝的案例。算是十二世紀初期最優秀的統帥之一。皇叔雖然也是將才,但大概運氣比較不好,戰績總沒有大石亮眼。
耶律大石在奔逃西方時,手下只有兩百鐵騎,後還居然能重建大遼聲威,實在不是僥倖得到的。
&
魏良弢,《中國歷史:喀喇汗王朝史、西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