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揮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紋身貼紙嗎?

那些在文具店裡,用幾個銅板就能買到的寶物。

閃亮、酷炫,還帶著一種「叛逆感」。


小時候的我,總是捨不得把它們貼上去,怕用掉就沒了。

於是,它們靜靜躺在抽屜裡,從一個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最後跟著成長的過程一起被遺忘。

直到某天再次翻到時,我才意識到:這些貼紙對現在的我,已經毫無用處。

也在那一瞬間,突然懂了——揮霍與珍惜,有時候其實是同一件事。

為什麼我們總是捨不得?

心理學裡有個名詞叫「稀缺效應」:東西越少,我們就越覺得它珍貴。

小時候的我,把那些紋身貼紙視為最珍貴的東西,幻想著某一天貼上去,讓自己成為人群裡最特別的存在。

但那個「特別的時刻」始終沒有來。

結果就是:貼紙沒用掉,我也沒有享受到它帶來的快樂。

很多人長大後,依然在重複這種心態:

  • 捨不得穿的衣服,一直放在衣櫃裡,等「重要場合」再穿。
  • 捨不得花的錢,存到最後,卻錯過了一次難得的旅行。
  • 捨不得說的喜歡,壓在心裡,等到對方走遠才後悔。

「捨不得」與「浪費」,有時是一樣的

長大後我才懂,那些沒被用掉的貼紙,不是我珍惜了它,而是我浪費了它。

因為真正的珍惜,不是把東西封存,而是讓它在當下發揮價值。

紋身貼紙,只有真的貼在手臂、貼在身上,被朋友看到、被自己開心過,它才算真正存在過。

這時我才明白一個道理:

揮霍與珍惜,有時候其實是同一件事。

而捨不得與浪費,有時候也是同一件事。


把貼紙貼掉,雖然看似「揮霍」,但那才是讓它發揮意義的方式。

反而什麼都不做,把它收著,才是最大的浪費。

後悔,來自於錯過的時機

很多人後悔,不是因為「揮霍」,而是因為「等待」。

紋身貼紙保存得再久,終究會失去光澤;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再深厚,如果沒有在當下表達,也會隨著時間淡去。

我們總以為未來還很長,還能等。

但事實是,許多東西只能在當下體驗。

三個提醒

① 今天就是完美時機

不要再等某一天,「今天」就能成為特別的日子。

② 用掉,才是最好的「珍惜」

穿上那件新衣、去吃那頓期待已久的飯、對重要的人說出心裡的話。

看似「揮霍」,其實才是「珍惜」。

③ 允許自己消耗

時間、青春、愛,都是會被用掉的東西。

與其害怕失去,不如讓它在使用中發光。


很多人和事,就像那張貼紙一樣:

你以為他們會一直在,你以為以後還有機會,你以為還可以等。

但事實上,等的過程裡,價值已經慢慢消逝。


珍惜,不是把東西藏起來,而是敢於「當下」去用。

揮霍與珍惜,有時候其實是同一件事。

把握當下,就是最真實的珍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1.6K會員
261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艾比小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明明很累了,還是答應了別人的請求; 明明不喜歡,卻勉強自己微笑; 明明想拒絕,最後還是說了「好」。 當下或許你覺得只是小事,但久而久之,會慢慢耗盡你的能量,甚至讓你懷疑:我是不是不值得被好好對待? 這一切,其實都和「自我價值感」有關。 什麼是自我價值感? 心理學的
2025/08/20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明明很累了,還是答應了別人的請求; 明明不喜歡,卻勉強自己微笑; 明明想拒絕,最後還是說了「好」。 當下或許你覺得只是小事,但久而久之,會慢慢耗盡你的能量,甚至讓你懷疑:我是不是不值得被好好對待? 這一切,其實都和「自我價值感」有關。 什麼是自我價值感? 心理學的
2025/08/16
當你開始拒絕無理要求、開始照顧自己的感受,有些人會說你變了。 他們可能覺得你冷漠、不好相處,甚至認為你沒以前那麼貼心。 但真相是——你不是變差了,而是開始愛自己了。 心理學中,有五個觀念能幫助你擺脫討好模式、減少不必要的內耗,讓你在人際關係中更自由。 歸因理論——別把別人的情緒當成你的成績單
2025/08/16
當你開始拒絕無理要求、開始照顧自己的感受,有些人會說你變了。 他們可能覺得你冷漠、不好相處,甚至認為你沒以前那麼貼心。 但真相是——你不是變差了,而是開始愛自己了。 心理學中,有五個觀念能幫助你擺脫討好模式、減少不必要的內耗,讓你在人際關係中更自由。 歸因理論——別把別人的情緒當成你的成績單
2025/08/13
心理師周慕姿在《關係黑洞》裡曾說過一句話: 「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取決於他們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不是你是怎樣的人。」 這句話,對很多容易自我懷疑的人來說,就像是一劑解藥。 如果有人對你不好,那很可能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那樣的人,習慣用不好的方式對待他人。 別把「他們的行為」當
2025/08/13
心理師周慕姿在《關係黑洞》裡曾說過一句話: 「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取決於他們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不是你是怎樣的人。」 這句話,對很多容易自我懷疑的人來說,就像是一劑解藥。 如果有人對你不好,那很可能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那樣的人,習慣用不好的方式對待他人。 別把「他們的行為」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只准許記低某幾段 誰要再記住曾經怎中箭 如唇邊親暱的記憶 仍然溫暖 時時舔舔唇 當他美點 回憶中精選你可愛那一面 煩惱與缺陷其他一概不算 想當初牽手的瞬間 仍然心軟 來年忘了你以前 要寫進自傳
Thumbnail
如果只准許記低某幾段 誰要再記住曾經怎中箭 如唇邊親暱的記憶 仍然溫暖 時時舔舔唇 當他美點 回憶中精選你可愛那一面 煩惱與缺陷其他一概不算 想當初牽手的瞬間 仍然心軟 來年忘了你以前 要寫進自傳
Thumbnail
歷史是每一個曾經的當下 / 即使終究變成回憶 / 也無法抹滅他的真實與存在。我愛 / 故我在
Thumbnail
歷史是每一個曾經的當下 / 即使終究變成回憶 / 也無法抹滅他的真實與存在。我愛 / 故我在
Thumbnail
「如果每一次拆信,都能感受到當時的良善、光亮、熱度,那麼,我們還能捨棄嗎?」 一年年的,朋友只能是越來越少,再也記不起衝動去認識朋友,保持良好的往來的青春時代是怎樣的熱鬧。 手邊能細數仍然擁有的朋友:對話框框最後停留在一年、兩年、三年之前、畢業後再也不聯絡的。 單方便覺得失落、孤寂。無可挽救的
Thumbnail
「如果每一次拆信,都能感受到當時的良善、光亮、熱度,那麼,我們還能捨棄嗎?」 一年年的,朋友只能是越來越少,再也記不起衝動去認識朋友,保持良好的往來的青春時代是怎樣的熱鬧。 手邊能細數仍然擁有的朋友:對話框框最後停留在一年、兩年、三年之前、畢業後再也不聯絡的。 單方便覺得失落、孤寂。無可挽救的
Thumbnail
總有一些過去 不需向他人交代 總有一些回憶 暗藏秘密的角落
Thumbnail
總有一些過去 不需向他人交代 總有一些回憶 暗藏秘密的角落
Thumbnail
某個人事物在過去我們拼盡全力去保留,可一旦發現他或它最終無法成為繼續支撐我們的動力時,只能將其隱藏起來,只好好保留在心中。 詩篇:〈回程暫停的美麗〉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某個人事物在過去我們拼盡全力去保留,可一旦發現他或它最終無法成為繼續支撐我們的動力時,只能將其隱藏起來,只好好保留在心中。 詩篇:〈回程暫停的美麗〉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因為我還記得你青春的樣子~ 你也記得我青春的樣子~ 而我們在心理 給出了這樣的位置 遇見 又是再一次的分離 於是 創造和留下多一些 快樂的畫面
Thumbnail
因為我還記得你青春的樣子~ 你也記得我青春的樣子~ 而我們在心理 給出了這樣的位置 遇見 又是再一次的分離 於是 創造和留下多一些 快樂的畫面
Thumbnail
如果分手,你能心存感謝嗎?
Thumbnail
如果分手,你能心存感謝嗎?
Thumbnail
經過熟悉的街道,喜愛的商店消失了。 曾經愛的炙熱的戀人,也從自己的身邊消失了。 看著鏡中的自己,青春也從臉龐消失了。 很多時候,消失似乎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情。 但,也不全然是如此。 就好比縈繞心中的煩惱消失了。 曾堅定以為不可能癒合的傷口也消失了。 有些
Thumbnail
經過熟悉的街道,喜愛的商店消失了。 曾經愛的炙熱的戀人,也從自己的身邊消失了。 看著鏡中的自己,青春也從臉龐消失了。 很多時候,消失似乎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情。 但,也不全然是如此。 就好比縈繞心中的煩惱消失了。 曾堅定以為不可能癒合的傷口也消失了。 有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