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職業司機沒抱怨,為什麼只有台灣某些職業駕駛人一直在叫? 太陽一出現,巨嬰就現形。
日前台灣某職業司機工會代表表示:「坐在車上熱的要死、被太陽曬的要死。」
但如果真照這種邏輯來看,那比台灣更曬的新加坡職業駕駛早就成焦炭了吧!
事實上,新加坡對B柱前方的車窗玻璃透光率要求更嚴格——貼膜後的可見光透光率需達70%以上。可人家司機沒像 #巨嬰 地亂叫,照樣開得好好的。
反觀台灣,部分職業駕駛人一邊哀說太曬,一邊卻對基本知識不了解,把透光率錯當成隔熱率,結果連具抗UV效果的隔熱紙都不裝。然後出事就怪政策、不怪自己。
新加坡是日射量更曝曬的氣候環境,新加坡司機能過得好好的,台灣為什麼不行?
因為我們討論的不是安全,而是自私無知程度。
大家認為這程度是幾分呢?
以上圖文轉自臉書《交通安全唬平安2.0》
https://www.facebook.com/168motckillpeople2.0
新加坡職業司機沒抱怨,為什麼只有台灣某些職業駕駛人一直在叫? 太陽一出現,巨嬰就現形。
日前台灣某職業司機工會代表表示:「坐在車上熱的要死、被太陽曬的要死。」
但如果真照這種邏輯來看,那比台灣更曬的新加坡職業駕駛早就成焦炭了吧!
事實上,新加坡對B柱前方的車窗玻璃透光率要求更嚴格——貼膜後的可見光透光率需達70%以上。可人家司機沒像 #巨嬰 地亂叫,照樣開得好好的。
反觀台灣,部分職業駕駛人一邊哀說太曬,一邊卻對基本知識不了解,把透光率錯當成隔熱率,結果連具抗UV效果的隔熱紙都不裝。然後出事就怪政策、不怪自己。
新加坡是日射量更曝曬的氣候環境,新加坡司機能過得好好的,台灣為什麼不行?
因為我們討論的不是安全,而是自私無知程度。
大家認為這程度是幾分呢?
以上圖文轉自臉書《交通安全唬平安2.0》
https://www.facebook.com/168motckillpeopl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