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總體經濟已經有了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 特別是珠江三角洲一帶, 工商業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活動,已經達到非常成熟的階段。
再則,當時的四大經濟特區,除了廈門位於福建以外,其他的,像是深圳、珠海和汕頭經濟特區,全部位於珠江三角洲一帶,也就是香港的鄰近地區。這地利之便,所產生的經濟發展動能,對香港的影響是無可限量的。
以當時的背景,各領域的開放是全方位的,唯獨外匯金融的管控,還處於相對嚴格的狀態。對於許多種類大型物資,或是資本財的進口,都有一套嚴格的審批流程,這也有助於硬貨幣或是外匯流動的有效調控。這是時代的背景,但相對於九零年代初期的嚴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1995年之前,曾經前往大陸旅行的人都知道,當年境外人士在內地旅遊經商,是不被允許使用人民幣的。當年銀行印製了一種特別的有價票券,就叫「外匯券」(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FEC)。
這是一種特殊的紙幣,專供境外人士在空港、碼頭和各大銀行窗口兌換使用。換句話說,境外人士是不許使用法定的人民幣。若是私下兌換,或是擅自使用,就是觸法行為。
這樣的舉措是不是貨幣史上的創舉,不清楚,但它事實精準的控制了外幣的流進和流出。並且,可以很有效地監控外匯的動態,對於「總體經常帳」的管理,是很有效的一個金融工具。
隨著經濟的穩健發展,以及其他的金融政策考量,「外匯券」的使用始於1980年4月,至1995年1月1日即停止流通,總共面世了十五個年頭。在這同期,還有大量的國有工貿公司,仍然留在各個經濟特區運作,它扮演著外貿業務和金融服務的重責大任。
由於大量的經貿辦事處, 就設在當時正發展迅猛的「深圳」和「珠海」兩大特區,這對港澳地區的經貿活動,形成了極大的催化作用。
當年僑外資進入大陸投資,據非正式統計,估計有七成左右是經由香港。而且,絕大部份都屬於製造業,利用經濟實惠的人力資源,以及外資優惠政策,進行各式商品的加工、製造,然後出口創匯。
然而,我們的生意特質,和大潮流並不完全一致。我們屬於歐洲高端機械元件的製造商,是配合大批前來亞洲投資的製造業者需求,支持他們異地生產所需的相關高精度零配件的供應。因此,我們偏重進口業務,生意對象大都是大型僑外投資實體,以及國有企業。
這是當時以香港為核心的國際貿易框架,也是政策形勢帶動的活絡經濟樣貌。更由於香港已經地處亞洲金融中心位置,它和珠三角各個經濟特區遙相呼應,以致這一區域的金融活動的熱度,堪稱亞洲之最並不為過。
宏觀的政經框架,提供了天時與地利。我們就在那樣的時間點上,做出了實體的投資,促使生意的策略以及物流平台附著在大環境的核心中,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選址新界最北端作為我們的營業據點,在天時和地利的樂觀氣氛之下,新公司的設立也很快上了軌道。這個時候,我也該騰出時間從事安家香港的重大任務,很快的把家人帶過來一起生活,開啟全新的香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