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怡良

含有「艾怡良」共 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某夜聆聽艾怡良的歌,觸動感懷,遂提筆描繪一段深刻的愛情。文中,愛是孩童般的天真與成人般靜默的相伴,是在生命高低起伏中彼此堅定的選擇。時間宛如心口的沙漏,流逝中沉澱的不僅是歲月,更是融入骨血、即便皺紋蔓延也依舊緊握的深情。
Thumbnail
同樣的「Forever Young」,阿爾發村和艾怡良這兩首歌的核心精神和對「青春」的詮釋截然不同,一個想要永保青春卻擋不住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奈(還是憂傷?),另一個則是受過傷、卻依然選擇勇敢的青春,心靈老了,卻想要無所畏懼…
Thumbnail
《我的問題該問誰》是艾怡良再次對愛及生命發起的叩問之作,它不一定是張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卻更能坦然一點,面對她的需要,減少一點繁雜的修辭束縛,充實一些演唱會上需要熱情的快歌。
Thumbnail
4/5艾怡良《我的問題該問誰》
我的生活相對鬆散,許多事情都不小心放置PLAY到最後一刻才動。許久沒看的電影,該寫而還沒寫出來的文字,該打而沒打的電話,該發出去而沒有發的訊息。不過反而隨心所欲的,一刻都不能等的就,走去冰箱拿出巧克力棒來吃、下載了APP遊戲結果沉迷了兩週以上、跳上租了的汽車去野柳沈船潛水。
Thumbnail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4/07/31
野柳好漂亮~~想提供關鍵字:美人魚
Tono’s voice -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8
香水百合 關鍵字:美人魚💛 「看東西會眼結石嗎?」 「可能是體質,小時候就知道說好像淚液分泌不足。」 那時醫生說眨眼不完全,常常沒有完全閉起來就睜開了。 「那點人工淚液有用嗎?」 「美人魚的眼淚效果最好。」 —來自Tono’s voice 發佈於Tono’s island https://vocus.cc/article/66ccacbbfd8978000190bd68
關於電影,艾怡良不確定自己以後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演員,但有一點她卻非常肯定:「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共感很強的演員,也很願意深入跟角色共處。」如果未來還有機會,艾怡良不但想要繼續拍戲拍下去,任何跟電影有關的工作她都想做,包括為電影寫歌、唱歌,甚至擔任 2023 年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大使。
Thumbnail
連續介紹了1979~2022年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44部電影,或許您不是每一部都看過,但當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是否會想起這些已經看過的電影劇情,或想到自己當時正在經歷的一些事情而有所感觸呢?接下來便將文章中出現的歌曲為您精選出40首,不做介紹及賞析,就只給您「聽歌賞樂🎧」的純音樂享受
Thumbnail
是啊,這部電影我看過好幾次了,我也有去屏東參觀過"阿嘉"住的那間房子,電影好看、插曲跟配樂也都很好聽😄
本文章介紹獲得2012~2022年「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項的電影及歌曲,包括:高海拔之戀II(Do Re Mi)、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誰先愛上他的(峇里島)、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大佛普拉斯(有無)、返校(光明之日)、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一首搖滾上月球、後會無期、太陽的孩子(不要放棄)、輝煌年代。
Thumbnail
羅大佑版本林夕重寫這個歌詞,寫的也很好,非常適合羅大佑這種中年大叔來唱(如果是原來的歌詞他來唱確實有點奇怪),有唱出歌詞「跌宕半生才知歌詞如人,能返璞歸真都因為情真...」的意境。〈後會無期〉您指的應該是鄧紫琪翻唱的那首英文老歌吧,我也是寫這篇第一次聽到,韓寒詞填的很好,鄧紫琪唱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把一首老歌唱成有現代感卻又不失原有旋律的調性,有點滄桑但又不失去希望,跟電影劇情很搭(我寫這篇之前也有去看這齣的電影簡介),唱功非凡。電影簡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2Aeb5p2Sw
今天的領受是之前在聽艾怡良版本的"如煙"體會到的,真的好好聽🥺🥺 阿信真的太會寫詞了~ 他根本是個詩人 樹梢緊緊擁抱著樹葉真的太會寫了🥺 另外還有一段歌詞說道: 有沒有那麼一個明天 重頭活一遍 讓我再次感受曾揮霍的昨天 無論生存或生活我都不浪費 不讓故事這麼的後悔 有誰能聽見 我不要告別 我坐
Thumbnail
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就在於自己可以做出選擇。
Thumbnail
JAD-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13
紀錄一下之前曾經被留下的想法... Ludlf 會不會不美好才是真正的美好呢? 因為還不美好,過程中的不滿、厭惡...的情緒推動著走向美好的渴望,同時也在檢視著如何改善不好的部分。當回頭看已經成長的自己、發現向前走了很長的路,而那份成就感是否才是真的美好? JAD回覆 我覺得「美好」的定義廣泛到無法計量,基本上這裡提到的美好,更近似於一種個人認知,所以只要是你認同的,大概都可以稱之為美好,拽屬於你自己的美好。 南灣 算是有捨才有得嗎? JAD回覆 我認為有捨有德是一種無法「魚與熊掌」兼得的時候,才必須面對的選擇。 也許能力到了,不用捨也可以成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