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之道》也許我們都不是特別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鬼才之道》,想起前幾年入圍金馬影展的短片,也是導演蕭云美的畢業製作《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片中設定的世界,每個人都要進行才華鑑定,如果沒達到及格分數,又屆齡30,就會被認定沒有存在價值,面臨被處決的命運。因此,每個人從小都很努力「成材」,努力獲得眾人的肯定,讓自己配得「我有才華」的認證。但相對的,也有不少未達標的「逃犯」,為躲避制裁,只能像鼠類一樣縮在城市的邊緣,苟且度日。

這個世界,才華,決定生死。

片中的歌旋律簡單,但很洗腦。看完腦內還會莫名響起卡通般變音的哼唱。



完整的短片連結:

在這個世界,30歲前沒有才華就要被殺掉 | 《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 (youtube.com)

人生,比鬼還恐怖

《鬼才之道》的「鬼設定」也是異曲同工。劇情並不複雜。王淨飾演的「同學」,從小沒才華,在姊姊滿櫃獎狀獎牌的映襯下,更顯得什麼事都做不好,唯一一張「努力獎」獎狀,還是爸爸所「偽造」,以撫慰她的失落(或者爸媽的失落)。短短的一生,「同學」一直在立志與喪志中循環,迷茫。沒想到,生命的結束還不是終點。做人累不夠,意外身亡做了鬼,還要繼續證明自己,拿到鬼「證照」,成為鬼前輩們認證的「鬼才」,博取足夠的流量和關注。

不被忘記,才能不被消失。

然而,想要不被忘記,光靠塵世親人的想念不足夠,活著的人總有一天要繼續過日子。那就做厲鬼吧,把活人嚇好嚇滿,成為傳說,成為詛咒,證明自己有能耐有才華,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陰間也容不下你。

但是,才華究竟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有才華?有才華與否又是誰說了算?

套用電影給出的答案,就是「鬼才知道」。

主流,還是非主流?I人天生不如E人吃香怎麼辦?灰心喪志的時候,想想哪個作家音樂家畫家,生前不被待見,窮困潦倒,死後才聲名大噪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孰料一轉頭看見別人飛速增長的粉絲數,一開信箱又收到退稿槓龜的感謝回函,就像灰姑娘頓時打回原形,原來一切只是阿Q在打安慰劑,原來全世界只剩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平庸。再多生命歷程相似的前鑑,也比不過幾秒鐘指尖按得一個關注、追蹤、小愛心。

好累啊,不是嗎?

催生《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和《鬼才之道》的,不外乎現代人的生存焦慮。看似超現實的劇情設定,卻是無比真實。在人才濟濟的影視圈,在各種平台、自媒體企圖突破重圍的內容創作者,更能真切感受這種冷暖。如同紀錄片《伊卡洛斯》憑藉禁藥取勝的運動員。才華決定論,已不知不覺綁架人們的思維和判斷。彷彿一腳踏進風景畫般懾人,卻是萬丈深淵的潭水。愈來愈多努力證明自己,期待肯定,卻在爆紅和消失都極快速的生態中,失去立足錨點的人心。沒有世俗成就的認可不說,連扎扎實實面對日常,找到生命存在意義的信念,都快要蕩然無存。

「同學」做鬼的起初不願意回家,寧願蹭鬼友的飯,心裡或許是有怨的,或者,深深的懷疑,那個從未達到父母要求的自己,並不曾真正被愛。不值得被愛。那個她曾經相信的,用肉身護著,最終壓在她身軀上的展示櫃,滿面鑲著玻璃面框的榮譽,在實質和意象上,都如此易碎。落地瞬間的哐啷脆響,不僅奪去她本該綻放的青春,也擲下一地的虛妄。

更可怖的,是父母從來渾然不覺,那樣以愛為名盼望子女出人頭地的執念,其實是一種加害。即使女兒因此過世,還是重新立起,一面一面嶄新裱框的獎狀,繼續以光鮮的姿態屹立,取代生命自身的位置,注視的目光。彷彿悲劇從未發生。

這才是比鬼故事更駭人的,看不見盡頭的詛咒。


做鬼也要才藝競賽。《鬼才之道》劇照

做鬼也要才藝競賽。《鬼才之道》劇照


女鬼自助餐

片中一句戲謔的話,說「厲鬼界」總是女鬼吃香,簡直是女鬼霸權,女鬼自助餐!要不你看,古往今來的鬼故事,不都是一頭長髮遮住半邊臉,白裙飄蕩,若是一身紅衣可能怨念更深更厲。光用想的就令人毛骨悚然。但講起男鬼,瞬間就弱了一截,塵世少有不說,就是在全然男性的軍營裡面,有的也是幾個盡忠職守的忠魂,仍然拿著槍,來回踱步,以為自己還在保家衛國。僅此。怎麼也聯想不到個「厲」字,彷彿男鬼的本質就只有執念沒有怨念。想想,那些驚悚片裡的知名鬼,山魅一般的紅衣小女孩,爬出深井再爬出電視機的貞子,日本都市傳說裂口女,伊藤潤二的富江。哪個不是以女性姿態,放不下的塵世冤仇,不索活命不罷休。

「好恨啊!」

王淨在鬼才競賽上的金句,概括了以前到現在人們對女鬼的印象,熟悉得就像童年老友的口頭禪。然而,能讓人心領神會的玩笑話,根基總是真實社會的底蘊。死後有多強的恨怨,生前就有多深的哀傷。

縱然相較過去,女權已前進許多。但在極漫長的年歲裡,身體力量和社會權勢的不對等,時至今日,人們(不論男女)對女性的想像和評價仍常具有赤裸的惡意。一個男性的成功是理所當然,一個女性成功,卻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配得,證明自己並不依附著誰上位。外型漂亮的標籤是花瓶,外型不亮麗的就是男人婆、女強人(通常隱含著不好相處的訊息),當人們說一個人有野心,在男性是褒,是進取,在女性就變成了貶,意味著不安份。

《鬼才之道》爭鋒相對宛如鬼版宮鬥劇的女性相爭,不過是女性生存狀態的反映,比才華,比美貌,豎起一身細刺抵禦有意無意的厭女文化,再抬起下巴佯裝自己不曾為此所傷。就是現今的世道。


《鬼才之道》劇照

《鬼才之道》劇照

也許我們都不是特別的孩子

借用駱以軍寫家庭的散文集《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每對父母大概都有這個時刻,覺得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擁有某種超過同齡孩子的優異特質。他們身上的光如此耀眼,抓住你全部的目光。或者我們自己,年少時或也曾擁有一些雄心壯志,以為可以成為某種理想中的,和旁人不一樣的生命。但隨著年齡漸長,糾結於課業,考試,生活,經濟,汪洋的人群之海中,好像慢慢慢慢的,看似無限的時間,青春,乃至人生,也就這麼消磨掉了。

電影《沙丘》裡,主角保羅和父親有一段對話。他害怕自己承擔不起未來,沒有能力成為像父親一樣領導家族和星球的統治者。

而父親聽完只告訴他,即便如此,

"You'll still be the only thing I ever needed you to be: my son."

這是有智慧的父親。

特別,或不特別。當一個偉大的人,或如《鬼才之道》的「同學」,一生默默無名的平庸。都沒關係。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已經成為你自己。值得所有的愛和肯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4K會員
308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6
一九五九年的《四百擊》,距離現在已經超過半世紀,它是法國導演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的第一部長片,也是講到經典、法國新浪潮,和探討少年犯罪問題,不能繞過的電影。
Thumbnail
2025/04/26
一九五九年的《四百擊》,距離現在已經超過半世紀,它是法國導演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的第一部長片,也是講到經典、法國新浪潮,和探討少年犯罪問題,不能繞過的電影。
Thumbnail
2025/03/25
拜串流平台之賜,現在看電影,無論新舊,都更為容易,但套句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的話:「經典作品就是那個『大家都聽過,但是就是沒人真的看過』的奇妙存在。」
Thumbnail
2025/03/25
拜串流平台之賜,現在看電影,無論新舊,都更為容易,但套句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的話:「經典作品就是那個『大家都聽過,但是就是沒人真的看過』的奇妙存在。」
Thumbnail
2025/01/31
農曆新年還有最後兩天假期,你看電影了嗎? 記得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麻將桌和電視機是一定要開的,那還是百事達當道的年代,從傳統錄影帶到DVD,晚餐前少不了要播上兩部片(當時也沒在管分級,大人看什麼我就看什麼)。彼時,看電影好像是件流行事。現在看電影方便多了,但愛看電影的人還多嗎?
Thumbnail
2025/01/31
農曆新年還有最後兩天假期,你看電影了嗎? 記得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麻將桌和電視機是一定要開的,那還是百事達當道的年代,從傳統錄影帶到DVD,晚餐前少不了要播上兩部片(當時也沒在管分級,大人看什麼我就看什麼)。彼時,看電影好像是件流行事。現在看電影方便多了,但愛看電影的人還多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部電影《鬼才之道》講述了女鬼「同學」為了不被消失而在鬼界掙扎求生的故事。以幽冥藝界為背景,展現了平凡人」鬼在鬼界的奮鬥與成長。角色們面對自我價值的追尋,並反思人生的意義。影片節奏輕快,融入笑點和人生思考,讓觀眾感受到笑中帶淚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互動,我們看到即使在死後,人生的挑戰依然存在。
Thumbnail
這部電影《鬼才之道》講述了女鬼「同學」為了不被消失而在鬼界掙扎求生的故事。以幽冥藝界為背景,展現了平凡人」鬼在鬼界的奮鬥與成長。角色們面對自我價值的追尋,並反思人生的意義。影片節奏輕快,融入笑點和人生思考,讓觀眾感受到笑中帶淚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互動,我們看到即使在死後,人生的挑戰依然存在。
Thumbnail
孩子終究有自己的人生,放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才能盡情發揮他的超能力。每一個為了孩子,甘願成為傻瓜的父母們,對孩子最深刻的愛,最深刻的祝福,就是讓他們去做他想做的事。要相信人生的路不會白走,即使迷路,也能看見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孩子終究有自己的人生,放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才能盡情發揮他的超能力。每一個為了孩子,甘願成為傻瓜的父母們,對孩子最深刻的愛,最深刻的祝福,就是讓他們去做他想做的事。要相信人生的路不會白走,即使迷路,也能看見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以 下 純屬虛構,來自一個無名氏對人生的探問,非常口語化 Part 3 花田一路般的、潛在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潛在教育"。就是老師沒有預期會教到你的東西,卻在無形之中傳達給了你。 在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我該汲取哪些知識?","授課者之授課內容我了解了多少?卻不曾關注到:"我
Thumbnail
以 下 純屬虛構,來自一個無名氏對人生的探問,非常口語化 Part 3 花田一路般的、潛在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潛在教育"。就是老師沒有預期會教到你的東西,卻在無形之中傳達給了你。 在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我該汲取哪些知識?","授課者之授課內容我了解了多少?卻不曾關注到:"我
Thumbnail
Part 2 地獄 基督教喜歡說,人死後有地獄和天堂的存在。大多數的時候,只是在威嚇他人,以此要脅他人照他們的教義去過活。至少在我看來就是如此。而也有很多人對宗教的說法嗤之以鼻的自得其樂,覺得自己的反問尖銳的極有品質,像是可以從這樣的反諷中,把一個在樂高最底層的積木拉出來,讓整個樂高建築物搖搖欲墜
Thumbnail
Part 2 地獄 基督教喜歡說,人死後有地獄和天堂的存在。大多數的時候,只是在威嚇他人,以此要脅他人照他們的教義去過活。至少在我看來就是如此。而也有很多人對宗教的說法嗤之以鼻的自得其樂,覺得自己的反問尖銳的極有品質,像是可以從這樣的反諷中,把一個在樂高最底層的積木拉出來,讓整個樂高建築物搖搖欲墜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容易做惡夢,還常常做同一個惡夢。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容易做惡夢,還常常做同一個惡夢。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 「1分的天份加上99分的努力」 當別人都認為是你與生俱來的天份讓你擁有一切時,只有你自己心裡最清楚:『不、你只是因為比別人努力罷了。』 許多人總喜歡輕描淡寫,以一句「一定是因為別人比較有天份」,而為自己的「不盡全力」找藉口。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 「1分的天份加上99分的努力」 當別人都認為是你與生俱來的天份讓你擁有一切時,只有你自己心裡最清楚:『不、你只是因為比別人努力罷了。』 許多人總喜歡輕描淡寫,以一句「一定是因為別人比較有天份」,而為自己的「不盡全力」找藉口。
Thumbnail
嘿,我跟你說個小秘密,其實過去幾年的我活得很自卑。 要承認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人最難的就是往內看並且對小我承認些甚麼,走過才能笑笑,就當一個人生的小逗點來看。 花了很多時間一次次告訴自己,自己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我已經做到最好,看見了就能放下,不再恐懼哭泣跟憤怒也不恐嚇自己。
Thumbnail
嘿,我跟你說個小秘密,其實過去幾年的我活得很自卑。 要承認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人最難的就是往內看並且對小我承認些甚麼,走過才能笑笑,就當一個人生的小逗點來看。 花了很多時間一次次告訴自己,自己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我已經做到最好,看見了就能放下,不再恐懼哭泣跟憤怒也不恐嚇自己。
Thumbnail
年輕時候的迷惘,是生命給的禮物,世間每一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獨特的、他自己想要的,甚至是需要的完成方式,沒有任何他人能代替;如果沒能認清自己的特質,自己生命中真心的嚮往,外界的掌聲與喝采,也只是讓人迷惑的虛華,反而容易把自己引向錯誤的生命境地。
Thumbnail
年輕時候的迷惘,是生命給的禮物,世間每一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獨特的、他自己想要的,甚至是需要的完成方式,沒有任何他人能代替;如果沒能認清自己的特質,自己生命中真心的嚮往,外界的掌聲與喝采,也只是讓人迷惑的虛華,反而容易把自己引向錯誤的生命境地。
Thumbnail
我認為大多數人在看著鈴木一朗,或Conor McGregor等人不斷刷新人生成就時,腦海中多少會浮現「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我們這種普通人辦不到」的想法。但這種感覺就好像間接否定了自己也會有某方面的能力,並實現人生成就的可能性。每當我聽到有人說類似的話時,我都很想反問他們...
Thumbnail
我認為大多數人在看著鈴木一朗,或Conor McGregor等人不斷刷新人生成就時,腦海中多少會浮現「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我們這種普通人辦不到」的想法。但這種感覺就好像間接否定了自己也會有某方面的能力,並實現人生成就的可能性。每當我聽到有人說類似的話時,我都很想反問他們...
Thumbnail
由周國賢和藍奕邦 Pong Nan、Joey等幾位「仲間」聯手炮製的《鬼才》,可被益友視為「教育系」作品。像是為孩童發聲一樣,但這首歌,何嘗不是獻給正在聽、細閱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你?
Thumbnail
由周國賢和藍奕邦 Pong Nan、Joey等幾位「仲間」聯手炮製的《鬼才》,可被益友視為「教育系」作品。像是為孩童發聲一樣,但這首歌,何嘗不是獻給正在聽、細閱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