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懂】溫室氣體盤查的五大題型與四大行業差異:別讓活動數據拖垮你的碳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同樣一台瓦斯爐,在不同產業的碳排計算裡,數據定義居然可以差這麼多?

這不是玩笑,而是企業或公部門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GHG Inventory)最常遇到的盲點之一。你不是算錯,而是抓錯活動數據!

本文將帶你梳理溫室氣體盤查的五大主要題型,並深入剖析各產業中最容易忽略的關鍵差異。這篇內容特別適合:

  • ESG 相關承辦人、顧問或講師
  • 準備應付溫室氣體盤查的各級單位
  • 想從源頭強化永續資料管理的人

📌 一、五大常見排放題型:你盤查的「題型」是哪一種?

1. 固定燃燒排放源(Fixed Combustion)

指燃燒化石燃料的固定式設備,如瓦斯爐、鍋爐、發電機等。

  • ✅ 共通點:活動數據為燃料用量(公升、公斤等),來源為採購紀錄或油表。
  • 🔁 產業變化: 製造業:大型工業鍋爐 服務業、大專院校:熱水鍋爐、廚房瓦斯爐 醫院:另含焚化爐
  • ➤ 差異關鍵:設備規模與能源使用強度

2. 移動燃燒排放源(Mobile Combustion)

來自交通工具、物流車、堆高機等非固定設備的燃料使用。

  • ✅ 共通點:燃料加油紀錄或里程數
  • 🔁 產業變化: 運輸業:車種多、含靠行車輛(需盤查) 政府機關、醫院、大專校院:以公務車為主
  • ➤ 差異關鍵:車輛種類與所有權管理邏輯

3. 製程排放源(Process Emissions)

工業製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如化學反應、冶煉等。

  • ✅ 共通點:使用質量平衡法估算排放量
  • 🔁 產業變化: 製造業為主(半導體、鋼鐵等) 醫院/校院可能少量涉及焊接氣體
  • ➤ 其他行業極少見,幾乎可忽略

4. 逸散排放源(Fugitive Emissions)

氣體從設備中無計劃地逸散,包括冷媒、甲烷、氣瓶等。

  • ✅ 冷媒逸散: 皆需盤查冷凍空調設備冷媒用量 差異點在設備數量與維護制度是否完善
  • ✅ 化糞池甲烷:
  • ➤ 最具變體性題型,使用人數定義依據建築用途與規範不同,例如: 大專院校:以學生收容量 × 1/3 計算 醫院:依病床與門診量 百貨商場:依面積換算人流,並乘以「開放係數」

5. 能源間接排放(Scope 2)

指使用外購電力或蒸汽所衍生的碳排。

  • ✅ 共通點:以台電電費帳單計算用電量,再乘以公告係數。
  • 🔁 產業變化: 是否使用共用電表(需分攤) 是否具備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可列入0排放) 是否設有電動車充電站(視盤查邊界而定)

🧩 二、盤查難度不在公式,而在「定義活動數據」

別再以為你只要套用一條公式就能萬事搞定。真正複雜的地方,在於:

你是否定義對了你的活動數據?

舉例來說:

  • 同樣的冷媒系統,便利商店與醫院在維修頻率、補充方式與紀錄保存上可能天差地遠。
  • 同樣一個電表,如果沒有設計合理的分攤邏輯,整個碳排就會偏離真實數據。

這些就是為什麼「懂行業」比「會算式」還重要。


📊 三、總表比較:五大題型與產業變體概覽

題型 是否各產業皆有? 行業變體最明顯之處 固定燃燒 ✅ 設備數量與使用強度 移動燃燒 ✅ 是否納入靠行車輛、車種多樣性 製程排放 ❌ 製造業專屬,其他極少涉及 冷媒逸散 ✅ 設備密度、管理流程與冷媒種類 化糞池甲烷逸散 ✅ 使用人數定義差異最大 能源間接排放 ✅ 共用電表分攤與綠能使用認定


💡 結語:你在做的是「計算」,還是「解讀行業」?

碳盤查表面看似科學,其實背後是一門跨領域的行業洞察術。

真正能做好溫室氣體管理的人,不是那個最快算出排放量的人,而是那個能問出:「這台設備的使用邏輯是什麼?這份紀錄可信嗎?」的人。

📌 別讓錯誤的活動數據,拖垮你的永續承諾。


📣 想繼續學習?

歡迎訂閱【ESG學習誌】,我們將持續推出以下內容:

  • ✅ 各產業盤查實例教學
  • ✅ 活動數據抓取指南
  • ✅ 最新碳盤查法規與模板整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SG Service Path:餐飲與服務業永續行動路徑
5會員
58內容數
2024年5月,我結束經營12年的健康手作餐廳,開始投入永續與碳管理領域,記錄學習歷程中的知識與政策更新,並結合過去餐飲業的實務經驗,探索永續理念如何應用於不同產業。我致力於推動碳盤查與碳中和的實務操作,分享經驗與洞見,期望為關注永續發展的夥伴提供參考與啟發,共同實現更綠色的未來。
2025/07/18
第三梯次盤查名單出爐:服務業、大專校院、運輸與醫療機構正式納管,你的單位準備好了嗎? 環境部於2024年12月30日發布的第三梯次溫室氣體盤查公告,是台灣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服務業、運輸業、大專校院與醫療機構等新增約500家單位正式被納入管理範圍。
2025/07/18
第三梯次盤查名單出爐:服務業、大專校院、運輸與醫療機構正式納管,你的單位準備好了嗎? 環境部於2024年12月30日發布的第三梯次溫室氣體盤查公告,是台灣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服務業、運輸業、大專校院與醫療機構等新增約500家單位正式被納入管理範圍。
2025/05/05
十多年前,我創立了一家早餐店,名為「好時早餐」。那不是一間普通的店,而是我對「生活可以更好、環境可以更好」這個信念的實驗場。在還沒有 ESG、淨零碳排這些熱門詞彙的年代,我就開始摸索怎麼讓飲食變成一種對土地友善的實踐。我堅持自製醬料、自醃肉品、不用化學調味、不油炸食物。
Thumbnail
2025/05/05
十多年前,我創立了一家早餐店,名為「好時早餐」。那不是一間普通的店,而是我對「生活可以更好、環境可以更好」這個信念的實驗場。在還沒有 ESG、淨零碳排這些熱門詞彙的年代,我就開始摸索怎麼讓飲食變成一種對土地友善的實踐。我堅持自製醬料、自醃肉品、不用化學調味、不油炸食物。
Thumbnail
2025/04/22
你有沒有想過,一場課程也能實踐碳中和? 這次很榮幸受邀參加 台灣願景發展協會 所舉辦的「2025世界地球日限定課程」,兩天共12小時,除了是學習交流的機會,更是一次真正實踐永續生活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4/22
你有沒有想過,一場課程也能實踐碳中和? 這次很榮幸受邀參加 台灣願景發展協會 所舉辦的「2025世界地球日限定課程」,兩天共12小時,除了是學習交流的機會,更是一次真正實踐永續生活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工程會的終極目標,是推出八大類公共工程減碳指引,包含建築、軌道、水利設施、橋梁等建設, 從設計到施工都要符合
Thumbnail
工程會的終極目標,是推出八大類公共工程減碳指引,包含建築、軌道、水利設施、橋梁等建設, 從設計到施工都要符合
Thumbnail
再生能源發展項目中,許可、選址和管線介接是關鍵要素,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例如,許可須取得主管單位核可,選址要考慮自然環境、土地使用權等因素,而管線介接立足於費用難以預估和行政流程耗時等問題,並需通過多項審查,排隊時間尤為重要。
Thumbnail
再生能源發展項目中,許可、選址和管線介接是關鍵要素,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例如,許可須取得主管單位核可,選址要考慮自然環境、土地使用權等因素,而管線介接立足於費用難以預估和行政流程耗時等問題,並需通過多項審查,排隊時間尤為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廚餘回收不僅能降低堆填區的壓力,減少焚燒成本和碳排放,還有助於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在廚餘回收過程中,處理和分類是一大挑戰,同時也需要培養民眾對廚餘回收的意識。
Thumbnail
廚餘回收不僅能降低堆填區的壓力,減少焚燒成本和碳排放,還有助於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在廚餘回收過程中,處理和分類是一大挑戰,同時也需要培養民眾對廚餘回收的意識。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