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事件

含有「槍擊事件」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川普宣布控告紐約時報,求償天文數字,紐約時報想必等這天也相當久,因為紐時去年底即報導共和黨極右翼的「傳統基金會」推出之「二○二五計畫」,那是多達九百多頁、詳細的右派執政藍圖,對付媒體、高等教育等手段早就寫在裡面。
Thumbnail
Charlie Kirk被槍擊事件震驚世界,提醒我們極端暴力威脅言論自由。這非左右對立問題,而是暴力未被制止的悲劇。事件將加劇全球意識形態分歧,社會壓力升高,理性對話空間縮減。虛擬世界匿名性助長仇恨與謾罵,使對立更加激化。我們應多在真實世界交流,減少網路口水戰,透過對話解決分歧,而非訴諸暴力,共同守
Thumbnail
美國兒童、青少年如果對校園安全做出威脅,不管是公開、私下,只要有證據----不管是網路截圖,或美國情治單位對通訊軟體的竊聽,就可能會被逮捕、拘禁一段時間、po上網警示。
Thumbnail
  眾所周知,社會對立愈嚴重,極右派就能得到愈多的支持。帕魯丹開始在瑞典每一處伊斯蘭移民較多的地區展開焚燒《古蘭經》的巡迴表演。不出意外地,每一次都引發大規模的抗議乃至於暴力衝突。信仰被羞辱的激憤穆斯林移民因此被貼上了更多暴力犯罪的標籤,讓衝突的雪球愈滾愈大。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群眾觀看著儀式直播,早已按耐不住,外加裏頭有人鼓譟著。他們衝了,夜色一籠罩,他們佔領了立法院,要求撤銷。執政党超過半數立委同意,在野党也改変不了的結果。反對者們都知道的,他們深愛的國家加入華協,已是無法挽救的態勢。革命前夕迫在眉梢。激進份子有所行動,集結,組織。
Thumbnail
可憐天下父母心,年邁的母親默默地承受何其沉重的變故。 那是驚甫未定又擔驚失去兒子的巨大苦痛。
Thumbnail
文章探討川普在遭遇槍擊事件後如何透過情緒語言和肢體語言來影響美國選民的情感,並分析這一事件對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的影響。作者指出,川普的強人形象、團結口號及他的政治策略可能成為此次選舉的關鍵因素,並帶領選民相信他能夠再度為美國帶來強大的未來。
Thumbnail
(1張系統思考圖,掌握美國槍枝文化的深層脈絡)由於川普槍擊事件,媒體除了關注選情外,「美國槍枝氾濫」的議題也再度浮出檯面。我好奇,「槍枝」對美國人是否有著特殊情感?禁不禁都左右為難? ❝ 如果一件事不斷反覆發生,那勢必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情感 ❞ 先從戴上商業濾鏡開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