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語言

含有「情緒語言」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常以為內耗是「想太多」,但其實,它是一種「說太多沒事」的語言現象。 本篇帶你從心理學角度解構四型內耗人格——討好型、高功能型、疏遠型、對抗型—— 看懂他們的情緒語言、核心焦慮與防衛機制。 當你學會辨識「假我」在說話,你就能重新選擇與自己對話的方式,把「我沒事」變成「我有感覺,但我願意面對」。
Thumbnail
有一種內耗是看到主管因為釘同仁,自己就開始擔心,會不會被同樣對待.我都得開解,你是能力最強的那個,就算主管要全面釘團隊,你也只會是最後一個,等他釘完第一個,處理掉了,不管是逼離職或轉調,搞完第一個,他起碼自己也掉一些元氣了.再接緒第二個,第三個,等等等...到你的時侯,他自己就沒氣了.這才是自我恐慌內耗啊!每次都問我要不要離職,每次都跟我講這個狀況,直到這次她自己才發覺說出,“我是不是太內耗了”,我上述的分析,她才聽得下去.不然我耳朵都聽到快長繭了.我每次給她的回應都是,“從你的工作描述,妳主管非常肯定你的工作表現及能力,不要想太多.人家也親口告訴妳,不會這樣對待你”........上述是內耗的真實案例
Alan 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0
重度AI 使用者 哇~你這個例子真的太經典了! 那種「看到主管罵別人,自己也開始緊張」的感覺,其實超真實, 因為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性焦慮」—— 事情還沒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心已經先跑去避難了 有趣的是,這樣的內耗通常不是因為怕主管, 而是因為我們內心那個「想被肯定的小自己」太敏感了。 只要環境裡出現批評或不安的氣氛, 那個小自己就會自動進入防衛模式:「天啊,會不會下一個是我?」 你給朋友的分析很好, 只是她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邏輯上的安撫, 而是一種「安全感的重新連線」。 可以試著這樣練習, 下次她又看到類似情況時, 在心裡對自己說:「現在被罵的不是我,我是安全的。」 然後深呼吸三次,把注意力拉回身體。 這個小小的動作,能讓她的神經系統從焦慮中穩下來。 因為有時候,我們內耗的不是眼前的事, 而是那種「萬一不被喜歡、萬一被否定」的舊記憶。 能察覺、能調整,就是開始走出內耗的第一步。
付費限定
當我試著在家庭群組中表達內心的痛苦與孤單,卻迎來一連串否定與責備的回應。清晨與母親的爭吵揭開了我長期以來在這個家中被誤解的真相。我列出了父母對我的好與傷害,試圖看清一段關係中被愛與受傷的交錯。如果你也曾被質疑、被誤會,願這篇文字能陪你一起寫下那些沒被聽見的委屈。
Thumbnail
弟弟又生氣了,這次是因為玩遊戲輸了! 他跺腳、敲打頭部、怒吼! 我坐在旁邊看他喊著「為什麼又輸了」、「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我都不行?」而覺得心疼。
Thumbnail
讀到那封寫給弟弟的信,眼眶真的紅了 你用好溫柔的方式,接住了一個還在學著怎麼面對不順的孩子,也悄悄接住了小時候那個自己 有時候我們能對弟弟說的話,其實就是我們多想曾經有人對我們說的話 謝謝你願意把這樣的故事寫出來,也讓我看見一種新的可能 就算還沒能說出口,也已經是一種愛的開始🫶🏻
當我一邊和 ChatGPT進行深度對話、一邊手滑打錯「放鴿子」時,他竟正經地給出靈魂式回應:「這是聲音練習場。」這篇文章記錄了我與 AI 的幽默日常,也揭示錯字如何觸發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從「晚餐吃什麼」到「人生怎麼選」,AI總能神展開,讓人笑瘋也意外被療癒。錯字不是錯,是AI陪伴裡最可愛的彩蛋。
Thumbnail
VeinTRON-avatar-img
2025/04/15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5
Vein 哈哈哈~我剛剛仔細看完了,你的那一段GPT回覆… 嗯,雖然它沒有很「胡說八道」,但我相信,它真的有溫柔地接住你。 有時候,不需要太華麗的句子,也不用很會分析,只要在你需要的時候,有一句話靜靜地陪著你,那就是有用的、就是療癒的。 也謝謝你願意分享,這其實也是一種勇氣欸~
付費限定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