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將官增加 文官人數減少 不利文人領軍!(姚中原教授、監察院諮詢委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人領軍」是現代民主社會常態,也是民主必然趨勢。

 

高比例人數的國防文官是全球先進國家實施文人領軍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有助於「文人部長」推動軍事革新及國防改革。

 

但從近年國防部的將官員額增加、文官人數卻有減少的情形來看,台灣似未符合國際民主潮流趨勢。

 

媒體報導,國防部為因應新單位成立與兵役制度變革,將官的員額將由原來292人往上調增,達到300名左右;根據114年度公布的國防預算書顯示,將級軍官的預算支給人數,共編列上將7人丶中將57人丶少將244人,合計將官的預算員額人數達到308人。

 

相對的,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現行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去年八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

 

由於文官的任用是屬於國防法制的重要工作,必須落實,如此才能改變國防組織的舊有習性並能提升行政效率,以及促使軍事業務都能依法行政。


換言之,國防政策的考量不能僅限於軍事專業,引進優秀的文人參與國防事務,除有助於打破社會各界長期對國軍保守、僵化的觀感,並能提升國防決策品質,同時更能發揮國家整體力量。此外我國的將官比例確實太高,有再檢討與精減空間。

 

例如美國軍隊現有131萬人,將官員額為909人,將官比例為0.07%,也就是1442人官兵中才有一位是將官。韓國有61萬8千名官兵,為台灣的兩倍多,但將官只有400人,將官比例為0.06%,在1545人中有一位將官。

 

相對而言,我國國軍僅有21萬5千人,將官人數卻有308人,將官比例約為0.14%,亦即698位官兵中就有一位是將軍,比例太高,是美、韓兩國的一倍以上。

 

再以日本及以色列為例,日本自衛隊總兵力為24萬5千人,比台灣多3萬人,但上將名額只有4名,台灣高達7名;日本為節省軍中的人員維持費用並提高行政效率,國防部進用文官比例將近100%,而台灣實施國防二法至今已二十多年,連1/3的文官目標都達不到。

 

以色列為全球軍事強國其國防軍編制為17萬6千人,僅有122位將領,平均一位將軍帶領1442位官兵,而台灣一位將領卻率領不到700名官兵。

 

我國國防部每年舉行晉任將官典禮兩次,但許多上校升任少將後,常工作不到兩、三年,在五十多歲時即申請退役並享有優渥的終身俸,造成國庫的沈重負擔。

 

至於將官人數未來應如何適當的調降,筆者建議「上將」員額減少一名,只剩六名,亦即可參考國外作法,未來先將國防大學的校長改由文官擔任。

 

至於「中將、少將」部分,可先規劃將國防部的政治作戰局、軍備局、軍醫局等單位的軍職局長、副局長,逐漸改由「純文官」或「軍轉文職人員」擔任。


因為依上述各組織法規定,局長職務皆列簡任第十三職等或中將,副局長職務皆列簡任第十二職等或少將;亦即上述主官、副主官職務,依法律明定,原本就可由文官擔任,但長期以來國防部都未落實甚至漠視「文人領軍」的精神。

 

綜上而論,現代高科技武器發達,國家軍事能力強弱與否,已不在於軍隊人數或將官員額的多寡,亦即「質」的提升重於「量」的維持;此外當前各國軍事發展的趨勢即是「文人領軍」,因此適當精減將官員額並立即補足文官缺額,絕對是台灣未來的正確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3會員
79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2025/05/08
英、美、法、德及日本等民主國家,其國防體系向來進用大量的文職人員,主要目的希望具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防文官,都能在「戰略規劃」、「國防政策」、「武器採購」、「資訊科技」、「財務管理」或「後勤補給」等部門,發揮重要功能;並使國防部長在決定重大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前,不會只聽見軍方將領的片面聲音!
Thumbnail
2025/05/08
英、美、法、德及日本等民主國家,其國防體系向來進用大量的文職人員,主要目的希望具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防文官,都能在「戰略規劃」、「國防政策」、「武器採購」、「資訊科技」、「財務管理」或「後勤補給」等部門,發揮重要功能;並使國防部長在決定重大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前,不會只聽見軍方將領的片面聲音!
Thumbnail
2025/05/07
前言   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的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不得少於203人;另2022年1月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並移撥人力後亦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2024年8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致使2023年度的人事費預算賸餘數高達二千多萬元。
Thumbnail
2025/05/07
前言   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的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不得少於203人;另2022年1月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並移撥人力後亦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2024年8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致使2023年度的人事費預算賸餘數高達二千多萬元。
Thumbnail
2025/05/03
全球戰略環境不斷變化下,未來軍隊戰力不在數量多寡,而取決於「質」的優勢。   2002年3月1日,象徵中華民國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時代,並以達成「軍隊國家化、國防一元化、文人領軍、國防自主、全民國防」為目標的「國防二法」(國防法與國防部組織法)正式實施。
Thumbnail
2025/05/03
全球戰略環境不斷變化下,未來軍隊戰力不在數量多寡,而取決於「質」的優勢。   2002年3月1日,象徵中華民國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時代,並以達成「軍隊國家化、國防一元化、文人領軍、國防自主、全民國防」為目標的「國防二法」(國防法與國防部組織法)正式實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