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一個早上,讀完了《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

我們常常誤以為,人際關係裡的困難是因為對方太難相處。
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太怕不被喜歡,太過尊重別人、太過輕視自己。於是蹺蹺板失衡,我們就掉進了「情緒內耗」。
心很小,別把討厭鬼放裡面
作者提到一個做法:當你腦中冒出「好討厭某個人」時,不需要強迫自己大度,而是把注意力轉向「愛自己的事情」。
像是運動、閱讀、追星等等。
當你變得越來越好,再回頭看,會發現那個「某人」早就不再重要了。
討厭是正常的,不必假裝。
接受「不喜歡誰」的自己,其實就是在保護能量,把時間花回自己身上。
不要把「對不起」掛在嘴邊
「當錯誤不在你,不必急著道歉。」
作者以前常常下意識地先道歉,以為這樣能換來和諧。
但習慣性低頭,久了卻讓人覺得你缺乏底氣。
真正成熟的關係,靠的不是一方退讓,而是彼此對彼此的尊重。
這也呼應我寫過的:「討好換來的喜歡,是脆弱的。」
因為那不是對「真實的我」的喜歡。
自信才是人際關係的底氣
書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不是你格格不入,而是這地方還不夠格。」
這句話狠狠安慰了過去的我。
我在高一時曾經有被排擠的經驗,當時我以為是自己不夠好。
但現在回頭看,那只是因為環境不適合我。
人生和投資一樣,需要分散。
興趣、朋友群、社群、追星、健身……只要有更多讓自己安心的容身之處,就不會因為某個場域的不順遂而全盤否定自己。
學會坦然接受「被討厭」
書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不要那麼害怕被討厭,因為你也會有討厭的人。」
我們常常下意識會想當「好人」,想避免衝突、想被所有人喜歡。
但事實是:被討厭,本來就是人生的常態。
就像你不可能喜歡所有人一樣,為什麼要期待所有人都喜歡你呢?
而且老實說,被討厭又不會死。
仔細看看現在的你:你還是好好地在生活著,一樣可以吃飯、睡覺、跟人互動。
所以「被討厭」這件事,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要把自己困住了。
當你不再害怕被討厭,你才有底氣真實地做自己。
因為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沒有被討厭,而是不怕被討厭。
喜歡的句子
- 不需要人人喜歡你,因為你也不會喜歡所有人。
- 不需要用犧牲來換取你的自我價值。
- 不需要因為別人不理解你,就焦慮解釋。
- 當內心想拒絕時,就勇敢說「不」。
- 當責任不屬於你,不用急著揹下。
- 每一次拒絕、每一次自我肯定,都是減少內耗、找回自由的練習。
結語
「內耗,是因為你總把自己排在最後。」
真正的解藥,就是勇敢站回自己的 C 位。
所以,請記得:
- 不怕被討厭,才是真正的自由。
- 就算被討厭,你依然可以好好愛自己。
- 最後,別忘了,「你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