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含有「健保」共 1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個很重要,也很好處理,但一定要去處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2025年5月1日,日本醫療大廠Terumo宣布其具突破性的外科凝膠「AQUABRID」退出台灣市場。理由不在於品質或臨床效果,而是台灣健保制度給付價格「砍到骨頭」——從自費34,000元被砍至僅9,000元的給付價,約為原價的2.5折。 這不是孤例。這是現行健保架構下,對新藥與新醫材「標準化控價
「只要有麻醉、切開、縫合,這樣就算是手術哦!」 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為什麼呢?
Thumbnail
昨天去掛皮膚科,背上的粉瘤想手術,趁放假時間多,想做一做。   誰知到了B2的皮膚科,醫師稍微看了一下, 就說,這可以手術了,但是:   「你不熟悉我們的分科啊!這個要轉到整形外科!」   於是回到B1。但是等很久。看好慢啊。   不過,整形外科的隔壁,就是幫我開甲狀腺的一般外科、
是的,外籍實習生若在台灣實習期間符合「在台居留滿六個月」或有合法居留證件並由實習單位提供薪資(或具雇傭性質),通常需依法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凡具有居留許可並符合一定條件者,均應參加健保。實習單位若為投保單位,則有義務為實習生辦理健保投保。若為無給實習、停留不滿六個月或不具勞
【醫療業務業務日常分享|健保市場 vs 自費市場】 「我不是機器。」 一位從健保體制離開的醫師,內心的吶喊! 每天看診80位病人,平均不到3分鐘就要做出判斷。 沒有時間多問一句、沒有餘力多看一眼。 壓力像是一張不斷拉緊的弓,每天都在怕自己會「看漏了什麼」。 這不是醫療,這只是流程
Thumbnail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Thumbnail
體制縫隙中的清醒者 在台灣健保制度下,一群物理治療師正進行一場安靜的專業革命。他們選擇脫離「15分鐘電療流水線」的體制框架,以自費模式重建醫病關係——這種看似「不合群」的選擇,實質是對醫療本質的忠誠。
付費限定
牙醫應勇於誠實溝通自費治療選項,提供病患透明的選擇資訊,避免隱瞞或推銷。這樣能增強醫病關係信任,幫助病患做出最適合的選擇,而非害怕「被討厭」或影響口碑。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