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工

含有「美國社工」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假設你在飛機上,聽到空姐廣播: 「請問有醫生在現場嗎?」 大部分人會馬上想到有人身體不適。 那麼,如果是: 「請問有社工在現場嗎?」 你能立刻想到需要社工處理的狀況嗎? 如果無法馬上與任何事物做連結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大眾對於社工專業缺乏理解。就連社工自己對本身專業也可能感到模糊。《不忠貞
Thumbnail
前情 上篇說到當社工學位逐漸被定型為「成為心理諮商師的最快途徑」,傳統社工職位因低薪高工時不再受歡迎,更可能加速造成傳統社工人手短缺問題,也可能造成更少社工願意往政策面與研究面發展,讓受困人群持續受困。 體制面:非營利的KPI與矛盾服務 傳統社工常見的工作領域通常隸屬非營利(學校、監獄、社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4/05
社工走private practice 還掛社工title嗎 有些 professional 會有PRO BONO,像律師、代理人 還是就社工所畢,當執業諮商師,像執業醫師義診那樣,義諮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麥康納 要的喔~美國諮商師都會在title後面寫下自己的執照。例如心理諮商執照就是LMHC、臨床社工執照就寫LCSW。
美國的社工和台灣一樣,都會遇到低薪高工時外加人手極度不足的三大問題。不過美國的社工界也有自己獨特的困境。美國與台灣的社工產業不同之處(如有錯請指正)在於,美國的社工師(有執照的稱為社工師)是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從事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而台灣需要是諮商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才可以。這樣的差別,導致社工界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3/31
private practice 跟 social work 好像就是矛盾的字呢 當初哪個天才(大概率是個Woke仔)搞出這樣的 policymaking 呀 Woke界最討人厭的 Musk 都做不出來吧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2
麥康納 的確社工從公眾(public)走入私人盈利(private)是很矛盾的方向。 至於到底為什麼轉變這麼強烈個人覺得應該與社工產業一直很想走向「專業化」有點關係。之後會再看看有沒有類似書籍來了解這樣的轉變。
前情 覺醒的度很難界定,因為它是一個意識到不公義的「狀態」而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是有看得見的具體答案。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也必定造成對事情理解與感受的不同。美國社會的確還有各種歧視存在,制度也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即便如此,我們要衝撞的是有害的「體制」,而不是「特定族群」。也因此社會改革仍需要有覺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1/07
這份清醒比現在步入窠臼的所謂"覺醒"像樣多了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3
麥康納 是的,其實我個人也是差不多體感,或許正好也是通膨持續,迪士尼出產的政確公主爭議,也有越來越多「出走」的前左派跳出來發聲,才讓反彈聲音更浮上檯面吧。 老實說自己應該是小美人魚預告片出來時心裡有種怪怪的感覺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
前情 過去覺醒文化剛發起時,大多只有文章在主觀評論覺醒文化的利弊,最近發現有研究是探討關於美國覺醒文化(woke/wokeism)與多元共融教育(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對於「促進多元」以及「消除偏見」的成效如何。上一篇說到美國社工可能是最容易被推向極端覺
Thumbnail
鋼哥-avatar-img
2025/01/27
「閱讀多元價值片段的實驗組更容易認為情境中有歧視的發生」相當反直覺的結論! 不過也很好奇,這是否也跟地區有關?若是在極右派的州(像是 Louisiana)施測,結果會不會截然不同?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7
鋼哥 是的,這也是讓人覺得實驗可能還不足以證實DEI「導致」偏見加深的地方。我覺得我應該會假設右派地區的人受影響會較小(可能連看都不想看🤣),也可能早就很左的人更容易被影響。我也很好奇他們具體是怎麼問測試人這些問題才發現他們的偏見反而加深了。
前情 雖然前面幾篇說了那麼多社工教導的概念與覺醒文化的關係,但好像沒特別提及這些觀念執行是從何而來也沒給過「覺醒」的定義。全國社工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發布的社工道德準則(Code of Ethics)是一入學就要讀的東西,裡面清楚說到準則
Thumbnail
前情 因為社工要跟人工作,所以更需要時常反思並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偏見如何影響行為、自己的情緒反應是什麼原因導致(移情和反無情,對個案的情感投射等等)和分析自己的行為或言語與個案反應的關係。自我反思是技能,不像前面三篇聊的都是概念。這篇想要聊聊自我反思不足與覺醒文化的關聯,以及為什麼在社工界尤為重要
Thumbnail
前情 覺醒的基底是建立在意識到社會不公,那當然就必須提到碩一到碩二時時刻刻都會討論的「特權」與「壓迫」身份。 特權 「特權」(Privilege)並不是指一個人走到哪大家要讓路的那種特權,而是個人或群體的身份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就能享有的優勢。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美國大眾認知裡白人比起黑人遭受警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12/11
有時看歐美做沒營養學問的'讀書人'作繭自縛卻還要教化世人的熊樣,普丁川普那種人看起來也沒那麼可憎了
GIL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4
麥康納 在不同觀點上很多人的確會覺得川普不擺弄政治正確的言論更像個真實的人。
前情 先前已大致介紹過社工師兩種常見執照(文章連結點此)。我持有紐約州的碩士社工師執照(LMSW)以及SIFI證照,但因為沒有計畫考臨床社工師執照(LCSW),所以本篇不會著墨於此。主要想分享LMSW(紐約州為主)如何獲取以及備考方式給有計劃要在美國當社工師的朋友們參考。 LMSW執照 社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