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厚非有學科的專長背景,容我在這題先忽略掉這件事
當年為了要重考 107 學測前準備先閃一次兵役,報了 106 指考才有足夠證明交出去,想當然爾,在 711 工作期間原則上沒有額外的體力心力去想考試的事,考數學的那天本身並不抱什麼期待,倒是覺得假如真的有考好的可能,就近讀屏東大學說不定也是不錯的選擇;進場前半小時,我也不像其他考生一樣還有手拿著參考書
而是想起來「不如回想一下那時候的學測、數甲都上過什麼好了」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工具慢慢回想
從最剛開始的數與式、多項式,上過的東西和概念大略的抓回來,哪怕當年數乙不考微積分,也還是回憶到至少極限、極值為止;然後也是很意外的,考出來數乙 91 多,靠單科就有機會直上當年中正的科系;就是說數學在升大學這個科目來說:首先不僅僅是有記憶需求,半路理解並非是做題考試的王道
以及避免掉入「覺得自己很努力」的學習誤區,掌握考試仍然還是在考記憶與數學工具使用的細緻度,高分就是指日可待的了
#關於數學想穩穩頂標,可以參考這份 【學測】數學並不鼓勵臨場取得的理解|升學手札 Ep.7
無可厚非有學科的專長背景,容我在這題先忽略掉這件事
當年為了要重考 107 學測前準備先閃一次兵役,報了 106 指考才有足夠證明交出去,想當然爾,在 711 工作期間原則上沒有額外的體力心力去想考試的事,考數學的那天本身並不抱什麼期待,倒是覺得假如真的有考好的可能,就近讀屏東大學說不定也是不錯的選擇;進場前半小時,我也不像其他考生一樣還有手拿著參考書
而是想起來「不如回想一下那時候的學測、數甲都上過什麼好了」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工具慢慢回想
從最剛開始的數與式、多項式,上過的東西和概念大略的抓回來,哪怕當年數乙不考微積分,也還是回憶到至少極限、極值為止;然後也是很意外的,考出來數乙 91 多,靠單科就有機會直上當年中正的科系;就是說數學在升大學這個科目來說:首先不僅僅是有記憶需求,半路理解並非是做題考試的王道
以及避免掉入「覺得自己很努力」的學習誤區,掌握考試仍然還是在考記憶與數學工具使用的細緻度,高分就是指日可待的了
#關於數學想穩穩頂標,可以參考這份 【學測】數學並不鼓勵臨場取得的理解|升學手札 E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