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勉為其難裂開的奇異果麵包
五、實習督導
(一)乙方宜聘任執業達兩年以上之諮商心理師擔任丙方之專業督導;或者由雙方同意下,聘任符合資格之專業人員,並共同發給專業督導聘書。
(二)督導者應於實習期間指導丙方進行實作訓練,每個月至少 2 小時督導,確保專業督導之持續與品質,若有督導變更情事時,應盡告知協調之義務。
<某研究所的諮商實習辦法>
‧
當初透過管道找上我尋求督導的督生,十二月底的最後一次督導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了。這段期間,督生的實習機構仍然運作,就算扣除春節年假,也還有一段接案時間,按照道理說,處於專業起步階段的受督者,多數會遵守研究所上的實習辦法,接了案就要討論,然而督生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啪,不見了。
‧要不要寫信告訴他,你不用來了?
‧
前幾天夜裡我起床廁所,返回溫暖的被窩一時未能入睡,想到這督生,只差沒有立刻起身發封電子郵件通知對方--也幸好夜裡溫度太低我不想再離開被窩,不然還真有可能這樣子。話說回來,夜裡頻尿是老男人不好啟齒的通病,要是我夜裡起來好多次又睡不回去,恐怕我真會衝動…
‧
該研究所的諮商實習辦法究竟如何?這至少是不衝動的作法,先來了解一下吧。
‧
去年我擔任兩位實習生的外聘督導,他們是這位督生的學姐,從實習所在地搭了捷運來找我是半小時起跳,然而他們的態度積極認真,巴不得每週可以和我聊天討論的熱情,讓我在結束督導時,開心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一如當年實習結束時,我的督導老大也請了我們這些實習生吃飯一樣。
‧
難不成以後擔任督導時,要先確認對方的通勤時間?距離太遠的就先排除,以免太多干擾因素?
‧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實習辦法沒變,變的是人。
‧
先撇除通勤時間這外部因素,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性別、年齡這類人口統計學上的變項,再加上BIG-5特質*,以及可以看得見卻不好說的外貌,乃至看不見、貌似好說的動機,以及看不見也不好說的個人議題,這些林林總總因素所形成相吸互斥的排列組合,讓督生的 NO SHOW 變得複雜。
‧
有次我將過熟的奇異果,在加水的狀況下打成泥,和麵粉攪起來,想說會不會有奇異果風味的麵包。先前不管是熟透的柳丁、香蕉,或者是蒸熟的紫地瓜、南瓜,甚至是生鮮的紅蘿蔔,我都拿來打成泥攪進麵團裡,烤烘結果不但成色漂亮,而且氣味頗佳,於是我也對奇異果如法炮製一番。
‧
只不過,按照比例的麵團始終攤成爛泥,在攪拌缸底動也不動,像是液化程度65%的史萊姆,軟爛不堪、流動性差、沒有彈性。我只好再加麵粉、再加麵粉、再加麵粉…看能不能將麵團救起來。
‧
至少加了一倍的麵粉及酵母,水則比平常的比例稍低,總算麵團成形,有些兒彈性了。
發酵了一夜,烤烘出來的結果差強人意*。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我問了谷哥:
‧
奇異果酵素(Actinidin)除了是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外,還具腸道功能的保健。
<奇異果熱量低、營養密度高>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php?IDno=2958
‧
嗄?!蛋白質分解酵素?!麵團裡的麵筋,組成份子就是蛋白質,麵團有彈性、能擴展,全都是這些蛋白質的功勞;蛋白質無法團結、麵筋遭到破壞,酵母自然就無法發揮功能,遑論膨脹撐起麵團了。
‧
木瓜酵素、鳳梨酵素,這些都是天然嫩肉精*,我早就知道的;現在還要加一項:奇異果酵素!
‧
曾經有位會談超過20次的當事人,結案隔了一兩年和我再度聯絡,搭了高鐵與我會談一次心滿意足後又再消失。套用村上春樹*的說法:「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則有一卡車那麼多…」,這和會談或督導非常相似:
‧
我想跑步。我想會談。我想督導。
‧
過往製作麵包的經驗,使我相信奇異果也能打進麵團增加風味;與督生的良好互動經驗,使我相信積極學習會是普遍的狀況;過往的接案經驗,使我相信,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都可以不遠千里前來。
‧
顯然不是如此。
‧
身為督導的我,如何撥開督生一卡車 NO SHOW 的表象,找出他想來的理由,是我的責無旁貸,這遠比實習辦法來得重要。
‧
前提是,督生也願意一起努力。
‧
話說回來,奇異果想要被打進麵團裡嗎?
‥
‥
‥
‥
*五大性格特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5%A4%A7%E6%80%A7%E6%A0%BC%E7%89%B9%E8%B4%A8
*村上春樹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murakami_haruki/special/07.html
*奇異果麵包
https://benwolf.pixnet.net/blog/post/43047592
*嫩肉精:「嫩精」為嫩化劑的俗稱。食肉的嫩化劑,通常是指蛋白質分解酵素,如木瓜酵素(papain)、鳳梨酵素(bromelain)等屬於植物性蛋白質分解酵素;另弱酸(如食醋、檸檬果汁)或2% 氯化鈉也能嫩化肉品。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id=13690&chk=d4bfb124-379f-4a78-b0a9-7baa478f77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