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秋江塘邊最美的秋色
已經深秋了,還依舊日頭赤炎炎!惟木芙蓉花開,讓人感受到季節遞嬗的訊息!
如果說牡丹是春芳中的花魁,那麼最豔美的秋芳莫過於木芙蓉了。性喜水濱的木芙蓉,也是秋天江塘邊最美的秋色,在水芙蓉(荷花)枯萎之際,木芙蓉正好為殘秋注入了美麗的色彩,正如白居易的詩所云:「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性喜水濱的木芙蓉,是秋天江塘邊最美的秋色,在水芙蓉(荷花)枯萎之際,木芙蓉正好為殘秋注入了美麗的色彩
二、旖旎的木芙蓉花染

木芙蓉又名「三變木芙蓉」。
木芙蓉又名「三變木芙蓉」,即一天之中,花色會從白逐漸變紅,有如美人醉酒,因此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浪漫旖旎的愛情故事。芙蓉花擰汁,也因此經常被拿來做一種特殊的應用。
如五代蜀主孟昶為了討喜愛芙蓉花的妃子花蕊夫人歡心,下令將整個成都種滿芙蓉花,因此成都又稱為「蓉城」,甚至取芙蓉花汁染色製成了華麗多彩的芙蓉帳,與夫人共度良宵。後世大家所熟知的「芙蓉帳暖度春宵」,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浪漫愛情。
明代《群芳譜》也記載:唐明皇以芙蓉花汁調香粉,作御墨,曰龍香劑。
唐代著名的才女詩人薛濤發明了一種用芙蓉花汁染色的花箋,人稱「薛濤箋」。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這位傳奇的中唐女詩人。薛濤,通曉音律、工於詩賦。出身官宦之家,受過良好的文學教育,後因家道中落而淪為樂籍。卻透過自身的努力、才華與人格魅力,擺脫卑下身份帶來的歧視,成為當時備受尊崇的詩人,一生創作詩歌五百多首,傳世九十餘首。王建有詩讚譽:「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寄蜀中薛濤校書〉)
薛濤創制的「薛濤箋」又稱為「浣花箋」,因其長年居住在浣花溪畔,以浣花溪水、木芙蓉樹皮、木芙蓉花汁製作桃紅色的小彩箋,專門用來寫詩。原因是薛濤的詩不多於八句,因而特意製作一種適用於自己寫詩的小巧紙箋,以此與當時的大詩人如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往來唱和。
不過用木芙蓉來做花染,美則美矣,實則令人很懷疑,因為實際取木芙蓉來做料理,便發現木芙蓉的花青素相當脆弱,一遇熱很容易就掉色了。比起木芙蓉適合染色的素材也不少,比如同為錦葵科的扶桑花就比木芙蓉更適合染色,但古人留下這麼多關於木芙蓉花染的紀錄,或許只是因為太喜歡木芙蓉所象徵的美麗與浪漫。因此芙蓉花染不是實指,而是一種形容詞。
明代《天工開物》讚美薛濤箋「其美在色」,也提到:
四川薛濤箋,亦芙蓉皮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料也。——《天工開物.殺青第十三卷.造皮紙》
根據《天工開物》的說法,薛濤所造紙,是用木芙蓉皮為紙漿,以芙蓉花染色而成。但似乎懷疑:薛濤紙之美在於宛若芙蓉花的花色,而非取自這種材料。
三、餐芳譜logo—芙蓉石篆印
木芙蓉之美,確實讓後世將許多美麗浪漫的事物都冠以「芙蓉」之名,如芙蓉石、芙蓉鏡、芙蓉樓、芙蓉褥等。今天想藉此機會來介紹一下餐芳譜logo的篆刻印鑑。
這枚篆刻印鑑的設計者是江祖望博士。江祖望博士是知名的書畫藝術家,也是留學法國的藝術博士,更是我以前任教學校的系主任。一直以來就非常景仰江老師深厚的才學與藝術造詣,因此在成立餐芳譜粉專之初,我便委請江老師來為我們設計這一方篆印。
江老師所挑選的印石就是芙蓉石。江老師提到芙蓉石是文人篆刻最喜用的印石之一,除易於鐫刻外,最初以「芙蓉」為名,就在於它讓人有一種柔膩盈潤、內斂不浮豔的質地感,與翠玉寶石那種晶瑩剔透、光豔奪目截然不同,前人曾形容「如脂如膏如腴、拂之有痕」,就是對芙蓉石彷彿有芙蓉花般吹彈可破的細膩質地的具象形容!
重點是那不凡的刀工與精妙的章法布局,看著印出來的一方印,美得讓人目不轉睛!感覺好像兩個舞著水袖的女子婉孌而反向地伸展著,在那充滿張力的美感與情意的瞬間,「美」被凝凍下來了!這方印如斯古樸厚重又如斯輕盈靈動地,畫龍點睛地點出了餐芳譜透過花食所要傳遞的精神!

書畫藝術家江祖望博士為餐芳譜設計的篆印!
四、養顏美容木芙蓉椰盅
木芙蓉拿來取汁作各種花染雖不太可信。不過,帶點黏液、柔嫩的木芙蓉花確實是很可口的食用花,不只是浪漫風雅而已。最後跟大家分享一道簡易又很有風味的花羹:木芙蓉椰盅。
取香水椰子,截出一開口,將裡面的椰汁與一整朵盛開的木芙蓉花同煮,加點冰糖、紅棗與枸杞佐味,再倒回椰盅即可。讓整朵花徜徉在椰漿裡,比拆瓣來煮更有fu喔!
只是木芙蓉花不堪久煮,椰子水沸騰後加入花朵即可。木芙蓉花除了是很可口的食用花,還具有諸多療效。《本草綱目》一書提到:
木芙蓉葉並花。微辛,平,無毒。主治: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時珍曰:芙蓉花並葉,氣平而不寒不熱,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癰腫之功,殊有神效。近時瘍醫秘其名為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癰疽發背,乳癰惡瘡,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並用芙蓉葉,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乾研末,以蜜調塗於腫處四圍,中間留頭,乾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即膿出易斂。妙不可言。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本草綱目.木之三》
可見木芙蓉花真是一身是寶,根、皮、花、葉無一不可入藥,內用外敷俱佳。對於各種毒瘡有著神奇的療效,不管是哪個階段的都有效。現代的研究則認為木芙蓉花富含維他命C,有滋潤養顏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