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
含有「封建」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李四郎的沙龍
2025/08/18
從親子到人際──有來有往,沒來清爽
古時候,國家是國王的,人民必須順從,國家才能穩定,因此從娘胎裡就教孩子心性順服,出生開始孝順父母、長幼有序,長大就習慣順從官員跟貴族,遵守階級制度,於是忠君孝親當順民是最好的品格。 現代民主國家,需要公民參與公眾事務,需要人人尊重自由與平等。胡適是最早拋棄孝順的中國人之一,他的詩〈我的兒子〉
#
隨筆
#
親子
#
孝順
33
28
圓瑩
2025/08/18
7
沒想到前輩整理成一篇文章。 我的瑜伽老師也提醒我要先照顧好自己,才去找母親。那些三姑六婆,也不要經常聚會。一來聚會浪費生命,二來她們常會說一些自以為對的說話,但又不見得是對的,多聽無益。
7
李四郎
發文者
2025/08/18
4
圓瑩 確實 照顧好自己就很棒了
4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025/06/29
[Podcast]我們都是「雲端封建時代」無償付出的打工人
...顯示更多
#
雲端封建時代
#
衛城出版
#
演算法
6
2
沒事走走
2025/06/29
喜歡
這裡的閱讀者,是她想傳遞想法的人;這裡的文字流動,是她願意參與的語境,雖是如此也甘之如飴。
喜歡
乙二浮想事務所
2025/06/18
網美文化的思考與八股經文的衝擊
被人常用的「次文化」一詞他深以為不妥,認為不同的文化之間只存在於規模的大小之別,不應該有主次之分。必須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文化與文化之間才得以互相理解、尊重與包容!也曾經聽另一位老師說過:「不同的文化只應有異同之分,不該有優劣之別」。此後我除了偶爾方便之需,也盡量不去用「次文化」的這個說法。
#
網美
#
網美文化
#
李清志老師
10
7
跳鼠飛行日記
2025/06/18
4
儒家思想就是最好控制人民的阿~~~~~春秋那時的百家爭鳴才是中華文化最黃金的時刻
4
乙二
發文者
2025/06/18
2
跳鼠飛行日記 我是平凡人😅😅😅😅😅
2
入字機奴的瘋狂列印
2025/02/06
貼上共產標籤的封建部落
...顯示更多
含 AI 應用內容
#
AI生成
#
諷刺
#
政治
2
留言
阿前的沙龍
2025/01/14
【大唐世界-影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他老婆的哥哥。 跟一般隋唐人的傳記不一樣,無忌哥哥不是上追三代,直接從「皇族分支」說起。 「其先出自後魏獻文帝第三兄。初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襲大人之號,後更跋氏,為宗室之長,改姓長孫氏。」 長孫,是從北魏皇室中分離出來的「宗室之長」。
#
長孫無忌
#
北魏皇室
#
典簽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7/27
什麼是「乖」、什麼是「害」?--中文裡的「本質化」與「道德化」積習
兩個明顯,且每個人都碰到過的概念是「乖」和「孝」。這兩者都很難被翻譯為英文,前者有「服從」的意思,但又不完全如此。它要求的甚至比服從還要多,幾乎是「靈巧地揣摩上意,做出令上位者滿意的行為」。「孝」也不能等同於「對家中長輩的敬重」,它同樣是建基在儒家文化,某種意義上就是「成人也需要做到的乖」。
#
前圖紙
#
儒家思想
#
中文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5/29
你終究要回歸日常。但什麼是日常?
日常並不等同於某種「正常」或「通常」狀態。在一個降雨機率不那麼高的地方,「雨停了」是回歸日常(主角看向天空,一道象徵美好生活的彩虹);但在降雨機率高的地方,我們卻不會覺得晴天是某種對日常的打斷。我們依然期待放晴,彷彿它能夠為我們帶來某種解放。
#
前圖紙
#
日常
#
存在主義
7
留言
下雨天很幸福的沙龍
2024/03/05
《夜晚開的花》:我不再是某人的誰
我不再是誰家的兒媳,或誰的夫人,誰的情人。 傳說,皎潔的月光下,總是有一位蒙面人穿梭於京城的大街小巷,鋤強扶弱,拯救那些世道之下的可憐人……誰可想,這位傳說中的美談,白日裡竟然是一位足不出戶、整日苦苦哀悼亡夫的左相家寡婦。15年前的一場陰謀,將這位雙面寡婦與年輕有為的從事官交織在一起……。
#
韓劇
#
夜晚開的花
#
寡婦
2
留言
多米尼克的隙縫觀察室的沙龍
2024/01/20
中世紀女性與他們的世界S1-1|偉大的女伯爵瑪蒂達——北義大利的不敗碉堡,教會也為她雙標?(上)
卡諾莎的瑪蒂達,是令他的同代人也感到驚訝和敬佩的女子。對於性別特質僵化的那個年代,找不到適當形容詞的人們不約而同以古代的詞彙"virago"稱呼她,意思是「有陽剛特質的女性」、悍婦,然而有些人是為了稱讚她、有些人則是為了貶抑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在標籤之下,瑪蒂達實際的人生又是怎麼回事?
#
女性
#
性別
#
中世紀
3
留言
多米尼克的隙縫觀察室的沙龍
2024/01/13
書寫計畫|「中世紀女性與他們的世界」介紹詞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
女性
#
中世紀
#
封建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