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所見所聞

#留日所見所聞含有「留日所見所聞」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日本大學院畢業典禮紀錄-学位授与式(博士)2024年3月底我回到了東北大學參加畢業典禮,畢業典禮這天的仙台,早上下大雨,下午下大雪,以畢業的季節而言,這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不過中文有句話叫做「遇水則發」,雖然又是雨又是雪,但我想這也是一種畢業的好兆頭吧。雖然下雨下雪真的很冷就是了。 畢業典禮的名詞也是有講究的 雖然中文叫做畢業典禮,但是在
Thumbnail
缺少稱讚文化的日本與研究所的日常最近讀了一本書《上班何須太委屈,轉職身價再晉級》,作者是Linkedin的日本負責人,這本書也有不少描述當前日本職場及社會現況的內容。正因為看了這本書,也發現到了一些原來一直覺得卡卡的地方,其實是因為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最明顯的大概就是「不稱讚別人」以及「主管說的算」的文化。
Thumbnail
出國,也許是一場超濃縮的「轉大人」長大是學習處理鳥事。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本書《做自己的人生教練:致富、堅強、受人喜愛——史丹佛大學的生涯規劃必修課》,作者是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雖然我還沒有買,但是先在網路上看了試閱章節。這是一本寫給20多歲年輕人的書,作為20歲後半的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彷彿也像是變成了書中的「阿姨」(作者在
Thumbnail
日本的四季真多采多姿──去完一趟哥本哈根之後更有感上個月因為研討會的關係,出差去了哥本哈根,那裡的七月天氣涼爽,最熱的正中午也只有20度,一回到日本,馬上就又回到30多度的高溫仲夏。不過走在日本秩序良好的街道及商店、享受各種方便的小確幸,還是會覺得,回到日本真是太好了。 日本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已 以許多國家的標準而言,可說
Thumbnail
大學院生日常,在日本讀研究所也有像職場一樣的上下關係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
Thumbnail
節約生活不只是省錢,更帶來了價值觀的改變,也學到了怎麼在日本「生存」節約不只是意味著「花越少越好」,而是讓自己專注於生活中想要講究甚至不容妥協的人事物上。 自從來了日本之後,發現做很多事情都很花錢,在國外生活,不只是換一個語言環境而已,如果依照原本待在台灣的生活習慣在日本過日子,將會發現荷包也會流失得很快!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才發現原來出國學到的東西,不只是語言、
Thumbnail
日本的上班族都有大學畢業?!為什麼去旅遊時說英文不會通?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日本和台灣截然不同的大學升學率,台灣發動高教改革之後,高等教育從菁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博士生賣雞排」是一個個案,但也可以代稱整體的現象,也許一言以蔽之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當然雞排博士本人對於博士教育有他的解讀,但台灣的整體的體制,跟日本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旅遊時接觸的日本人
Thumbnail
關於「念書」這件事,台灣和日本大不相同前幾天手機裡面跳出了一則報導,寫到日本的大學升學率只有48%,在OECD國家當中,位於墊底的位子。而報導的標題特別強調日本的大學升學率比韓國還要低,在什麼都絕對不想輸韓國的日本,這個標題真是引人注目。 台灣及日本的大學升學率相差近4成 從日本動漫、日劇裡面也可以發現,高中生在填「進路調查」的時候,確
Thumbnail
下雪可以騎腳踏車嗎?鍛鍊心肺、腳力、忍耐寒冬1、2月份才是真正開始冷起來的季節,住在仙台,雖然雪量比起東北其他地方要少得多,但真的下起雪來,路面還是會積雪,形成雪白的城市景觀。 先前為腳踏車換成了冬天的防滑輪胎,機會難得,也要來體驗雪地騎行的樂趣。 而這次因為要換日本駕照,由於兩個月前就已經預約,也無法改時間,即使下雪也得出門,而換駕照的地方
Thumbnail
日本的陰影面──美麗的月亮背後是什麼樣子呢?住在地球上的我們看到的月亮永遠都是同一面,沒有登陸月球,永遠也不知道月亮的背後長什麼樣子。日本是個美麗的國家,來留學過後依然覺得美麗,但也領略到了陰影面的模樣。 上上個星期在BBC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Japan was the future but it's stuck in the past,這篇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