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含有「關燈」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看似正確的呼籲,背後其實有點諷刺。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節約用水,不要浪費食物,記得隨手關燈,冷氣不要開太強,出門要關電器…… 這些話沒有錯,真的沒有錯。 但它們往往隱含一個潛在的前提:資源浪費是你我的責任,而你我,必須為了地球的未來而時時自律。 可是,我們真的有辦法撐起這個責任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點感慨,我去收了一間辦公室的電腦設備,金主爸爸決定結束營業,辦公室在最後退租前,請我去清理公司裡所有的電腦設備。 當時接頭的主管,是一位非常資深的老員工,處理過程中我們聊了起來,才發現我們算是同期的...
Thumbnail
睡前故事是和孩子之間的另一種對話模式,記得小時候媽媽在睡前會說故事給我聽,所以等我自己當媽了之後,我也說給兒子聽。     「『關燈囉!』媽媽一說,我立刻接話:『媽媽講故事!要講兩個喔!』」在我兒時的記憶裡,媽媽總會在我睡前說故事給我聽。有時候聽到一半我就睡著了;有時候是媽媽講著、講著自己睡著
Thumbnail
兩歲多一點的女兒剛學會說話,真的是可愛到不行! 但這個年紀,也真的會讓父母頭很痛。比方說,一天到晚喊「不!不要!」、突然任性大哭、生氣、鬧情緒…… 據說1到3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萌芽,又剛學會說話走路,情緒常常難以掌控。 小小孩能有多叛逆呢? 當了父母才知道,他們
社區裡有一扇窗,總在深夜還亮著。那不是忘了關燈,而是一位老先生特意為城市留下的一盞光。 他說:「萬一有人半夜睡不著、心煩了,看到這燈,會覺得世界還有人醒著。」 多年來,無數人路過那窗,在最孤單的時候,悄悄被那盞燈照亮。 不是每一扇窗都為自己而亮,有些,是為了讓陌生人不那麼孤單。
Thumbnail
這間房子是我自己找的。沒有房仲,沒有朋友陪看,只是那天下午下著雨,我撐著傘經過巷子口,它的鐵門微開,像剛剛好在等我。 房東是個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手腕戴著念珠,說話很慢。她沒有多問我的年紀,也沒關心職業,只問了一句:「妳怕黑嗎?」 我搖頭。 她點了點頭,說:「那妳應該可以住得下來。」
Thumbnail
「欸,阿東,你就不能關燈睡覺嗎?」   「你出門後記得要關燈啦。」   「你為什麼那麼怕黑啊?都已經幾歲了,還那麼怕黑,不覺得很丟臉嗎?」   這些問題來自於我周遭的親朋好友。應該說,幾乎所有跟我同居一室過的人,都問過類似的問題。然而,我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這些問題。而今
近來在一處將近完工的地方做粗工,內部已經完成廁所馬桶、洗手台,每隔幾天需要打掃一遍及鹽酸清水水沖洗幾間廁所;因是新安裝打掃刷洗不費力,可是許多工人衛生習慣真差勁令人作嘔。 譬如剛把馬桶刷洗身障洗手間完畢,隔壁有男性洗手間是自動小便斗,人靠近便自動沖洗一次完畢後再自動沖洗一遍,而刷洗乾淨或者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