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院生日常,在日本讀研究所也有像職場一樣的上下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日本的環境除了天氣以外,大部分都跟台灣蠻類似。不過日本社會重視上下關係,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比較不像台灣那麼緊密,稍微比較有距離感一點。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統風格,相當重視上下階層關係

在東北大學,算是比較走傳統風格的學校,以我所屬的研究室為例,雖然平常教授說話很平易近人,個性幽默,非常溫和、好相處,但是研究室整體的行事風格,還是非常具有上下階層關係。
在我們研究室,最大的老大是教授(1位)、再來是副教授(2位→1位)、助理教授(3位→2位)、博士後研究員(1位→0位),並且還有博士生、碩士生、大四學生,但現在因為教授快要退休了,所以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人數有減少,全盛時期真的是一個穩固的金字塔,教授底下帶著一幫人,整個研究室有快30個人。
在這樣的金字塔之下,很多事情也都是照著階層來的,最基本的例子如,在發言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需要發言的話,勢必會從研究室裡的大四學生開始,再依序以年級排序,慢慢輪到碩士生、博士生,再輪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最後才是教授做最後的發言或是總結。
另外,副教授、助理教授、和博士後研究員,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並且自己去跟外面其他大學一起合作。不過整體而言,在東北大學內部,仍然算是一整個研究室的團隊。在我們研究室,雖然都是做視覺相關的研究,但是又分了三個子主題,也就是分為三組group,副教授、助理教授們依照他們的專長,需要參加不同的group meeting,但是教授每一場meeting都會出席。最大的長官工作量是最大的

2.重視自己的所應扮演的「角色」,做好本分內的事情

這一點在日本我覺得蠻明顯的,基本上日本習慣「不會給人添麻煩」,所以也不會有「互相幫助別人的麻煩」的概念,所以大部分人的做事習慣其實都是專注在自己做的事情上面。所以,研究室裡面有什麼設備,同學們之間可能也都互相不太清楚,只有清楚跟自己的研究有關的事情。遇到了問題時,也不見得會和同學互相討論,而是往上先跟助理教授或教授報告,然後再由教授指派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由誰來幫忙解決
而學生的本職是負責來學習的,所以管理研究室等的工作,在我們研究室是由一位助理教授負責,而更繁瑣的行政庶務,則是由另一位行政助理負責。在其他國家,也許有的博士生就必須負擔教課的責任,但是在日本,博士生的角色還只是需要專心做研究的學生,而且在研究室的金字塔底下,只有比大四生和碩士生高而已,其實也還不夠格。另外,在碩一生還不太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時,教授也可能指派博士生的實驗請碩一生幫忙。只要上面的人有交代,下面的人就得跟著做
由於日本習慣「不給人添麻煩」,研究所也像是一種工作,所以不像台灣可能會有互相cover的職場環境,大部分的情況之下,都是做好分內的事情,除非教授有交代,才會互相幫助。

3.在日式的行事風格之下,會自然養成謙虛又謹慎的態度

由於日本重視上下階層,在學術界裡,成為教授之前,會先經歷一長段慢慢往上爬的時期,所以看到蠻多教授其實個性都相當謙虛。而我主要在日本念的是工科,這邊的工科研究和台灣所接觸的、聽聞的也大不相同。通常教授所專精的研究主題很單一,而且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單一主題給研究得透徹
例如,我們研究室主要在做視覺研究,光是視覺研究裡面的「視覺探索」作業(在畫面中呈現很多L和T,通常實驗會要求要找出T來),我們研究室就不只是做單一電腦螢幕的,甚至也做了六個螢幕環繞360度的,VR問世之後,也做了VR版本的,而每一個小環節,其實也都是某一位學生的學位論文,就這樣一環接一環,把一個研究主題給研究得很透徹。
所以在日本聽教授們的學術演講時,通常可以把一個主題聽得很仔仔細細,學者們會把那個主題的來龍去脈給交代清楚。而且都會進入到很實際的層面,從如何架設實驗環境到怎麼推算、分析、怎麼產生這樣的研究、這樣的想法。在台灣所聽到的學術演講,蠻多會在演講中給很多大概念,有時候會感覺有點虛無飄渺或是講得太過理想化,多的是藍圖而少了些實際操作面。
我感覺到的日本學術界的步調不快,但是會很仔細的把一個東西做到最完整,每次和教授的meeting,教授都會仔仔細細的思考學生正在做的東西的分析方式,研究架構、研究問題、討論目前所分析出來的數字的意義、成果。即使每次的meeting所能報告的東西不多,都只有一個星期的進度,但教授還是會著眼於這些點點滴滴,和學生討論並且思考怎麼樣做可以變得更好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不需要吹噓自己有多少未來的藍圖,不需要急著把很多數據結果給分析出來,更重要的是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資料,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樣的分析方法,並且能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邏輯能有清楚的解釋。比起在台灣的急性子學術界,在日本所養成的學術態度,會是謙虛而又謹慎的。
日本重視細節,像我們研究室的教授就非常負責任,都會親力親為的每週親自和學生討論研究的細節。而大部分的學術演講,也都會著眼於細節,太廣泛性的概念,在日本很少談。

研究所的環境就是半個職場

其實讀研究所就差不多像是在工作的感覺了,這倒是和台灣類似。尤其在日本念到博士班的話,幾乎沒有要修的課程,每天的時間由自己安排,也會有一些相應的獎學金可以領,就像工作一樣,而每週的例行事務除了參加研究室的meeting之外,就是做研究的時間。
大學院生的日常,不外乎就是以下工作內容:
1.準備參加研討會要用的資料,如果自己是發表者,那麼就要準備研究的資料,如果是籌辦研討會的承辦人,那麼就要幫忙準備行政工作。
2.準備研究室meeting的期刊論文摘要,研究室大概都會有閱讀期刊論文的輪報會,就要去找適合的paper,並且摘要成投影片報告。
3.準備發表自己的個人研究在研究室的meeting或是研究所級的meeting。訓練發表也是研究所很重要的一環,所以也要常常準備好自己的研究在隨時可以發表、談話的狀態中。
4.接待遠道而來的學者、參加研究室的飯局、餐會、小活動。
5.如果有修課的話,去上課、完成課堂作業。
6.做實驗、做分析、讀論文,寫論文。實驗收集包含找實驗參與者,找資料來源,分析包含找分析方式,學習寫程式等等,這個任務也是研究所學習最重要的一大部分,讀論文、寫論文也有相當的難度,尤其論文的寫作方面,如何使用適當的措辭,不論是本國語言或是外國語言,也都要有相當的語言能力。
7.其餘教授交代的臨時任務。

而研究所並不是像大學部一樣,主軸不在上課、寫報告、考試等,比較像是學術界的入門實習,研究室也宛如一個職場的小小部門。以我們研究室為例,人際關係還是比較像職場一樣疏遠,或者比較特別的是,因為講究年級的輩分,所以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比較拘謹一點。此外,日本相當重視「場合」,所以在正式的研究有關的場合裡,大家的說話方式也會比較嚴肅,使用敬語,很少開玩笑。如果是大家都必須參加的研究室飯局,說話還是使用敬語居多。除非真的私下約出去玩,才會有輕鬆對話的機會。許多人說在日本長居的壓力大,其實主要也是因為如此吧。
日本很重視「場合」及「角色」,多數人習慣不在「公」領域交朋友,所以職場、研究所不一定可以交得到朋友,就算同樣都是學生,關係也僅止於「研究室的先輩、後輩」,如果要變成「友達(ともだち,朋友的日文)」,必須得有其他契機。這和國籍是外國人或日本人沒有關係,如果想要真的交到「友達」,那麼另外有些契機,有機會一起出門玩、吃拉麵、喝下午茶等等,那麼才是真的變成「友達」。
avatar-img
114會員
13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節約不只是意味著「花越少越好」,而是讓自己專注於生活中想要講究甚至不容妥協的人事物上。 自從來了日本之後,發現做很多事情都很花錢,在國外生活,不只是換一個語言環境而已,如果依照原本待在台灣的生活習慣在日本過日子,將會發現荷包也會流失得很快!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才發現原來出國學到的東西,不只是語言、
上大學後的某天突然覺醒,花了一年的時間瘋狂學習日文,在大學修日文課、去補習班上日文課,每天讀日文一小時以上,一年後考上N2。 N2以前學習日語的重點總結:每天讀一個小時以上的日文,再花各種零碎時間朗讀文章聽日本新聞、電視節目、日劇,熟讀日語教材。 這篇文章就來介紹,考了五次N1的終極N1學習心得吧!
最開始接觸日語的時候是在高中的第二外語課程,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50音記起來,加上簡單的單詞,但基本上只會說「OOです」這樣的句型。大一暑假和同學去放天燈,我在天燈上寫著「我要重學日語」,一年後考上N2,也開啟了至今已經七八年的日語學習之路。 初學日語總結:選定某一系列的教科書之後,就好好的把那個系列
之前有一篇文章寫到日本單月花費大約多少錢的計算,現在在日本已經連續待了超過150天,慢慢習慣生活步調的同時,也越來越知道怎麼樣精打細算。這篇文章就來分享要怎麼樣一省再省,挑戰每月只花6~8萬日幣! 1.在日本,交通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台灣的公車或捷運都很便宜,機車機動性高也相當方便,但日本可就貴多了
回首日語學習的路程,第一次學習日語是在高中的第二外語課程,當時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50音記起來,上課氣氛很輕鬆,單詞也只記得一些簡單的單詞,例如雨傘(かさ)、貓咪(ねこ)之類的。 今天就來回顧剛學日語的自己吧! 初學時─熟記五十音 1. 五十音必須背熟,並且應注重聲調,在還沒有讀懂意思的時候,就可以先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日本和台灣截然不同的大學升學率,台灣發動高教改革之後,高等教育從菁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博士生賣雞排」是一個個案,但也可以代稱整體的現象,也許一言以蔽之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當然雞排博士本人對於博士教育有他的解讀,但台灣的整體的體制,跟日本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旅遊時接觸的日本人
節約不只是意味著「花越少越好」,而是讓自己專注於生活中想要講究甚至不容妥協的人事物上。 自從來了日本之後,發現做很多事情都很花錢,在國外生活,不只是換一個語言環境而已,如果依照原本待在台灣的生活習慣在日本過日子,將會發現荷包也會流失得很快!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才發現原來出國學到的東西,不只是語言、
上大學後的某天突然覺醒,花了一年的時間瘋狂學習日文,在大學修日文課、去補習班上日文課,每天讀日文一小時以上,一年後考上N2。 N2以前學習日語的重點總結:每天讀一個小時以上的日文,再花各種零碎時間朗讀文章聽日本新聞、電視節目、日劇,熟讀日語教材。 這篇文章就來介紹,考了五次N1的終極N1學習心得吧!
最開始接觸日語的時候是在高中的第二外語課程,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50音記起來,加上簡單的單詞,但基本上只會說「OOです」這樣的句型。大一暑假和同學去放天燈,我在天燈上寫著「我要重學日語」,一年後考上N2,也開啟了至今已經七八年的日語學習之路。 初學日語總結:選定某一系列的教科書之後,就好好的把那個系列
之前有一篇文章寫到日本單月花費大約多少錢的計算,現在在日本已經連續待了超過150天,慢慢習慣生活步調的同時,也越來越知道怎麼樣精打細算。這篇文章就來分享要怎麼樣一省再省,挑戰每月只花6~8萬日幣! 1.在日本,交通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台灣的公車或捷運都很便宜,機車機動性高也相當方便,但日本可就貴多了
回首日語學習的路程,第一次學習日語是在高中的第二外語課程,當時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50音記起來,上課氣氛很輕鬆,單詞也只記得一些簡單的單詞,例如雨傘(かさ)、貓咪(ねこ)之類的。 今天就來回顧剛學日語的自己吧! 初學時─熟記五十音 1. 五十音必須背熟,並且應注重聲調,在還沒有讀懂意思的時候,就可以先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日本和台灣截然不同的大學升學率,台灣發動高教改革之後,高等教育從菁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博士生賣雞排」是一個個案,但也可以代稱整體的現象,也許一言以蔽之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當然雞排博士本人對於博士教育有他的解讀,但台灣的整體的體制,跟日本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旅遊時接觸的日本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日本的大學中,國立、公立、與私立學校的特徵與優缺點,提供給在準備/考慮考研究所的同學作為參考。內容包括學費相當、地理位置、學校排名、排名的依據和指標、學校特色、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共提出5點建議供同學們參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擔任碩專班班代,不是因為我是班上最「幼齒」的,而是在去年報到時「自願」擔任班代的同學卻在開學後就休學了,以致班代從缺。而我原先多少有點意願,因為班上同學的年齡多半與家父相近,抱持著服務長輩的心態,於是便自告奮勇地接下了班代一職。而班代的樂趣往往不在課業上(例如能夠最新拿到講義),而在於從這個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在一個充滿奇幻和神祕氛圍的研究所裡,一群來自不同部門的年輕人相聚一堂。 作為這個特殊研究所的一部分,在他們工作之餘的日常交流和互動中又度過了一天。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日本的大學中,國立、公立、與私立學校的特徵與優缺點,提供給在準備/考慮考研究所的同學作為參考。內容包括學費相當、地理位置、學校排名、排名的依據和指標、學校特色、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共提出5點建議供同學們參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擔任碩專班班代,不是因為我是班上最「幼齒」的,而是在去年報到時「自願」擔任班代的同學卻在開學後就休學了,以致班代從缺。而我原先多少有點意願,因為班上同學的年齡多半與家父相近,抱持著服務長輩的心態,於是便自告奮勇地接下了班代一職。而班代的樂趣往往不在課業上(例如能夠最新拿到講義),而在於從這個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在一個充滿奇幻和神祕氛圍的研究所裡,一群來自不同部門的年輕人相聚一堂。 作為這個特殊研究所的一部分,在他們工作之餘的日常交流和互動中又度過了一天。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