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市場

含有「勞動市場」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2025年5月非農就業人數(NFP)增加13.9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的12.5萬,失業率則持穩在4.2%。這份數據在ADP私人就業僅增3.7萬的低迷背景下,反映出美國勞動市場雖然動能趨緩但仍具韌性。
Thumbnail
活意行銷企管總經理高培偉分析道:「人口紅利消退、世代工作觀念落差、法規限制、生活型態轉變……構成了當前勞動市場的結構性轉折。」這些牽動整體國力的巨輪,並非民間企業所能左右。因此,我們不在此探討這些大環境,而是將缺工焦點拉回「企業內部管理」的六大因應策略,提供給經營者們參考
Thumbnail
在近幾年的產業轉型、疫情衝擊與全球化推波助瀾下,台灣的勞動市場結構正悄然改變。而這些變化,從人才的供需,到薪資水準、工作型態、甚至職場文化,都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策略與管理現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AI技術快速改變台灣社會,自動駕駛、智慧製造與新聞生成等應用取代傳統工作,引發失業潮與社會不安。雖然AI提升效率,但台灣在技術自主、就業轉型與倫理治理上明顯落後。本文探討AI對工作市場的衝擊、失業隱憂、治理挑戰及社會轉型策略,提出教育革新、政策調整與企業責任作為解方。
Thumbnail
EC3-avatar-img
2025/03/03
看新聞,自動駕駛技術在加州的舊金山已經可以安全駕駛了。 也不知道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有多少?
Keit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3
EC3 無人自動駕駛如Waymo、Cruise目前他們都沒有公告相關數據,所以只有看到一些特例報導(至於實際比例多少則不容易求證就是了)
付費限定
我們正處於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隨著AI和自動化技術的崛起,許多過去穩定的工作崗位逐漸消失,但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位需求。我們面臨的不僅是如何保持競爭力,更需要學會如何與這些技術協作,特別是在斜槓兼職和自由職業的時代,探索新知和靈活應變成為關鍵能力。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摩股資本-avatar-img
2024/07/06
當初在群組討論時我也持一樣觀點。短期看立場:川的立場很明顯是降息、企業減稅,衝經濟,政策反轉的影響是相對立即的。不過長期看總經與供需滯後性:川的立場仍是撒錢,不利於長期通膨的壓抑。然後 CSP 等巨頭對 AI 資本支出的大力擴張,隱患也會在 2025 年下半年逐漸浮現。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7
摩股史塔克 我目前是認為勞動力與消費力的下滑,會成為通膨抑制的長期動力,除非這股降溫趨勢出現反彈,但目前看起來是維持著下降趨勢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俄羅斯專家主張「雇用北韓工人取代前蘇聯勞動工人」… 此舉可能將會違反聯合國制裁...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瑞士信貸首席利率分析師Zoltan Pozar是當今世上最受關注的投資策略分析師,知名Podcast In Gold We Trust 將對他的訪談寫成書面的報告 本文便是將這份報告中的精采但晦澀的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整理出來 讓讀者能理解目前去美元化的進展與為何Pozar認為通膨會是長期威脅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