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思考

含有「線性思考」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2018年金石堂-城中店熄燈前,有一段時間在做書籍促銷和清倉的活動,當時也買了好幾本書,有點像最後一次回顧這家書店的儀式感,這本書就是當時買的,一直想看但還沒看,後來放著又一直被新的書淹沒,最近又看到它,終於把它拿起來讀了。發現裡面有不少值得學習的觀念,所以整理了一下讀後心得。
Thumbnail
說起磚頭,有一個大家可能都想不到的那就是版畫...。當時我念小五,美術老師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不說了,他發給我們每人一塊磚頭,要我們用筆刀雕刻出形狀圖案,然後他再用滾輪上油墨幫我們拓印出來..。 那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學到雕塑啊!厲害的是全班四十幾個學生,他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磚塊? 當時我們高年級還有17個班耶! 我記得當時我刻了一隻鯨魚,也有的同學磚渣沒倒乾淨,讓滾輪黏上很多屑渣,被老師念了一頓。後來那些磚塊到哪裡去,我早已記不得了,總之這是我小學時很難得的回憶。 --- 至於在稻穀中找麥粒,這讓我有一個反向思考,挑咖啡豆,用成語來形容就是"去蕪存菁"。你要在一堆咖啡豆裡面,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慢慢挑揀出不好的豆子,這也是手沖咖啡麻煩的地方,像是QC控管一樣,在一堆沙粒中找珍珠是有目的性的,但是挑咖啡豆卻又是反過來,因為你知道一定有發育不好或是蟲害的豆子,去除雜質可以變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親賢臣,遠小人,廣結善緣之交?)哈哈。 書中提到許多類似行銷學跟統計學的觀點,只是用更淺顯的方式讓人便於了解,不過還是要說一句,事情不是絕對的,因為創新往往也伴隨著風險,風險管理也是商業學科裡面很重視的一環,就拿台灣的gogoro來說吧,它是不是創新?? 是。但創新之後能否走得更遠? 這就必須要長期觀察才能得知了。創新有時可以創造短期間的高獲利,但新鮮度降低或者後續經營管理不善,就可能會輸給原本的傳統產業。 至於濾鏡(有色眼鏡),這可以用拉普拉斯古典機率來解釋一下,比如大樂透開獎數字,有時你會發現,怎麼六組數字有三個居然都出現在40以後,如果以常態分佈來說,不是每個區間出現的數字應該要平均嗎?比如個位數字一個,10~20一個,20~30一個,以此類推...。我同學很巧妙地回答了我的疑問,那是因為你把關注點都集中在40,41,42這三個數字上,那只是我們賦予這三個數字是4開頭罷了,其實每個數字被搖出來的機會都是公平的,只因為你特別在意4開頭,於是有了搖獎不公平的感覺,他這樣一講我就豁然開朗了。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在距今200年前的美國社會,路上常常可聽到人們在談論時事,甚至專題演講在路旁的公園就能看到,那時候人手一書是很正常的;200年後的美國甚或是全世界,已經沒什麼人在做深度討論了,專題演講變成致使注意力渙散的催眠曲,路上皆可看到人手一機甚至不只一機。 我們的閱讀能力發生了甚麼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子穎
感謝分享好書!👍
  截至目前為止,各位讀者一共看了11篇文章、9個章節。文章討論的內容從一開始的投資基本定義,延伸到投資好壞判別、投資種類介紹,至最後的風險簡述和補充說明。對於初學投資會需要用到的背景知識,到此為止已經建構的差不多了。這些內容就如同素描的草稿(sketch)一般,協助各位描繪出投資的輪廓。
Thumbnail
我們在看待歷史路徑的時候,常常會陷入一種事後諸葛的情境,也就是類似XX命定論、OO決定論。這種論點在解釋大環境很有力道,但往往用不到第一線的決策,更有可能忽略人性。並不是說大格局的探討歷史有錯,筆者只是想說,我們回過頭去看,設身處地替當事人想,很有可能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並不會更高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