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自己

含有「投資自己」共 1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有沒有這樣過? 看到有人分享一個「超棒習慣」,心想:哇~我也要試試看! 結果照著做了,卻完全沒有傳說中的神奇效果,甚至還更累。 我最近就試了一個——早晨洗澡。 大家都說,早上洗澡不僅能整天香香的,出門還更有精神。 但我實做後,雖然全身清爽香噴噴,整個人卻放鬆到不行,好像隨時準備回去睡
9/4 行政院正式拍板: 新青安貸款,將不再被《銀行法》§72-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住。 這意味著什麼?簡單說: 銀行辦理新青安時,不用再顧慮 30% 的放款上限。 銀行可以釋放更多額度,解決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房貸荒」。 先來回顧問題出在哪 ① 政策初衷是好的 新青安自 202
前陣子看到泰勒絲(Taylor Swift)結婚的消息, 細究才發現,泰勒絲在公開的人生裡經歷過多段感情,卻依然一次次勇敢去愛,直到遇見現在願意共度一生的伴侶。 有些人,即使受過傷害,依然能保持自癒力。 因為他們清楚知道:自己值得被愛。 這樣的力量,讓人不會因為一次受傷就從此懷疑愛情;也不會
Thumbnail
投資不是比速度,而是比耐力!本文揭露投資比較心理學,教你擺脫FOMO,設定目標,專注長期投資,打造穩定獲利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房市圈高度關注:行政院長卓揆喊話要銀行「水龍頭開大一點」,金管會也立刻行動,9/1要找八大公股行庫總座開會,討論如何紓解房貸荒。 為什麼要「開水龍頭」? ① 房貸市場卡住了 雖然銀行法第72條之2明訂「不動產放款占比不得超過30%」,目前國銀平均26%左右,看似還有空間。 但
今天花了一個早上,讀完了《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 我們常常誤以為,人際關係裡的困難是因為對方太難相處。 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太怕不被喜歡,太過尊重別人、太過輕視自己。 於是蹺蹺板失衡,我們就掉進了「情緒內耗」。 心很小,別把討厭鬼放裡面 作者提到一個做法:當你腦中冒出「好討厭某個
Thumbnail
謝謝分享~~已收藏 非常喜歡 我也要去看看這本書
艾比-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半糖の輝夜 謝謝喜歡❤️希望這本書也能帶給你一些幫助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看到某件昂貴的禮物,腦中第一個念頭不是「我值得擁有」,而是「他收到一定會很開心」。 於是,你咬牙買下送給對方。 但自己卻連一點小東西,都猶豫要不要花錢。 為什麼我們容易「捨得給別人,不捨得給自己」?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 「取悅型人格」。 當一個人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愛自己!真的非常的重要!
艾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7
🐳 寶寶吉拉 - BBaozilla 要很自豪地說:「最疼我的人,是我自己!」
別再用忙碌欺騙自己:上班族逆轉人生的關鍵行動方案 忙碌的清晨,迷失的靈魂 清晨七點的捷運,車廂裡的臉龐幾乎一模一樣:低頭滑手機、眼神空洞,腦袋裡還在盤算著今天要完成的會議報告、主管臨時交辦的專案,還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 問題是,我們真的在成長嗎?還是只是在用「忙碌」麻醉自己? 根據行政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紋身貼紙嗎? 那些在文具店裡,用幾個銅板就能買到的寶物。 閃亮、酷炫,還帶著一種「叛逆感」。 小時候的我,總是捨不得把它們貼上去,怕用掉就沒了。 於是,它們靜靜躺在抽屜裡,從一個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最後跟著成長的過程一起被遺忘。 直到某天再次翻到時,我才意識到:這些貼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