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小冬瓜受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是向死的存活

前言 

聽葉丙成訪問小冬瓜的音頻。聲音放不大,兩人講話的速度都快……主要內容是聽眾針對小冬瓜所提的問題,以及小冬瓜的答覆。容我根據此音頻以及小冬瓜為紀念父親過世十週年所出版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稍事描述印象較深者。

冬瓜

冬瓜父子都從事殯葬業。冬瓜(郭東修)出生於台北市萬華區,因隔代輔導關係,似未曾感受過家庭的溫暖。曾為黑道大哥、殺手。出獄後金盆洗手,後因緣際會投入殯葬業,事必躬親,有追求完美的性格,癌症後期即令已躺在病榻上,接到喪家的請托,仍會強撐病體,硬要出院去處理。因對喪葬流程及生命禮儀服務的了解,常受邀參加綜藝節目,而漸為人知。後來罹患癌症,確診三週後病逝。

訪題及答覆

有沒有見過靈異現象?

葉丙成問小冬瓜(郭憲鴻)從事此行有沒有碰過靈異,答案是沒有。但他父親過世時,消息完全封鎖,為怕屍體腐壞,因此用了許多冰塊。然而,隔天一早突然接到冬瓜信仰的上師來電,問他父親是不是怎麼了?然後說想了解他父親離世後魂歸何處,要他摸摸看父親的後腦勺看看是不是溫溫的。小冬瓜既訝異上師如何得知死訊,也不太相信屍身在冰凍幾個小時後,還有地方是有溫度的。結果當場令他痛哭下跪。

會不會怕死

問:「會否怕死?」答案是會,可是看多了死,讓他更加珍惜生。他說:「人是向死的存活,從嬰兒出生大哭那一刻起,就已開始邁向死亡……」(人是向死的存活,我很早前就知道且深以為然,然而如此生動的描繪,則未曾想過。)幸好有死,讓我們知道生的可貴,也懂得把握生的時刻。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死什麼時候會到來……

從事殯葬是早已決定的嗎?

問:「從事殯葬是早已決定的嗎?」主持人說他爸爸是教授,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早就以教授為目標…。小冬瓜說他早就決定不和他父親從事同樣的工作。因為殯葬業,在他看來,忙得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生活,老婆沒了,兒子也從未感受過父親的燳顧和家庭的溫暖,他和父親幾乎沒有什麼共通話題,他恨這個家,甚至離家出走,想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理想,並且在他父親過世前,他也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養家活口沒有什麼問題了。他喜歡的是藝術,原因是死的時候最少可以遺留下作品…所以他搞音樂,當演員……,可是父親罹病住院期間,一直問他要不要接手?他根本不願答應,只是父親死了,人家認定他就是幹這行的,只因為他是冬瓜的兒子(也可概見冬瓜是多麼受人信任和尊重),所以就這樣被逼上陣,但因無心又不甘,結果公司倒了。他必須重新選擇—這次沒人逼你,你仍願加入殯葬業嗎?在惶惑時,突然看到他父親受訪影片,那時他離家出走,父親找不到他,在影片上冬瓜哭訴說他找不到兒子,他知道自己不是好父親,但盡力做好本務,希望留給他一點後路,不要像自己小時候,沒得吃,沒得穿,沒人教養,以致走了歪路…他只希望兒子能好好過日子…小冬瓜說他當場淚奔,對父親也多了一層了解,原來父親希望他接班,只是希望他能過上不愁吃穿的正常日子…,在父親心目中,學藝術是會餓肚子的…後來他也發現,原先大家不看好他,除了他年青不懂此行外,也認為他所學與此無關…他深入分析,發現所學藝術是其他業者所沒有的,而且當時的業者與時代—網路世代—的需求似有差距,而他所學所見正是時代所需,弱點反成了亮點和熱點…

是否贊成生前告別式?

問:「是否贊成生前告別式?」答案是贊成。他舉了替一個十九歲就罹癌的女孩做例子,女孩希望在自己死前能把他的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在她生日那天共同替她慶生。小冬瓜沒辦過這樣的活動,最後和當事者和其好友共商的結果是:目的在「道別」,盡量保留愉快歡樂氣氛。當天的歡樂派對如期進行…病人其實忍著嚴重病痛勉強出席,但仍帶著笑容與大家同歡,欣賞為她拍的影片—蒐集她的照片集合而成—吃雞排,喝珍奶,擁抱,合照,祝福語,人前歡笑,人後閉眼休息,胸口急喘……收禮物,道謝,道別。整場活動振奮人心,鼓舞眾人。隔天,女孩住入安寧病房,一個月不到就離開了。辦完之後,大家都很感動,他的一個同事,第二天提出辭呈,想追求自己夢想;另一同事原先怕衝浪,第二天邀約朋友衝浪,因為活著就要把握時間,把握現在。

真正當爸爸

小冬瓜說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是爸爸,不是在孩子出生時,而是有次孩子氣喘,呼吸不上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心只想著減輕孩子的痛苦,他抱著孩子急衝進急疹室,幾乎下跪要求醫生趕快救他的孩子。這時他才真正知道什麼是爸爸,他才也才更了解自己的爸爸。我記得長女剛出生不久,睡在床上,我在旁邊看顧著她,皮膚細嫰,眉目清秀…突然發現她手上叮著一隻子蚊子,我把手拿起來,想打卻打不下去,因為她的皮膚那麼細,怎可能經得起?只能揮手趕蚊,沒想到蚊子又飛走了又來,我心裡默唸著:你咬我吧,只求你不要咬我的女兒……

結語

閱覽過大師兄的三本有關殯儀館工作的三本書,因此大女兒買了《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送我,並認為我一定有興趣時,我只是大略翻翻。聽完葉丙成的音頻後,又把此書重新翻看一遍,對小冬瓜似乎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然而,更值得重視的獲致的感觸:

看多了死,才知道更要珍惜生。

活著時,想做的、該做的,請馬上動手,因為死亡和明天那個先到,誰都不知道。

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是人生的四道課題,有話當面說,活著時就要說。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裝久了,就變成真的了 前言 有則與美國第 26 任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有關的故事是這樣說的:他體弱多病,患有哮喘症,從小就膽小、自卑。有人提到會吃人的大灰狼,他就怕得不得了;看到野馬亂竄或冷酷士兵,他也怕到想找個地方躲起來;老師叫他讀課文,他會顫抖。不
「把花送給生者」,有話現在就說 前言 觀看《千芸說書》介紹《如果人生重啟》。作者是老年學家,專事研究老年生活,經常訪問養老院,看到的老人大概都是無法自理,病痛纏身,鬱鬱寡歡,憂愁度日的長者。有天在某養老院無意中看到一位高齡九十的長者,雖然也是生活無法自理,病痛纏身,然而卻恬然自適,貌若幸
前言 昨天到鄉間的餐廳吃午飯,吃完出來,看到外頭走廊上擺的餐桌也全滿,在那兒用餐的都是年輕的夫妻檔,幼童好像只有一個,但一式攤開擺在靠外側的是十幾輛嬰兒推車,推車內全是小型犬,裡面犬數不等,最多的那輛裡面是四隻小犬,每隻小狗都是眼睛大大的看著四周(你可以想像十幾公尺長的走廊上一式的裝狗推車嗎?
及時行樂? 手機上有篇文章大概是這樣說的:二十歲時,有個和他一樣是低層員工的室友,有天突然說想請假三個月,準備跑到歐洲去走走、瞧瞧,趁著年青放蕩一下,問題是該友沒錢—原本賺的就不多,而且平常還沒有儲蓄習慣—也沒人可借錢,或願借錢給他,因此準備向高利貸借個一萬元(那時大概是上世紀八0年代),他極力反
前言 對打的張球友球速快,動作準,旁經的王球友問他是否曾在樂活學苑打過?他回答:「對!」王球友說曾看過他,當時他好像剛學…,張說他當時剛學,連球拍都不會拿,教練教的他都聽不懂……練了幾期後,現在則打得虎虎生風,而且姿勢也沒什麼問題。 初學最好請專人指導 來球場打球的新球員很多,像張先生請專人指
前言 以往沒寫作主題時大概都是早上起來,聽到什麼,或看到什麼,然後腦筋就會突地出現一個寫作的主題。今天則不大一樣,事實上,幾天前就已經先找好了一個主題,然而腦筋卻一直出現內子提到的她朋友見鬼的情節。 事情經過 事情經過我在《有鬼嗎?》那篇文章已描述過: 內子的朋友不慎被熱油濺到,全身百分之十
裝久了,就變成真的了 前言 有則與美國第 26 任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有關的故事是這樣說的:他體弱多病,患有哮喘症,從小就膽小、自卑。有人提到會吃人的大灰狼,他就怕得不得了;看到野馬亂竄或冷酷士兵,他也怕到想找個地方躲起來;老師叫他讀課文,他會顫抖。不
「把花送給生者」,有話現在就說 前言 觀看《千芸說書》介紹《如果人生重啟》。作者是老年學家,專事研究老年生活,經常訪問養老院,看到的老人大概都是無法自理,病痛纏身,鬱鬱寡歡,憂愁度日的長者。有天在某養老院無意中看到一位高齡九十的長者,雖然也是生活無法自理,病痛纏身,然而卻恬然自適,貌若幸
前言 昨天到鄉間的餐廳吃午飯,吃完出來,看到外頭走廊上擺的餐桌也全滿,在那兒用餐的都是年輕的夫妻檔,幼童好像只有一個,但一式攤開擺在靠外側的是十幾輛嬰兒推車,推車內全是小型犬,裡面犬數不等,最多的那輛裡面是四隻小犬,每隻小狗都是眼睛大大的看著四周(你可以想像十幾公尺長的走廊上一式的裝狗推車嗎?
及時行樂? 手機上有篇文章大概是這樣說的:二十歲時,有個和他一樣是低層員工的室友,有天突然說想請假三個月,準備跑到歐洲去走走、瞧瞧,趁著年青放蕩一下,問題是該友沒錢—原本賺的就不多,而且平常還沒有儲蓄習慣—也沒人可借錢,或願借錢給他,因此準備向高利貸借個一萬元(那時大概是上世紀八0年代),他極力反
前言 對打的張球友球速快,動作準,旁經的王球友問他是否曾在樂活學苑打過?他回答:「對!」王球友說曾看過他,當時他好像剛學…,張說他當時剛學,連球拍都不會拿,教練教的他都聽不懂……練了幾期後,現在則打得虎虎生風,而且姿勢也沒什麼問題。 初學最好請專人指導 來球場打球的新球員很多,像張先生請專人指
前言 以往沒寫作主題時大概都是早上起來,聽到什麼,或看到什麼,然後腦筋就會突地出現一個寫作的主題。今天則不大一樣,事實上,幾天前就已經先找好了一個主題,然而腦筋卻一直出現內子提到的她朋友見鬼的情節。 事情經過 事情經過我在《有鬼嗎?》那篇文章已描述過: 內子的朋友不慎被熱油濺到,全身百分之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同一間房子又出事了?是連續殺人事件嗎?還是..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
Thumbnail
食蠶芥蒼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七年後因父親重病返回家鄉,卻發現滿是欺騙和窒息。在返家後發生一連串怪事,包括一具超過五年死亡時間的乾屍出現。父親更說出「祈泣大人」這個名字,而和尚們卻未察覺已捲入一場跨越時空的悲劇。
Thumbnail
「學會好好活著,必須懂得如何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在農曆年後的第一場活動,果多邀請了殯葬職人-冬瓜行旅(小冬瓜),來聊聊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我們該怎麼面對、怎麼規劃、怎麼把愛留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同一間房子又出事了?是連續殺人事件嗎?還是..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
Thumbnail
食蠶芥蒼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七年後因父親重病返回家鄉,卻發現滿是欺騙和窒息。在返家後發生一連串怪事,包括一具超過五年死亡時間的乾屍出現。父親更說出「祈泣大人」這個名字,而和尚們卻未察覺已捲入一場跨越時空的悲劇。
Thumbnail
「學會好好活著,必須懂得如何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在農曆年後的第一場活動,果多邀請了殯葬職人-冬瓜行旅(小冬瓜),來聊聊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我們該怎麼面對、怎麼規劃、怎麼把愛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