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思哈學

含有「樂思哈學」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
Thumbnail
想念京都了。 2002年第一次造訪,深深喜愛,卻隔了十年、在2012年才又再度重遊。此後,每年一定會去一到兩次,八年間跑了十幾趟。直到去年,這個持續被病毒打斷。
Thumbnail
當希臘人7784(Tsitsipas)的反拍直線球越過網子,球落地,再落地,比賽結束。先輸兩盤再追回三盤,不可思議的逆轉此前在2021澳網尚未輸過一盤的納豆(Nadal)。不真實的感覺除了來自這件事的難度,也因沒有觀眾、少了大比賽該有的歡呼、驚嘆與叫囂聲。
Thumbnail
Tsitsipas 和 Medvedev 互看不爽,Tsitsipas心理素質上還贏不了
初見本書其實不心動,「全世界最感人」未免過於俗爛,有深度的書哪會有這種書名?但讀了第一篇關於蟬的介紹,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最感人的生物文。 為了讓基因延續,許多生物不管求偶、交配還是保護後代,都展現出讓人類難以想像或感動的行為。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鮭魚要穿越幾萬公里,從大海回到河川出生地……
Thumbnail
外婆從公學校(日治時期以台灣人為主的小學)畢業後,第一年就考上很多人都要花好幾年才能考上、當時台灣籍女生能讀的最好學校台北第三高等女子學校(中山女高)。她每天上學得從泰山走路、搭車至台北車站,然後再繼續步行到長安東路的學校,整個過程超過兩小時。放學,又是一次遠征。
Thumbnail
(寫於2019-06-23) 206號公車 從小生長在西本願寺一帶、在京都大學拿到博士的哲學教授鷲田清一寫了這本《京都の平熱:哲學家眼中的京都小日子》,沿206號公車路線,談談他眼中的京都。從南邊的京都車站出發,沿七条向東到東大路通,再北行到北大路通,往西一直走撞到過去是「朱雀大路」的千本通....
Thumbnail
「禪修」是什麼? meditation,常見翻譯有禪修、冥想、靜觀、靜坐、正念、坐禪、內觀。無論哪個詞都容易置入刻板印象而誤解其本質。禪修一詞因帶有佛教味,也可能被某些人排斥。 語言的侷限由此可見。 容易誤解的另一個原因是,禪修方法不是只有一種,不同方法採用相同詞語很容易形成
Thumbnail
Is all this living really worth dying for?  這是《靈魂急轉彎》中一句很弔詭的話—這個人生值得你去死嗎? 好像很矛盾。若明白這句話出自電影中一個不想「投胎」為人、永遠不會「死」的靈魂22號,似乎就有道理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