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三部曲

含有「奧斯陸三部曲」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熟悉那種可怕的融化感,彷彿溶解在流淌的河水中,自我被有機液體化為烏有的感覺嗎?你身上一切堅固、結實的東西,都在令人厭倦的流動中融化,只剩你的頭額。」二十世紀的羅馬尼亞裔法國哲學家蕭沆在 22 歲時寫下《在絕望之巔》,書名以彼時在自殺訃聞中通用的開頭為名:「在絕望之巔,年輕的某人結束了他的生命。」
Thumbnail
《魔女席瑪》對「愛」提出了深刻的辯證:愛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數一數二強烈且迫切的感受,是來自席瑪靈肉的渴求與呼喚。試想,當你擁有真正致命的吸引力,能用意念影響人心,那該如何肯定戀慕的對象是出於自由意志愛上自己,還是受到自己的能力操控?又或者退一步看,在愛情裡,我們真的掌有自主權嗎?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完一部電影時心想:「啊?結束了嗎?」——但過了幾天,那些片段卻像被放進心裡的種子,時不時浮現、發酵,甚至開始與角色產生共鳴。 對我來說,《世界上最爛的人》就是這樣的作品。 《世界上最爛的人》代表挪威參與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角逐,入圍12月短名單。
Thumbnail
《奧斯陸三部曲》最終章,講述一位聰明獨立的女性茱莉在20至30歲間的迷惘與成長。電影透過序、12個章節與跋,呈現茱莉在學業、愛情與職涯上的跌撞,以及她與兩個截然不同伴侶的關係。茱莉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經歷自我厭惡與懷疑,最終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我記得第一次在夕陽餘暉下前往奧斯陸……我想每天過著有用的生活,被人愛著。」
Thumbnail
5/5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暑假結束了。對你來說是歡樂的終結,還是希望的開始呢?每年八月三十一都會想到這部電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第二部,但三部電影的劇情沒有相關,所以也可以視作獨立的作品。《奧》是一部「致鬱系」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很像北歐的《人間失格》,映照出現代人的虛無與絕望。
Thumbnail
4/5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世界上沒有最爛的人,是你還沒遇見一個讓你在當下得知自己有多好的人。」影響了我整個2022年。
Thumbnail
《愛重奏》是挪威名導尤沃金提爾的處女作,同時作為奧斯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與續作相比之下可以看見首次執導的生澀,同時也具有更年輕、豪放的風格。《愛重奏》裡的兩位主角——菲力浦與伊利,是二十出頭的文藝青年,夢想成為作家,卻有各自的人生議題必須面對。
Thumbnail
對愛情忠貞的人,值得起立鼓掌,而背叛另一半的人,必須鄙夷唾棄。在多數人眼中,愛情只適用於一套判準,一旦跨越那道無形的道德界線,注定將戴上渣男或渣女的荊棘冠冕,負罪餘生。換言之,因出軌觸礁的關係中,總有一個好人、一個壞人。但,真是如此嗎?顯然,《世界上最爛的人》的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不這麼想。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2/06/11
感謝分享!👍
藝術北飄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11
不會喔,這是很真實的一部片~希望妳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