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日本的環境除了天氣以外,大部分都跟台灣蠻類似。不過日本社會重視上下關係,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比較不像台灣那麼緊密,稍微比較有距離感一點。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統風格,相當重視上下階層關係
在東北大學,算是比較走傳統風格的學校,以我所屬的研究室為例,雖然平常教授說話很平易近人,個性幽默,非常溫和、好相處,但是研究室整體的行事風格,還是非常具有上下階層關係。
在我們研究室,最大的老大是教授(1位)、再來是副教授(2位→1位)、助理教授(3位→2位)、博士後研究員(1位→0位),並且還有博士生、碩士生、大四學生,但現在因為教授快要退休了,所以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人數有減少,全盛時期真的是一個穩固的金字塔,教授底下帶著一幫人,整個研究室有快30個人。
在這樣的金字塔之下,很多事情也都是照著階層來的,最基本的例子如,在發言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需要發言的話,勢必會從研究室裡的大四學生開始,再依序以年級排序,慢慢輪到碩士生、博士生,再輪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最後才是教授做最後的發言或是總結。
另外,副教授、助理教授、和博士後研究員,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並且自己去跟外面其他大學一起合作。不過整體而言,在東北大學內部,仍然算是一整個研究室的團隊。在我們研究室,雖然都是做視覺相關的研究,但是又分了三個子主題,也就是分為三組group,副教授、助理教授們依照他們的專長,需要參加不同的group meeting,但是教授每一場meeting都會出席。最大的長官工作量是最大的。
2.重視自己的所應扮演的「角色」,做好本分內的事情
這一點在日本我覺得蠻明顯的,基本上日本習慣「不會給人添麻煩」,所以也不會有「互相幫助別人的麻煩」的概念,所以大部分人的做事習慣其實都是專注在自己做的事情上面。所以,研究室裡面有什麼設備,同學們之間可能也都互相不太清楚,只有清楚跟自己的研究有關的事情。遇到了問題時,也不見得會和同學互相討論,而是往上先跟助理教授或教授報告,然後再由教授指派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由誰來幫忙解決。
而學生的本職是負責來學習的,所以管理研究室等的工作,在我們研究室是由一位助理教授負責,而更繁瑣的行政庶務,則是由另一位行政助理負責。在其他國家,也許有的博士生就必須負擔教課的責任,但是在日本,博士生的角色還只是需要專心做研究的學生,而且在研究室的金字塔底下,只有比大四生和碩士生高而已,其實也還不夠格。另外,在碩一生還不太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時,教授也可能指派博士生的實驗請碩一生幫忙。只要上面的人有交代,下面的人就得跟著做。
由於日本習慣「不給人添麻煩」,研究所也像是一種工作,所以不像台灣可能會有互相cover的職場環境,大部分的情況之下,都是做好分內的事情,除非教授有交代,才會互相幫助。
3.在日式的行事風格之下,會自然養成謙虛又謹慎的態度
由於日本重視上下階層,在學術界裡,成為教授之前,會先經歷一長段慢慢往上爬的時期,所以看到蠻多教授其實個性都相當謙虛。而我主要在日本念的是工科,這邊的工科研究和台灣所接觸的、聽聞的也大不相同。通常教授所專精的研究主題很單一,而且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單一主題給研究得透徹。
例如,我們研究室主要在做視覺研究,光是視覺研究裡面的「視覺探索」作業(在畫面中呈現很多L和T,通常實驗會要求要找出T來),我們研究室就不只是做單一電腦螢幕的,甚至也做了六個螢幕環繞360度的,VR問世之後,也做了VR版本的,而每一個小環節,其實也都是某一位學生的學位論文,就這樣一環接一環,把一個研究主題給研究得很透徹。
所以在日本聽教授們的學術演講時,通常可以把一個主題聽得很仔仔細細,學者們會把那個主題的來龍去脈給交代清楚。而且都會進入到很實際的層面,從如何架設實驗環境到怎麼推算、分析、怎麼產生這樣的研究、這樣的想法。在台灣所聽到的學術演講,蠻多會在演講中給很多大概念,有時候會感覺有點虛無飄渺或是講得太過理想化,多的是藍圖而少了些實際操作面。
我感覺到的日本學術界的步調不快,但是會很仔細的把一個東西做到最完整,每次和教授的meeting,教授都會仔仔細細的思考學生正在做的東西的分析方式,研究架構、研究問題、討論目前所分析出來的數字的意義、成果。即使每次的meeting所能報告的東西不多,都只有一個星期的進度,但教授還是會著眼於這些點點滴滴,和學生討論並且思考怎麼樣做可以變得更好。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不需要吹噓自己有多少未來的藍圖,不需要急著把很多數據結果給分析出來,更重要的是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資料,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樣的分析方法,並且能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邏輯能有清楚的解釋。比起在台灣的急性子學術界,在日本所養成的學術態度,會是謙虛而又謹慎的。
日本重視細節,像我們研究室的教授就非常負責任,都會親力親為的每週親自和學生討論研究的細節。而大部分的學術演講,也都會著眼於細節,太廣泛性的概念,在日本很少談。
研究所的環境就是半個職場
其實讀研究所就差不多像是在工作的感覺了,這倒是和台灣類似。尤其在日本念到博士班的話,幾乎沒有要修的課程,每天的時間由自己安排,也會有一些相應的獎學金可以領,就像工作一樣,而每週的例行事務除了參加研究室的meeting之外,就是做研究的時間。
大學院生的日常,不外乎就是以下工作內容:
1.準備參加研討會要用的資料,如果自己是發表者,那麼就要準備研究的資料,如果是籌辦研討會的承辦人,那麼就要幫忙準備行政工作。
2.準備研究室meeting的期刊論文摘要,研究室大概都會有閱讀期刊論文的輪報會,就要去找適合的paper,並且摘要成投影片報告。
3.準備發表自己的個人研究在研究室的meeting或是研究所級的meeting。訓練發表也是研究所很重要的一環,所以也要常常準備好自己的研究在隨時可以發表、談話的狀態中。
4.接待遠道而來的學者、參加研究室的飯局、餐會、小活動。
5.如果有修課的話,去上課、完成課堂作業。
6.做實驗、做分析、讀論文,寫論文。實驗收集包含找實驗參與者,找資料來源,分析包含找分析方式,學習寫程式等等,這個任務也是研究所學習最重要的一大部分,讀論文、寫論文也有相當的難度,尤其論文的寫作方面,如何使用適當的措辭,不論是本國語言或是外國語言,也都要有相當的語言能力。
7.其餘教授交代的臨時任務。
而研究所並不是像大學部一樣,主軸不在上課、寫報告、考試等,比較像是學術界的入門實習,研究室也宛如一個職場的小小部門。以我們研究室為例,人際關係還是比較像職場一樣疏遠,或者比較特別的是,因為講究年級的輩分,所以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比較拘謹一點。此外,日本相當重視「場合」,所以在正式的研究有關的場合裡,大家的說話方式也會比較嚴肅,使用敬語,很少開玩笑。如果是大家都必須參加的研究室飯局,說話還是使用敬語居多。除非真的私下約出去玩,才會有輕鬆對話的機會。許多人說在日本長居的壓力大,其實主要也是因為如此吧。
日本很重視「場合」及「角色」,多數人習慣不在「公」領域交朋友,所以職場、研究所不一定可以交得到朋友,就算同樣都是學生,關係也僅止於「研究室的先輩、後輩」,如果要變成「友達(ともだち,朋友的日文)」,必須得有其他契機。這和國籍是外國人或日本人沒有關係,如果想要真的交到「友達」,那麼另外有些契機,有機會一起出門玩、吃拉麵、喝下午茶等等,那麼才是真的變成「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