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滿屋》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是 ''You are more than your gift.'' (你比你的天賦還重要)。而今天,我想要藉這部電影跟你們聊聊「自己究竟有沒有『用』」的存在焦慮,以及肯認自我價值的方式。
主角米拉貝兒的媽媽能治癒任何疾病,而姐姐露易莎則是力大無窮,擁有美好天賦的她們總是致力於幫助社區的人,然而其實在露易莎心裡,壓力已經快將她壓垮……
當米拉貝兒問起露易莎的擔憂,她唱:Surface Pressure
在表層底下,我很確定若我無法幫忙,就毫無價值。
我是誰,如果我不足以強大到承擔一切?
這幾句歌詞深深的觸動了我。她是那麼想要將所有事情做好,卻變成一種逞強,不小心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對他人的效用」之上。
而在現代社會之中,這個「價值」很容易被與價格畫上等號。無論是熱忱所在也好,或者是即將要花時間從事的活動也好,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在意的都是「這有什麼用?」、「能賺到錢嗎?」
確實,花時間、心力是一種投資,然而我認為「用處」是可以有多元標準的,不一定要對別人有用,也不一定要是能提升能力、財力的,才是有價值的事情。如果這一件事情,能為你帶來健康,或者提升人際關係,那也是值得的。而如果這件事是你自己在乎的,對別人而言,也很有可能有價值。
另一方面,天賦/專長是會左右、甚至限制你的思維模式的,像《魔法滿屋》的故事裡面,露易莎的天賦是力大無窮,也許當她看見路前面有障礙,她會將障礙高高舉起移開,或者是破壞掉,而不會想要採取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例如繞過去,或者是從上方跳過等等,落入「單一觀點的直覺偏誤」。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今天你有一把槌子,那你只要看到釘子,直覺會驅使你將釘子往下打,而不是拔起或者將它轉換為一個掛勾等等。這很可惜。同樣的,如果你對於自己的天賦,或者是說你現在讀的科系、你已經有的專長太過執著,不容溝通、交流、改變的話,反而會縮限自己的思考模式,被囿限於特定框架之中。
我真的很喜歡《魔法滿屋》結局的翻轉——米拉貝兒是家庭中最「無能」的人,卻是修復一家人關係的關鍵。她在乎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樣貌,也鼓勵家人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更真實的自己。無止境的追求「完美」是一個大眾很容易陷入的陷阱,然而那只會耗損自己的身心而已。相對的,接受自己的有限,但仍然對真正關心的事情採取實際的行動,比任何事情都還要珍貴。
這部電影啟發了我,使我看見平凡之中的不凡,也讓我思考自我的價值是建立在什麼之上,那不必是天賦,不必是能力,不必是賺到多少錢,而是誠實的問問自己:願不願意為了自己真正在乎的事去付出努力,願不願意去改變一些重要的事情?
延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