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是「這球怎麼打」,戰略是「這場怎麼贏」;兩者都錯,戰爭會輸得很藝術。
🏀 先講最簡單的比喻:戰爭像一場籃球賽
- 戰略(Strategy):你整隊的比賽計畫
→ 例:「主攻內線」「防守反擊」「消耗對方主力」 → 關注的是怎麼贏這場比賽 - 戰術(Tactics):你這一回合怎麼打
→ 例:「這球要打擋拆」「對方用區域防守就拉開外線」 → 關注的是怎麼處理這一球

所以:戰略是贏比賽,戰術是得分。
🧠 軍事用語怎麼定義這兩個?
🟥 戰略 Strategy
- 決定「打這場戰爭的目的」與「整體方向」
- 涉及國家層級的政治、經濟、外交與軍力資源整合
- 決定要不要開戰、戰爭怎麼收尾、打到哪就停
- 二戰美國「歐洲優先」戰略
- 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 台灣「堅實防衛+嚇阻」戰略
🟦 戰術 Tactics
- 決定「在某場戰役中怎麼打」
- 是排兵布陣、兵種搭配、選擇路線與交戰方式的技巧
- 僅限特定時間、空間、單位操作層級
✅ 例子:
- 用空襲癱瘓敵方雷達再進行突襲
- 城市巷戰時小組分進合擊
- 利用夜戰熱影像偷襲機場跑道
⚔️ 常見錯誤:「戰術很強不代表能贏戰爭」
很多國家在軍事史上都有這種經典悲劇:
- 打仗場場戰術精準、火力強大,但戰略方向錯誤,結果輸得徹底
❌ 例子:越戰美軍
- 每一場遭遇戰幾乎都技術碾壓越共
- 但戰略上搞不清楚敵人「不求勝只求撐」,導致無法收場
❌ 例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初期
- 鐵拳式突擊戰術沒錯,但戰略目標模糊、後勤無法支持,變成自爆
🔄 戰略與戰術的互動:不能脫節

→ 你不能只有會打仗的部隊,還要有清楚為什麼要打的指揮體系。
🔍 給讀者的小技巧:分辨一個將軍是在講「戰略」還是「戰術」

🧩 小結:戰略是問「為什麼」,戰術是問「怎麼做」
沒有戰略的戰術,是浪費子彈;沒有戰術的戰略,是空想地圖。
成功的軍事行動,必須讓兩者密切搭配:
「知道為什麼而戰,也知道怎麼打贏每一仗。」
📌 下一篇預告:
🔜《地圖上的戰爭:從拿破崙到 GPS 的戰場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