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花卉

含有「可食花卉」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了讓西瓜有更好的抗病與環境適應力,種苗場會將西瓜芽嫁接到南瓜苗上頭,好讓更為強健的南瓜根系來為西瓜輸送養分。但結果往往是不甘作嫁的南瓜苗,奮力長出自己的芽,更取而代之長出了南瓜。除了分享有趣的嫁接知識,也分享兩道南瓜花料理。
Thumbnail
南瓜花經酥炸或水煮調理後仍保有橙黃色澤,很美~ 會捨不得食用哩😅
芳菲主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小島森林輕唱 確實很美,烹調過後又不變色的美味食用花哩 幸好,南瓜花的產量豐富,眼下是盛花期,除了授粉外還可以摘來做花食呢!
知名的滿族遺老美食家唐魯孫在〈吃在北平〉一文回憶民國二十年左右,有一道流行在抗戰前的知名花食,是宴席必備的辦桌菜:茉莉竹蓀湯。講述一個突發奇想的撒了一把茉莉花,竟讓一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小幫手變成赫赫有名的大廚的故事!做法不難,很適合炎炎夏日來品嘗的一道清雅的花料理。
Thumbnail
春日是木棉花盛開的時節,一樹無葉,映滿半邊晴空恰似英雄的一腔熱血!紅面多蕊的木棉花,是詩人筆下濃鬚大面的英雄。木棉花的隕落,也同樣充滿著英雄氣概,然而肉質肥厚的落花卻遭車輛無情輾壓,成了人們口中的髒亂。與其坐視「英雄」殞落輾壓,不如在落花中尋覓、撿拾那些完好的花朵來做道「木棉花紅豆餅」。
Thumbnail
春天是各色草花繁茂生長的季節,紫花酢漿草更是不會讓人錯過的靈靈芳草。本文除了介紹紫花酢漿草與黃花酢漿草的各種不同之處,也品嘗了被稱為「水晶蘿蔔」的肥大肉質根,並採擷它的鮮花做了一道頗具有春意氣息的「酢漿草花糕」。
Thumbnail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秋冬之際是製作睡蓮花茶最好的時間,隨意走入蓮鄉白河隨處都有的小店小憩,沏了一壺香水睡蓮花茶,一邊欣賞塘面的睡蓮風光,一邊與花農閒聊蓮花茶的製作,享受一個愜意的午後。
Thumbnail
凌霄花,是中國傳統園林四大藤花之一,附木而上,高達數丈,故曰凌霄。然而自古以來,凌霄花就有好壞兩極的評價,有人讚嘆它有凌雲之志,也有人譏諷其攀附而得勢。本文除了介紹凌霄花的文史藝術,還分享一道凌霄花食。
Thumbnail
「蓮房魚包」出自林洪的《山家清供》,是南宋時期非常有創意的一道花卉料理。它將鱖魚肉填塞進蓮蓬內,在蒸煮的過程中,蓮香薰入魚肉,就可讓葷腥的魚肉脫去塵俗之味。是一道風雅又對今日料理富有啟發性的花食!
Thumbnail
一般稱之為「夜來香」的花卉有兩種,一種是茄科的夜香木,具有濃烈張狂香氣; 另一種則是石蒜科的晚香玉,晚香玉應該才是夜來香的本尊。明清時期遠從墨西哥來到中土,深深擄獲了帝王與文人雅士的心!晚香玉的花苞與綠色花芽都是美味的食材,本文除介紹相關文史也分享許多道晚香玉食譜,是夏季秀色可餐的美好食用花卉!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