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追肉泥K.Z.-avatar-img

哭追肉泥K.Z.

15 位追蹤者
分享閱讀來練習寫作。喜愛火車及郵輪旅遊。是一位在美國打滾的社工師。
avatar-img
16會員
30內容數
🧳分享一些獨旅攻略 📖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偶爾聊聊美國社工界和助人產業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麥康納
有趣,落後的時間這麼具體
「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
Thumbnail
目前還沒機會看這本書,但感覺是偏禁止的感覺。聽說澳洲的社群禁令與該書作者提出的觀點也有很大關係。 和您分享我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7337482fd897800018d9217
前情 覺醒的度很難界定,因為它是一個意識到不公義的「狀態」而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是有看得見的具體答案。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也必定造成對事情理解與感受的不同。美國社會的確還有各種歧視存在,制度也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即便如此,我們要衝撞的是有害的「體制」,而不是「特定族群」。也因此社會改革仍需要有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麥康納
這份清醒比現在步入窠臼的所謂"覺醒"像樣多了
前情 過去覺醒文化剛發起時,大多只有文章在主觀評論覺醒文化的利弊,最近發現有研究是探討關於美國覺醒文化(woke/wokeism)與多元共融教育(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對於「促進多元」以及「消除偏見」的成效如何。上一篇說到美國社工可能是最容易被推向極端覺
Thumbnail
「閱讀多元價值片段的實驗組更容易認為情境中有歧視的發生」相當反直覺的結論! 不過也很好奇,這是否也跟地區有關?若是在極右派的州(像是 Louisiana)施測,結果會不會截然不同?
前情 雖然前面幾篇說了那麼多社工教導的概念與覺醒文化的關係,但好像沒特別提及這些觀念執行是從何而來也沒給過「覺醒」的定義。全國社工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發布的社工道德準則(Code of Ethics)是一入學就要讀的東西,裡面清楚說到準則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名:戰勝思考騙局(原文:認知バイアス事典) 作者:情報文化研究所(米田紘康、竹村祐亮、石井慶子) 出版:東販出版 筆記 「世界很複雜,再怎麼努力地正確進行實驗,仍無法摒棄模糊不清的要素。因此想要觀察某個現象的慾望太強時,人就會去相信個人想相信的事物。」 本書是由日本情
Thumbnail
我近期也在想,台灣民主退化算不算大臭鼠效應?所謂三人成虎,當越來越多人這麼說,就會有越來越多人這麼認為。 根據自由之家的評論,全世界都有民主退化的趨勢,但他們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兩極化而不是民主退化。
前情 因為社工要跟人工作,所以更需要時常反思並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偏見如何影響行為、自己的情緒反應是什麼原因導致(移情和反無情,對個案的情感投射等等)和分析自己的行為或言語與個案反應的關係。自我反思是技能,不像前面三篇聊的都是概念。這篇想要聊聊自我反思不足與覺醒文化的關聯,以及為什麼在社工界尤為重要
Thumbnail
前情 覺醒的基底是建立在意識到社會不公,那當然就必須提到碩一到碩二時時刻刻都會討論的「特權」與「壓迫」身份。 特權 「特權」(Privilege)並不是指一個人走到哪大家要讓路的那種特權,而是個人或群體的身份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就能享有的優勢。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美國大眾認知裡白人比起黑人遭受警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麥康納
有時看歐美做沒營養學問的'讀書人'作繭自縛卻還要教化世人的熊樣,普丁川普那種人看起來也沒那麼可憎了
前情 先前已大致介紹過社工師兩種常見執照(文章連結點此)。我持有紐約州的碩士社工師執照(LMSW)以及SIFI證照,但因為沒有計畫考臨床社工師執照(LCSW),所以本篇不會著墨於此。主要想分享LMSW(紐約州為主)如何獲取以及備考方式給有計劃要在美國當社工師的朋友們參考。 LMSW執照 社工師
前情 社工碩士上篇介紹過根據自己的資歷與學歷有許多不同長度的學習途徑來取得碩士學位,但由於國際生大部分只會或只能選擇傳統兩年制,本篇只介紹傳統兩年制的大概課程內容。兩年制(四學期)的傳統社工碩士包含的是每學期大概四堂課外加在學兩年的實習。不需要畢業論文但是實習必須修滿學校要求的時數才能畢業。 課
諮商界的鄙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