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雨傘 謝謝你的分享,疾病的到來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太一樣,我其實接受的很快,也認爲是我人生的課題。過程中我也學習了很多,也得到很多,但因爲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我會認爲每個人的解藥也不同。其實有幾篇文章也隱隱約約說明這段時間我看待焦慮症想法,其實並沒有相當厭惡(一開始有啦),畢竟我因此得到了免死金牌😂(生理不適倒是挺煩人的)。不過我認為這是疾病,因為是有經過診斷的,我也有用藥,也積極的進行心理治療,面對焦慮症,我是比較科學看待的。而就醫跟諮商或許對我來說,就是你說的面對恐懼吧,起碼對我來說是這麽一回事,每次的諮商都是重新回到現場一次喔😂而諮商師會根據我的情況來調整對我最好的治療內容,我目前覺得很好喔,每次都有往前一點~寫文章到現在,我其實很希望心理疾病可以撕除標籤,不會再讓人覺得神神秘秘,而是能被正視為一種「正常疾病」的類型,這也是我跟諮商師有討論過的議題,之後應該也會有文章提到這部份,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繼續閱讀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