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DITE 戴特
發佈於

這段話出自武志紅心理師的書──《自我的誕生》


裡面提到,大部分的愛指向親密,而父母的愛則指向分離。

當父母給的愛很充足,孩子可以長大成熟,成為有主見、有力量,能擔起責任的成年人,也會自然而然地往外面更大的世界發展。

而當這份愛很匱乏,父母未能真正「看見」孩子本來的面貌時,孩子會深陷於未被滿足的「匱乏感」當中,一直在父母身邊,或尋找相似於父母的人,想完成童年時期未完成的願望,想被認可與重視。


這也是「劇本投射」的表現。

一直重複同樣的劇本,背後的預設前提是什麼,是預期父母、或你找來替代父母腳色的人,能夠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就是沒辦法給你「你所需要的」呢?

就好像你走進便利商店,跟店員說要買一件大衣一樣,會不會你的父母不是在假裝不給你,也不是因為你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而不給你,而單單就只是他們沒辦法給妳他們所沒有的東西,比如:欣賞、尊重、接納、傾聽、認可和讚美。


有時候,要接受自己永遠得不到某些事物,是很困難的,尤其在懷著希望追逐了這麼久以後,要放下真的讓人心痛。然而,直面自己的失落,好好的安撫自己,對往後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你會開始懂得,找到那些真正能夠滋養你的人,然後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陳重年-avatar-img
陳重年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