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香自月宮——天香湯

芳菲主人-avatar-img
發佈於餐芳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清風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宋)鄧志宏〈木樨〉
這道以桂花為主體的天香湯,不同於一般花茶的做法,喝起來芳美順喉、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的體香。

這道以桂花為主體的天香湯,不同於一般花茶的做法,喝起來芳美順喉、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的體香。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是一種深受宋代文人喜愛的香花植物,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有為數不少的詩詞都在歌詠桂花的香氣,到了明清,也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香氣的食譜。

明朝中期,有一位自稱「戒庵老人」的文人李詡,在其著作《戒庵老人漫筆》中記載:「南京舊制,木犀開時造餅,有撿花舍人五百名。」宋、元以来俗稱顯貴子弟為舍人,也就是說到了明代,只要南京桂花盛開,就有五百名貴族子第為採集桂花製餅而奔波。可見到了明朝,以桂花入料理成為飲食盛事。

明代高濂《遵生八箋》就記載了一道妙不可言的養生湯品,名為「天香湯」。

原文的做法是清晨時將帶著露水的桂花打下,去除花蒂,在乾淨的容器內將桂花搗爛,並將花汁榨得乾透。再以這樣的一斤乾桂花,十顆酸梅、甘草一兩,搗成餅狀,用瓷瓶密封。就可以調開水沖泡飲用了。

天香湯材料:處理乾淨的新鮮桂花、少許的梅肉與甘草粉

天香湯材料:處理乾淨的新鮮桂花、少許的梅肉與甘草粉

由於原方所需的桂花不少,因此我們按原方縮小比例:將新鮮桂花去除青梗與青枝後,將桂花研磨成泥、擰去澀汁,再連同少許的酸梅肉與甘草粉一同磨碎,再過篩,低溫焙乾成粉末即可保存。

天香湯作法

天香湯作法

這道以桂花為主體的桂花飲,不同於一般花茶的做法,喝起來芳美順喉、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的體香,故名「天香湯」。

醫書記載桂花有「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等功效。東方女性的體質通常比較虛寒,相較於一般較為寒涼的花茶,天香湯更適合女性飲用哩!

raw-image

明代的《金瓶梅》也有一道可讓口氣清新、簡直就是現代口香糖的花食——香茶木樨餅(有的回合說是「香茶桂花餅」)。《漢典》解釋:香茶木樨餠,餅名,口含祛臭爽神,婦女尤嗜之。

據說是以桂花作為主要材料,加入了孩兒茶、調上甘草膏和糯米糊製成。更講究點的,還會添加檀香、白豆蔻、砂仁、沉香等香料。只是材料與做法都繁瑣許多,不若這道古方的簡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82會員
216內容數
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 矢志將古老的文獻記載,還原為活生生的充滿美感與情意的體驗,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在祭典召喚活色生香的花神,宴會裡有來自傳聞、典籍與想像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百花料理。
2025/04/21
松樹的花粉——松黃,自古以來就是山林高人服食養生的聖品,本文除了複刻南宋《山家清供》的松黃餅,介紹其超逸清絕的飲饌情趣,也複刻了《遵生八箋》的一道蜜煎松花雌蕊。
Thumbnail
2025/04/21
松樹的花粉——松黃,自古以來就是山林高人服食養生的聖品,本文除了複刻南宋《山家清供》的松黃餅,介紹其超逸清絕的飲饌情趣,也複刻了《遵生八箋》的一道蜜煎松花雌蕊。
Thumbnail
2025/03/31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時近清明,古人稱為上巳(音四)節,這一天同時也是漢族傳統的情人節。本文略述上巳節古俗,並分享一道這個時節的桃花料理。
Thumbnail
2025/03/31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時近清明,古人稱為上巳(音四)節,這一天同時也是漢族傳統的情人節。本文略述上巳節古俗,並分享一道這個時節的桃花料理。
Thumbnail
2025/03/26
春日是木棉花盛開的時節,一樹無葉,映滿半邊晴空恰似英雄的一腔熱血!紅面多蕊的木棉花,是詩人筆下濃鬚大面的英雄。木棉花的隕落,也同樣充滿著英雄氣概,然而肉質肥厚的落花卻遭車輛無情輾壓,成了人們口中的髒亂。與其坐視「英雄」殞落輾壓,不如在落花中尋覓、撿拾那些完好的花朵來做道「木棉花紅豆餅」。
Thumbnail
2025/03/26
春日是木棉花盛開的時節,一樹無葉,映滿半邊晴空恰似英雄的一腔熱血!紅面多蕊的木棉花,是詩人筆下濃鬚大面的英雄。木棉花的隕落,也同樣充滿著英雄氣概,然而肉質肥厚的落花卻遭車輛無情輾壓,成了人們口中的髒亂。與其坐視「英雄」殞落輾壓,不如在落花中尋覓、撿拾那些完好的花朵來做道「木棉花紅豆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松樹的花粉——松黃,自古以來就是山林高人服食養生的聖品,本文除了複刻南宋《山家清供》的松黃餅,介紹其超逸清絕的飲饌情趣,也複刻了《遵生八箋》的一道蜜煎松花雌蕊。
Thumbnail
松樹的花粉——松黃,自古以來就是山林高人服食養生的聖品,本文除了複刻南宋《山家清供》的松黃餅,介紹其超逸清絕的飲饌情趣,也複刻了《遵生八箋》的一道蜜煎松花雌蕊。
Thumbnail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宋代文人愛梅的冰清玉潔,視之為天地間的至清之氣,不但行住坐臥,甚至以梅花為餐,欲襲染一身清氣。明清時代,醫家熱衷以藥露治病,以蒸餾的方式來萃取梅花的香氣與精華。實踐發現,梅花純露在常溫下放置一年,香氣更加濃郁,比起其他的花草純露更耐放、香味也持續得更久,看似單薄的梅花,確實有其殊勝之處。
Thumbnail
宋代文人愛梅的冰清玉潔,視之為天地間的至清之氣,不但行住坐臥,甚至以梅花為餐,欲襲染一身清氣。明清時代,醫家熱衷以藥露治病,以蒸餾的方式來萃取梅花的香氣與精華。實踐發現,梅花純露在常溫下放置一年,香氣更加濃郁,比起其他的花草純露更耐放、香味也持續得更久,看似單薄的梅花,確實有其殊勝之處。
Thumbnail
桂酒,自古即是美酒與仙釀的代名詞!但中國傳統植物——桂有兩種:一種是肉桂,是樟科植物,葉、樹皮及嫩枝都有香氣,自古即是重要的香料與藥用植物。另一種是桂花,是木樨科植物,是重要的香花,卻不具有實用性與特殊藥性。文章說明了桂的文史並分享一道桂花米酒的製法。
Thumbnail
桂酒,自古即是美酒與仙釀的代名詞!但中國傳統植物——桂有兩種:一種是肉桂,是樟科植物,葉、樹皮及嫩枝都有香氣,自古即是重要的香料與藥用植物。另一種是桂花,是木樨科植物,是重要的香花,卻不具有實用性與特殊藥性。文章說明了桂的文史並分享一道桂花米酒的製法。
Thumbnail
清雅而富有禪意造型的佛手,是古代文人喜歡放在案牘上供玩賞聞香的清供,有「香中君子」之稱;明清時期,許多富貴人家熱衷在家裡陳設佛手柑,以果香來替代焚香,慈禧太后便是箇中熱愛佛手的代表人物。十月底園子收穫了一顆大佛手,古人說佛手不堪吃,於是拿來熬蜜餞,成品金黃欲滴,口感甜美,並有個柑橘的清香。
Thumbnail
清雅而富有禪意造型的佛手,是古代文人喜歡放在案牘上供玩賞聞香的清供,有「香中君子」之稱;明清時期,許多富貴人家熱衷在家裡陳設佛手柑,以果香來替代焚香,慈禧太后便是箇中熱愛佛手的代表人物。十月底園子收穫了一顆大佛手,古人說佛手不堪吃,於是拿來熬蜜餞,成品金黃欲滴,口感甜美,並有個柑橘的清香。
Thumbnail
每年寒露到霜降時節,是桂花悠悠盛放的時節。桂花的馨香可透過桂花釀的製作,保留桂花的香氣,讓嗅覺上的美好轉化為味蕾上的香甜。本文介紹幾種桂花釀的製法,與桂花栗子羹的製法。
Thumbnail
每年寒露到霜降時節,是桂花悠悠盛放的時節。桂花的馨香可透過桂花釀的製作,保留桂花的香氣,讓嗅覺上的美好轉化為味蕾上的香甜。本文介紹幾種桂花釀的製法,與桂花栗子羹的製法。
Thumbnail
一般稱之為「夜來香」的花卉有兩種,一種是茄科的夜香木,具有濃烈張狂香氣; 另一種則是石蒜科的晚香玉,晚香玉應該才是夜來香的本尊。明清時期遠從墨西哥來到中土,深深擄獲了帝王與文人雅士的心!晚香玉的花苞與綠色花芽都是美味的食材,本文除介紹相關文史也分享許多道晚香玉食譜,是夏季秀色可餐的美好食用花卉!
Thumbnail
一般稱之為「夜來香」的花卉有兩種,一種是茄科的夜香木,具有濃烈張狂香氣; 另一種則是石蒜科的晚香玉,晚香玉應該才是夜來香的本尊。明清時期遠從墨西哥來到中土,深深擄獲了帝王與文人雅士的心!晚香玉的花苞與綠色花芽都是美味的食材,本文除介紹相關文史也分享許多道晚香玉食譜,是夏季秀色可餐的美好食用花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