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世代的父母如何面對家庭親子互動 No.56 親愛的朋友,你老了嗎?還是正在漩渦世代中,擔任父母的角色,你在家庭親子互動中,如何面對生活習慣、情感連結與價值觀養成呢? 一、心態的調整:從「教導者」到「陪伴者」 當我們成為父母,角色已不再只是「傳授知識的人」,而更是「陪伴成長的人」。過去世代的家長重視教養與規範,如今卻要面對 Z 世代與 Alpha 世代的孩子。他們所渴望的並不是「我比你懂」的權威,而是被尊重與被理解。 因此,少一點說教,多一點傾聽,會讓關係更靠近。X 世代的父母習慣「努力=成功」,Z 世代更看重「平衡與意義」,而 Alpha 世代則追求「即時滿足」。如果父母願意承認價值觀的差異,甚至坦白對孩子說:「科技我不熟,你可以教我嗎?」孩子會感到自己被需要,親子間也會因此更親近。 二、與 Z 世代(青少年)的互動 Z 世代重視隱私與自主,擁有空間才有自由。當孩子關上房門時,父母能否忍受那份「未知」的焦慮?信任是親子關係的重要課題。父母不必事事緊盯,但可以透過「固定的家庭時光」維繫連結,例如每週一次的晚餐分享或家庭旅遊。 面對問題時,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討論。與其急著糾正,不如問:「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如果父母一時也沒有答案,可以嘗試先到社群平台搜尋、詢問專家,或直接承認「我也不懂」。真誠的態度比假裝懂更能獲得尊重。 同時,不要拒絕孩子的興趣,反而可以將其作為話題切入,例如:「這首歌為什麼這麼紅?」、「這遊戲有什麼好玩?」當父母願意進入孩子的世界,關係就會自然拉近。 三、與 Alpha 世代(兒童)的互動 Alpha 世代的孩子從小浸泡在影音與短內容中,他們專注力往往更容易被「短而有趣」的互動吸引。因此,父母不必追求冗長的談心,一場 15 分鐘的桌遊、一次共讀繪本的小片段,往往比長談更有效。 在使用科技方面,禁止可能適得其反。與其嚴格規定「不能用平板」,不如共同設定「使用規範」,例如「30 分鐘遊戲+10 分鐘分享心得」。這樣既保留自主性,也能建立責任感。 更重要的是,Alpha 世代需要情緒上的陪伴。他們常在比較與壓力下成長,因此更需要父母幫助辨識情緒:「你現在看起來很沮喪,要不要說說看?」當孩子能被理解,他的學習與溝通也會更順暢。 四、跨世代家庭互動原則 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覺得時間很寶貴,對話常常草草結束。但在家庭裡,這卻可能成為親子溝通的危機。破解之道,就是建立「家庭儀式」,例如固定的電影夜、一起下廚。這些習慣能帶來安全感,也讓家人之間的互動更有溫度。 問問題的方式也很重要。少問「功課寫了沒?」這種單向問題,多問「今天在學校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引出願意分享的話題,才能真正打開孩子的心。 在數位生活中,父母更需要智慧。不要隨意拔掉網路,因為那可能是孩子維繫友誼的生命線。取而代之,可以設立「家庭無手機時段」,如用餐或出遊時,全家一起放下手機。 家庭最美的樣貌,是共同成長。孩子學習新科技的同時,父母可以分享人生經驗,彼此交換「優勢」。這樣的家,會成為彼此最溫暖的學習共同體。 最後我想說: X、Y 世代的父母不需要刻意變年輕,但心態要保持年輕。當父母願意用「理解」取代「批評」、用「陪伴」取代「掌控」,Z 與 Alpha 世代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尊重與支持。如此一來,家庭互動將會更自然、更溫馨。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虫哥的沙龍
2會員
120內容數
關懷小角落點亮大世界
做有溫度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
大虫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我們捲在世代的漩渦裡
親愛的好朋友
No55
在《好讀週報》8/25 的一篇報導裡,美國文化專欄作家白崔(Alexandra Petri)於 7 日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刊文,幽默而反諷地指出,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形容 Z 世代的用語。像是描述暫時性失聯的「微死亡」(Micro
2025/09/01
我們捲在世代的漩渦裡
親愛的好朋友
No55
在《好讀週報》8/25 的一篇報導裡,美國文化專欄作家白崔(Alexandra Petri)於 7 日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刊文,幽默而反諷地指出,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形容 Z 世代的用語。像是描述暫時性失聯的「微死亡」(Micro
2025/08/11
我起床是為了迎接天賜的一天
No52
親愛的孩子
父親節的早晨,依著習慣先完成運動,伸展過後,精神與心情都暖了起來。接著,好整以暇地為自己沖上一杯香醇的黑咖啡,桌邊還有媽媽貼心準備的溫熱營養豆漿,以及一塊專屬 88 節的無糖蛋糕。輕輕按下音響開關,BOSE 那溫暖而澄澈的音色立刻充滿整個空間,耳邊響
2025/08/11
我起床是為了迎接天賜的一天
No52
親愛的孩子
父親節的早晨,依著習慣先完成運動,伸展過後,精神與心情都暖了起來。接著,好整以暇地為自己沖上一杯香醇的黑咖啡,桌邊還有媽媽貼心準備的溫熱營養豆漿,以及一塊專屬 88 節的無糖蛋糕。輕輕按下音響開關,BOSE 那溫暖而澄澈的音色立刻充滿整個空間,耳邊響
2025/08/11
你平安回來了
No53
親愛的孩子:
前些天收到你週末要回家過父親節的訊息,今天是父親節,星期五加上節日返鄉的車潮,整條高速公路就像一條擁擠的河,無論哪一條路線,都滿是載著回家心願的車輛,擠滿車道、慢慢爬行龜速前進。再著急,也加不快車速,南北的道路都不太順暢,我的心也堵在繁忙的車道上。
我知
2025/08/11
你平安回來了
No53
親愛的孩子:
前些天收到你週末要回家過父親節的訊息,今天是父親節,星期五加上節日返鄉的車潮,整條高速公路就像一條擁擠的河,無論哪一條路線,都滿是載著回家心願的車輛,擠滿車道、慢慢爬行龜速前進。再著急,也加不快車速,南北的道路都不太順暢,我的心也堵在繁忙的車道上。
我知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親子時光,可以做什麼呢?
雙薪家庭普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為緊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最適合、最歡樂、最有建設性的陪伴,是目前每個父母應多思考的議題。
傳承,是我們東方文化很重要的一環,代代相傳,到底要傳的是什麼?能留給子孫的又是什麼?什麼對他們的未來最有意義?這些一直是我們在身為人母、人父後

親子時光,可以做什麼呢?
雙薪家庭普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為緊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最適合、最歡樂、最有建設性的陪伴,是目前每個父母應多思考的議題。
傳承,是我們東方文化很重要的一環,代代相傳,到底要傳的是什麼?能留給子孫的又是什麼?什麼對他們的未來最有意義?這些一直是我們在身為人母、人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