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含有「環境部」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完成碳盤查僅是減碳旅程的起點。環境部強調「盤查只是第一步」,企業更需進一步找出排放熱點、制定長期管理制度並落實減碳行動。對服務業而言,建議從既有店舖改進、新店永續規劃、管理制度建置及策略性減碳措施等方面同步推進,才能有效降低碳排放並提高營運韌性。 透過盤查結果,
服務業不可忽略的甲烷排放來源與數據管理指南 在服務業碳盤查作業中,「化糞池逸散」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卻潛藏高排放風險的項目之一。尤其針對尚未接入公共下水道的場址,新指引已明確要求業者將生活污水所產生的甲烷納入範疇一排放計算。 這代表,若場所污水尚未「接管」,企業就必須為其廁所排水中的厭氧分解所產
從清冊建立到年度排放估算的實務操作與治理建議 在服務業碳盤查架構中,冷媒逸散被視為最具挑戰性的範疇一排放來源之一。這類排放不僅分布廣泛、監測困難,其所使用的冷媒類型(多為HFC類)具有極高的全球暖化潛勢(GWP),即使微量洩漏,也足以對碳盤查數據產生明顯影響。
延續前兩篇針對碳盤查指引背景與三大排放範疇的解析,本篇將深入聚焦於服務業日常營運中最常見的幾項碳排活動來源,包括:交通運輸、燃料使用、用水排污與用電數據。這些項目橫跨範疇一與範疇二,是盤查品質與合規查核的核心關鍵。
深入解讀三大範疇:服務業的碳排樣貌與盤查重點 範疇一:直接排放的構成與辨識重點 在溫室氣體盤查中,範疇一(Scope 1)代表企業實體控制下的直接排放,主要包含固定燃燒、移動燃燒、製程排放與逸散排放四大類。製造業與服務業在這一範疇的構成與碳排規模上有顯著差異。
同樣一台瓦斯爐,在不同產業的碳排計算裡,數據定義居然可以差這麼多? 這不是玩笑,而是企業或公部門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GHG Inventory)最常遇到的盲點之一。你不是算錯,而是抓錯活動數據!
第三梯次盤查名單出爐:服務業、大專校院、運輸與醫療機構正式納管,你的單位準備好了嗎? 環境部於2024年12月30日發布的第三梯次溫室氣體盤查公告,是台灣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服務業、運輸業、大專校院與醫療機構等新增約500家單位正式被納入管理範圍。
環境部於2023年成立「資源循環8+N產業聯盟」,集結八大重點產業及新創與跨域業者,以「百億投資」、「市場串聯」、「法規鬆綁」為主軸,打造橫跨公私部門的循環經濟共創平台,成為政策與市場發展的重要推手。
Thumbnail
「最後機會!碳費自主減量計畫登記截止在即,別錯過優惠!」 環境部提醒:碳費自主減量計畫登記申請截止日期 環境部於2025年6月27日發出通知,提醒企業必須在2025年6月30日之前完成碳費自主減量計畫的登記申請。這一措施是為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減碳行動,並享有優惠的碳費率。 重要信息 *
Thumbnail
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新增廢棄物燃料的環境規範,強化環境監管,但執行面及政治意涵仍待觀察。本文深入剖析法案背景、內容、影響及政治意涵,探討其對臺灣能源政策的長遠意義,並提出相關的SEO建議。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