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永遠提防,是誰在仇恨中得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要永遠提防,是誰在仇恨中得利〉2025-02-05

 

  看到這次的瑞典槍擊事件,感覺很糟糕。雖然現在還不能斷定兇手行兇的準確原因,但核心問題並不在那,當我們在思考一個極端超出社會常軌的行為時,更需要的是首先去看那個環境、社會氛圍究竟出了什麼事情,是什麼造就了社會中的不特定個人會想要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那裡無論如何,都揭示了一種對人的仇恨與對社會的整體性不信任。

 

  我所談的事情可能並不全都與這次的事件有直接關係,但是,包括日益嚴重的黑幫暴力問題、種族與宗教衝突、以及福利制度私有化等問題,已經讓瑞典不是我們兒時想像的那個「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國家;而是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樣,右派強勢崛起、貧富差距嚴重擴大、意識形態對立加劇,加之他們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更容易取得合法/非法槍枝的背景,近年來,槍擊事件已經成為了無法視而不見的明確社會問題。

 

 

  在不到一周前的1月31日,一名叫做默米卡(Salwan Momika)的伊拉克政治難民被發現在瑞典家中遭槍殺身亡。在此之前,他最為人熟知的「事蹟」是他多次與同伴在公開場合發表貶低穆斯林的言論並多次焚燒《古蘭經》,因此,受到伊斯蘭世界大力譴責。因為他的行為,瑞典與相關國家關係甚至變得愈發緊張。

 

  而如果我們把時間軸繼續往前,會發現在默米卡之前,丹麥的極右派政黨「強硬路線」 (Stram Kurs)領袖帕魯丹(Rasmus Paludan)就經常做這件事。更準確地說,正式他把這種糟糕透頂的仇恨行為帶進瑞典。因為這名有著近乎種族滅絕思想的惡棍意外地發現,他焚燒《古蘭經》、呼籲全面禁止伊斯蘭教的行為,在瑞典似乎得到了比其他地方更大的支持,於是便把「展演地點」轉移到了瑞典。

 

  之所以這種仇恨行為能夠在瑞典得到部分民眾支持,與當地極右勢力的低調支持不無關係。同時,也因為瑞典在過去的政策與人權制度下,比其他國家接受了更多難民與移民。在當地極右勢力的渲染下,包括黑幫、販毒、宗教衝突等社會問題,都被說成是移民和穆斯林造成的。就像川普們在美國做的事情一樣,愈來愈多種族主義者開始大肆地在社群媒體和公開場合散播仇恨言論,挑起對立與紛爭。

 

  眾所周知,社會對立愈嚴重,極右派就能得到愈多的支持。帕魯丹開始在瑞典每一處伊斯蘭移民較多的地區展開焚燒《古蘭經》的巡迴表演。不出意外地,每一次都引發大規模的抗議乃至於暴力衝突。信仰被羞辱的激憤穆斯林移民因此被貼上了更多暴力犯罪的標籤,讓衝突的雪球愈滾愈大。

 

  來自伊拉克的反穆斯林份子默米卡便乘著這股仇恨浪潮多次公開羞辱與攻擊穆斯林和伊斯蘭教,並因為其過激的行為涉犯「煽動種族仇恨罪」。本來法院會在本周四做出裁決,但如今,這項判決被迫推遲,因為其中一名被告已經死亡。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今起事件,目前警方尚未完全釐清兇手的犯罪動機,也呼籲人們不要妄加臆測。但它很可能主要不該放在「校園槍擊案」的框架下討論,而更有可能與仇恨犯罪相關。

 

  受到攻擊的是一所成人學校,有許多擁有移民背景的學生在此學習瑞典語或接受職業訓練。而這間學校的所在地奧勒布羅(Orebro),曾有穆斯林在2023年發起過針對極右派焚燒《古蘭經》的激烈抗議。

 

 

  我無意假定兇手的行為是在為默米卡報仇,也無須這麼假定。因為這件事並不合理,且無論如何都不會合理,世界上沒有一種殘忍殺害十多人的行為可以被給出一個說得通的道理。但我認為不能忽視的問題是,這些無論是用焚燒《古蘭經》、或是其他別的方式踐踏他人文化與信仰的極右派惡棍們成功地在全世界煽起了仇恨。創造出了更多的恐怖行動、極端歧視與種族對立。

 

  如今,當川普又一次成為美國總統,社群網站的兩大巨頭開始更加大喇喇地右傾。祖克伯更改了與世界各地合作的反仇恨審查,明白地指出會放寬對移民、性別等話題的限制,只差沒有說「歡迎大家到Meta平台上發表仇恨言論」;馬斯克就更不用說,除了公開力挺德國極右派政黨外,更擺出了令人不安、無法不聯想到納粹的羅馬式敬禮。

 

  對這些人而言,仇恨就是選票、仇恨就是流量、越多的仇恨就越有可能勝利。在帶來瘟疫的騎士踏過之後,帶來相殺的騎士也沒有必要繼續掩藏自己的面容。對於如何對抗這種瘋狂的種族主義浪潮,我無法樂觀地認為知道解方,但至少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永遠不要跟著他們起舞,永遠不要因為一個人的種族或信仰而羞辱或攻擊;然後,如果你身邊的人做出這樣的事,嚴厲地制止他,即便他說那是玩笑也不例外。





延伸閱讀:

〈漠不關心的種子會長出什麼?〉

〈不要把男孩養成一輩子不懂尊重與愛的巨嬰〉

〈被濫用的「政治正確」:對思辨與平權價值民粹式的排拒〉

〈「醒來」早餐咖啡店,以及走過頭的「反覺醒」〉

〈延續著的全球危機:世界主要領導人的衰老與舊思想復辟〉

〈成為「公民」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但我們不會後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4會員
86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4/23
  一個人們往往忘記的事情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者根本就不是面試單位的員工。但那裡卻像是存在著某種無法逾越的階級關係。為了避免自己無法進入體系,自願受治理的人面臨了作為門檻的第一個勞動,就是把自己包裝成商品,以此證明自己有能夠加入生產線的手藝。或者換句話說--寫一份好履歷。
2025/04/23
  一個人們往往忘記的事情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者根本就不是面試單位的員工。但那裡卻像是存在著某種無法逾越的階級關係。為了避免自己無法進入體系,自願受治理的人面臨了作為門檻的第一個勞動,就是把自己包裝成商品,以此證明自己有能夠加入生產線的手藝。或者換句話說--寫一份好履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眾所周知,社會對立愈嚴重,極右派就能得到愈多的支持。帕魯丹開始在瑞典每一處伊斯蘭移民較多的地區展開焚燒《古蘭經》的巡迴表演。不出意外地,每一次都引發大規模的抗議乃至於暴力衝突。信仰被羞辱的激憤穆斯林移民因此被貼上了更多暴力犯罪的標籤,讓衝突的雪球愈滾愈大。
Thumbnail
  眾所周知,社會對立愈嚴重,極右派就能得到愈多的支持。帕魯丹開始在瑞典每一處伊斯蘭移民較多的地區展開焚燒《古蘭經》的巡迴表演。不出意外地,每一次都引發大規模的抗議乃至於暴力衝突。信仰被羞辱的激憤穆斯林移民因此被貼上了更多暴力犯罪的標籤,讓衝突的雪球愈滾愈大。
Thumbnail
坎城影展常勝軍克里斯汀穆基重返大螢幕,這次帶來《R.M.N.》頗析歐洲社會現況,R.M.N.又為羅馬尼亞語「核磁共振顯影」的縮寫,彷彿在隱喻現代的矛盾與分歧,就如同核磁共振底下萎縮的大腦,被病毒般的仇恨慢慢佔據、腐蝕及潰爛。 . 為了養家活口,男主角馬提亞遠赴德國工作,明明是移工卻被視為「可惡的吉普
Thumbnail
坎城影展常勝軍克里斯汀穆基重返大螢幕,這次帶來《R.M.N.》頗析歐洲社會現況,R.M.N.又為羅馬尼亞語「核磁共振顯影」的縮寫,彷彿在隱喻現代的矛盾與分歧,就如同核磁共振底下萎縮的大腦,被病毒般的仇恨慢慢佔據、腐蝕及潰爛。 . 為了養家活口,男主角馬提亞遠赴德國工作,明明是移工卻被視為「可惡的吉普
Thumbnail
初看Netflix對於《雅典娜》的簡介與預告片頭時,就在猜想是不是跟法國北非移民小孩死掉引發的暴動事件有關。一點進去看果然是,我還真有敏感度。 本片是以2005年法國暴動背景為參考而創作的電影,雖然不是依照實際發生的事件去改編的紀實電影
Thumbnail
初看Netflix對於《雅典娜》的簡介與預告片頭時,就在猜想是不是跟法國北非移民小孩死掉引發的暴動事件有關。一點進去看果然是,我還真有敏感度。 本片是以2005年法國暴動背景為參考而創作的電影,雖然不是依照實際發生的事件去改編的紀實電影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Thumbnail
高三時,面對沉重的備考壓力,又得兼顧學校的日常進度,繁重的課業令筆者累得昏昏欲睡,某天英文課,正當筆者百般聊賴、機械式地抄著已快變成鬼畫符的筆記時,在台上的振筆疾書的英文老師突然提到托爾金(J. R. R.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這位語言學教授所撰寫的《魔戒》,一
Thumbnail
高三時,面對沉重的備考壓力,又得兼顧學校的日常進度,繁重的課業令筆者累得昏昏欲睡,某天英文課,正當筆者百般聊賴、機械式地抄著已快變成鬼畫符的筆記時,在台上的振筆疾書的英文老師突然提到托爾金(J. R. R.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這位語言學教授所撰寫的《魔戒》,一
Thumbnail
猶太裔思想家漢娜 · 鄂蘭以見證及思考納粹德國的暴行聞名,她提出的「平庸之惡」觀察,說明邪惡不如我們想像般特殊——即使是平庸、保守的人,都有可能犯下極盡殘暴之事。隨着我們對極權迫近的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多人閱讀和討論鄂蘭的思想。筆者不才,未有心力閱讀以艱澀見稱的鄂蘭著作,無意中發現了這部同名電影,便
Thumbnail
猶太裔思想家漢娜 · 鄂蘭以見證及思考納粹德國的暴行聞名,她提出的「平庸之惡」觀察,說明邪惡不如我們想像般特殊——即使是平庸、保守的人,都有可能犯下極盡殘暴之事。隨着我們對極權迫近的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多人閱讀和討論鄂蘭的思想。筆者不才,未有心力閱讀以艱澀見稱的鄂蘭著作,無意中發現了這部同名電影,便
Thumbnail
拿刀砍人,開槍殺人,刀和槍要負責嗎? 刀槍是工具,沒生命的東西怎麼負責?那如果工具是人呢? 1961年4月11日,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en)在耶路撒冷受審。他是納粹「最終處理方案」的指揮官,負責屠殺猶太人。二戰結束時,乘亂逃亡阿根廷,是漏網大魚!躲藏15年,被以色列特工秘密抓回以
Thumbnail
拿刀砍人,開槍殺人,刀和槍要負責嗎? 刀槍是工具,沒生命的東西怎麼負責?那如果工具是人呢? 1961年4月11日,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en)在耶路撒冷受審。他是納粹「最終處理方案」的指揮官,負責屠殺猶太人。二戰結束時,乘亂逃亡阿根廷,是漏網大魚!躲藏15年,被以色列特工秘密抓回以
Thumbnail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Thumbnail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Thumbnail
作為第一部長片作品,丹麥導演烏拉.沙林(Ulaa SALIM)給出了從開頭到結尾都令人揪心的作品,透過兩個「外來者」的視角的接續與綿延,《丹麥之子》展演的不只是一個緊張刺激同時溫馨感人的虛構故事,他還捕捉到了反全球化潮流下,本土與外來者之間的恐懼與憤怒,進而展演了暴力的本質,不再對話的沉默
Thumbnail
作為第一部長片作品,丹麥導演烏拉.沙林(Ulaa SALIM)給出了從開頭到結尾都令人揪心的作品,透過兩個「外來者」的視角的接續與綿延,《丹麥之子》展演的不只是一個緊張刺激同時溫馨感人的虛構故事,他還捕捉到了反全球化潮流下,本土與外來者之間的恐懼與憤怒,進而展演了暴力的本質,不再對話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