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納斯的誕生
「孩子一直說好無聊噢~」
督生一臉沮喪看著我,嘴角下垂、眼神有些兒飄忽不定、露出無奈的表情,透露出這句話對他的打擊頗大,快要招架不住了。
是說督生體質不佳撐不住了?恰恰相反:他平時文靜寡言,行事冷靜,看不出有太多的情緒變化,貌似八風吹不動、堅強無比。以這樣的修為,怎可能招架不住呢?「看來有點打擊到你;說說會談的情況吧。」
督生丟出他面臨的情況後,我先不急著出招解決他的困境,而是先感受他此刻的狀況、傳達我的感受,再給他一個可以採取行動的目標或方向。前兩者有助於表達或核對我對他現況的理解,後者則是給出具體的行動目標,減緩他的無力或焦慮,畢竟,在什麼事都做不了的狀態下,焦慮不安只會節節升高而不會直接消退。
「…」督生開始描述他在會談中和孩子的互動情況。
孩子是種很奇妙的生物,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往往有話直說、毫不隱藏,這使得和孩子工作要運用更大的直觀表達。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又有些實習生,即便在大量和孩子接觸的機構實習,卻害怕自己在會談過程中會傷害孩子而綁手綁腳,進而無法自在地和孩子互動,督導時常會看見自己在工作時的錯過而懊悔。
凡此無法自由流動的狀態,常是源自於幼年受傷,因而將自己的傷痛投射到眼前的當事人。不敢靠近。

維納斯的誕生
眼淚是珍珠。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話前面還有另外一句話:不哭不哭。
珍珠主要形成於蚌殼類的軟體動物,當異物侵入造成傷口時,它們的細胞會分泌碳酸鈣包裹異物以保護傷口處,日積月累下,以異物為核心的碳酸鈣便成為我們肉眼可以辨識、甚至是加工賞玩的珍珠了。
對蚌殼來說,閉闔其外殼是保護自己最迅速、最常用的方式,也因此,天然生長的蚌殼要能找到珍珠並不容易,這也是物以稀為貴的由來。
換句話說,封閉自己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手段。
當傷害已經過去,出於保護自己的習慣而緊閉,外界感受到的是堅硬的外殼,而不是柔軟的內在。蚌殼只有在感受到安全時,才會再度打開硬殼。
軟體動物的傷痛,是他人眼中的珍珠。

維納斯的誕生
「過程中,你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呢?」
我這個問法有點兒投機,重點放在「沒做什麼。」這其實提醒督生,在和當事人工作的過程中,有什麼是自己忽略的、害怕的、困住的、不敢的。
「大概是我讓他感到無聊吧。」
「怎麼說呢?」今年才開始受督的實習生很快回答,直面自己的情況,真是不簡單。
「…+%##&!@(I…」
結束前,我循例問了:「結束前,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你聽了 OOO 韓團的歌,感覺如何呢?」
OOO 韓團是上次督生在200字心得裡,提到某韓團發表新單曲,我回信再問他時得到的答覆。這是第一次督生主動好奇我的看法。
當然我也回應聽了該團歌曲後的感受,而不是「很好聽」一句話帶過;「對了,你怎麼開始接觸這個團體的呢?」
「…+%##&!@(I…」督生眼睛發亮的告訴我,迵異於過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