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

含有「憨山大師」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整理包包時,看到之前過年,到寺裡走春時求的一張詩籤。拿到這張詩籤的方式,是那種投幣到機器之後,詩籤就會自動掉下來。 當時雖然也有寺裡的師父為信徒解籤,但等待詢問的人太多,所以我就沒特別去解籤,只是先把它收藏好,因為是入境隨俗所求的詩籤,就隨緣吧。至於我求什麼 ....... 是秘密(笑)。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7/18
很有意思。來個搞笑版解籤: 第三句,可能預測淡江大橋落成在即,很快可以搭捷運到紅樹林,轉搭輕軌到淡海看夕陽。😊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8
安立格 現在去淡水,都是直接搭捷運了,若要去八里就搭渡船。開車堵車,真的心情都不美了。😄
人於迷惘時常求神問卜,學佛的人相信因果,萬事皆有因緣,「善有樂報,惡有苦報」,認識本來面目,了知我與佛陀無異,皆具清淨本性,則能明瞭萬物也有其本來面目,達到「草木叢林盡放光」的境界。內觀自省,方能真正找到生命的解答,而非向外尋求。
Thumbnail
放生改變命運可能嗎?弘一大師曾經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放生是積德、造福、解災的極好辦法,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長期以來,觀
Thumbnail
「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鄉。」— 憨山大師 《淨宗法要》一書,原出於憨山大師全集,憨山大師為明代高僧,至今肉身不壞,與六祖慧能大師肉身同在廣東南華供奉,其所述全集共五十五卷。今之淨宗法要,乃清道光趙鉞居士自全集中所選錄出,內容精簡,開示習禪修淨學人,句句踏實真切。
Thumbnail
「開金剛正眼,的信自心,則成佛正因。」— 憨山大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金剛決疑》 明曹溪沙門 憨山釋德清 撰 般若為諸佛母。菩薩之真因。眾生之佛性。生靈之大本也。由向背之分。故有聖凡之別。是知眾生日用現前。見聞知覺。皆般若之光。端在信與不信耳。
Thumbnail
「當下迴光返照。一念熏修。則生死情關忽然隳裂。正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 — 憨山大師 【自序】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云智慧。稱波羅蜜多者何。亦梵語也。此云到彼岸。謂生死苦趣。猶如大海。而眾生情想無涯。無明不覺。識浪奔騰。起惑造業。流轉生死。苦果無窮。不能得度。故云此岸。
Thumbnail
「金剛池底金沙布,念念心開七寶蓮。」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又稱為《觀無量壽經》、《十六觀經》,為淨土五經中之一。修淨土法門,有持名念佛及觀想念佛。《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觀想為主,故稱十六觀經。 佛因韋提希夫人遭受惡子之難,至心懇禱佛陀。佛陀乃說此十六觀經,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說淨業三福
Thumbnail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 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閒, 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鍊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 情性攀緣空費
Thumbnail
紅塵白浪兩茫茫 ,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 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 , 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 , 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 , 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閑口舌 , 招愆多為狠心腸。
Thumbnail
2014.12.23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禪師曰: 「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 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 是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 古人云:『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信,稱善知識可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