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追尋—《哲學家的學佛筆記》

2021/03/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愛的封面

先相信還是先懷疑?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每到一個地方,又結合當地傳統宗教習俗文化、生成新模樣。隨時代的變動,原初的東西可能消失或變樣,矛盾也存在於不同說法間,要抽絲剝繭理清脈絡,像瞎子摸象,真的很難。
追尋的過程,有人從信仰切入,也有人從思辯切入,各有優劣。信仰先行者的動力較強,也較有機會遵守戒律、堅持修行,缺點是容易盲信。即便不盲信,也傾向自圓其說。以思辯為起手式,雖不易被某些「師父」騙,卻可能變成知識的追尋而缺乏最重要的實踐。如何在兩者間尋得平衡,著實不易。

動機與態度

我屬於後者。最初讓我折服、引發我日後深入佛法的是「空」的思想以及對於「苦」的解析與消除的方法。這涵蓋了一切現象的解釋追尋快樂的方法,讚嘆之餘,我以為真理就在佛法中了。不過,不時出現的矛盾卻讓人困惑,我懷疑是不是自己了解不夠?所以,帶著開放的追尋之心,我慢慢地爬梳佛教思想史,也或深或淺個別探入不同領域。這探索尚在進行式,但這幾年有了大致輪廓,對於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不知道什麼,應該有個譜了。
其實,我一直想好好整理一些關於佛教、佛法的思索,甚至連書名都想過—《一個懷疑論者的學佛之路》,會有這念頭,是因為我有種感慨,很多信仰的人沒有認真了解就亂信;更多人不曾深入理解就心存成見。當我在書店看到冀劍制《哲學家的學佛筆記》時又驚又喜。驚訝的是,寫過《邏輯謬誤鑑識班》、《是思考還是想太多》等書的他對佛法也有興趣,歡喜的是,透過哲學家的思辨力來討論佛法,可以與我的想法做對照。
冀劍制除了是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還兼任佛學院院長!這身分實在很妙。他的同儕與學生中有許多佛教學者、出家人與資深修行者,讓他有機會接觸各法門,加上他所言:
因為我個人並不是把佛學當宗教在信仰,所以嚴格來說也不算是一個佛教徒。探討佛學的動機,是因為感覺裡面有著深刻的智慧。所以,可以說是用哲學的態度在汲取佛學的智慧
可以說,這本書是一個佛教大學的佛學院院長,用哲學家的懷疑態度來闡釋佛學。

反思

關於佛學的書,一般都是在「相信」的前提下闡述道理,這本書比較特別的是在解釋佛學同時,也會提出反思。本書分為離苦得樂的「思索」與離苦得樂的「修行」兩篇,從理論與方法分別切入。因為哲學家背景,書中不時會提出與佛學對照的哲學家與理論。例如,「三毒」中的貪 vs. 斯多葛主義;無我 vs. 休謨;發心 vs. 康德的道德實踐。
書中提出的一些反思也常在我心底浮現,只是沒有深入去分析,比如:
  • 何謂「無我」?既然無我,為誰學佛?
  • 如果培養慈悲心是一種成就菩薩境界的修行,背後真正的起心動念是利己,還算是慈悲心嗎?
  • 何謂「悟道」?有什麼用?怎麼確認悟道了沒?
冀劍制對這些問題的思索與解釋算是清楚沒有閃避,蠻值得思考。不過,我覺得本書的下篇「離苦得樂的『修行』」中,有些部分比較表面。如〈靜坐修行〉一章就把靜坐講述得太單薄,真正內含應遠超過於此。另一個問題是,書中探討的佛學偏大乘佛教,某些部分不見得適用於南傳或藏傳佛教。
這也正是探討佛教的難處。但瑕不掩瑜,我還是從書中獲得很多。不管你對佛學有沒有概念,都值得讀一讀、想一想,不要輕易就相信或不相信。最後,就以聖嚴法師的話來做結尾: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樂思哈學
樂思哈學
女兒樂樂,名字裡有個「思」; 兒子哈哈,名字裡有個「學」。 老爸覺得,沒有思與學,人生沒意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